4.2等差数列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等差数列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4 21: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2 等差数列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小满日影长为( )
A.1.5尺 B.2.5尺 C.3.5尺 D.4.5尺
2.已知数列中,,,若,则( )
A.8 B.9 C.10 D.11
3.在各项不全为零的等差数列中,是其前n项和,且,,则正整数的值为( )
A.2020 B.2021
C.2022 D.2023
4.设等差数列前项和为,等差数列前项和为,若.则( )
A. B. C. D.
5.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且从第10项开始均比1大,则公差d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6.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首项( )
A.1 B.2 C.3 D.4
7.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当取最小值时,的值为( )
A. B. C. D.或
8.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28 B.32 C.16 D.24
9.在数列中,,且,则其通项公式为( )
A. B.
C. D.
10.在等差数列中,,,则( )
A.165 B.160 C.155 D.145
11.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60项和等于( )
A.1830 B.1820 C.1810 D.1800
1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 B. C. D.
1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公差d≠0,.记b1=S2,bn+1=S2n+2–S2n,,下列等式不可能成立的是( )
A.2a4=a2+a6 B.2b4=b2+b6 C. D.
14.已知数列、都是等差数列,设的前项和为,的前项和为.若,则( )
A. B. C. D.
15.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A. B. C. D.
二、填空题
16.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__.
17.等差数列中,,,则与等差中项的值为_____
18.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面一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设各层球数构成一个数列,其中,,,则______.
三、解答题
1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20.已知数列,且为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求m的取值范围.
21.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在①,②,③中任选两个,补充在横线上,并回答下面问题.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2.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公差,其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设冬至日影长,公差为,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结合题设列方程组求、,进而求小满日影长.
【详解】
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
∴,解得,,
∴小满日影长为(尺).
故选:C.
2.C
由题意可得,可得为等差数列,进而求得的通项,带入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所以为以为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所以,
由,
所以,
故选:C.
3.B
将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改写成关于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列出关于的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所以可看成关于的二次函数,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
得,解得.
故选:B.
4.B
本题首先可令,得出,然后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出以及,代入中,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所以,
因为是等差数列前项和,是等差数列前项和,
所以,,
则,,
故选:B.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相关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应用,若等差数列前项和为,则,当时,,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
5.D
易得,结合通项公式,解关于的不等式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所以解得.
故选:D
6.A
根据,,利用“”法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因为,,
所以,,
解得,
故选:A
7.B
由题得出,则,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得,则,
解得,,,
,对称轴为,开口向上,
当时,最小.
故选:B.
方法点睛: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由于等差数列是关于的二次函数,当与异号时,在对称轴或离对称轴最近的正整数时取最值;当与同号时,在取最值.
8.B
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可得,,,成等差数列,结合题干数据,可得解
【详解】
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可得,,,成等差数列,
∴,解得.
∴ 2,6,10,成等差数列,
可得,解得.
故选:B
9.D
先由得出,再由累加法计算出,进而求出.
【详解】
解:,

化简得:,
两边同时除以并整理得:

即,,,…,,
将上述个式子相加得:
……,
即,

又也满足上式,

.
故选:D.
易错点点睛:利用累加法求数列通项时,如果出现,要注意检验首项是否符合.
10.D
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列出方程,求出,,再由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能求出结果.
【详解】
解:在等差数列中,
,,

解得,,

故选:.
11.D
当为正奇数时,可推出,当为正偶数时,可推出,将该数列的前项和表示为,结合前面的规律可计算出数列的前项和.
【详解】
当为正奇数时,由题意可得,,
两式相加得;
当为正偶数时,由题意可得,,
两式相减得.
因此,数列的前项和为.
故选:D.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求和,找出数列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等题.
12.A
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及下标和性质得到、,即可得到方程,计算可得;
【详解】
解:由,有,得.
故选:A
13.D
根据题意可得,,而,即可表示出题中,再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各等式是否成立.
【详解】
对于A,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所以根据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由可得,,A正确;
对于B,由题意可知,,,
∴,,,.
∴,.
根据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由可得,B正确;
对于C,,
当时,,C正确;
对于D,,,

当时,,∴即;
当时,,∴即,所以,D不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应用,属于基础题.
14.A
由题意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得出结论.
【详解】
∵,
∴,
故选:A
15.B
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先求,,进而可求通项公式.
【详解】
解:因为等差数列中,,
所以,
解得a1=20,d=-2,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故选:B.
16.15
先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的性质利用求得,进而根据等差数列性质可知,求得.
【详解】
因为,所以.
又,所以.
故答案为:15
17.11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代入等差中项的公式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则与等差中项为;
故答案为:11.
本题考查等差中项,当为等差数列时,则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属基础题.
18.15
由分析可知每次小球数量刚好是等差数列的求和,最后直接公式即可算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知 , ,
所以,
故答案为:15
19.(1),;(2),.
(1)当时,,利用即可得结果,注意验证当时,是否适合;
(2)由(1)可得,则,利用裂项相消法可得结果.
【详解】
(1)当时,,
所以,
因为当时,,适合上式,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
所以
,.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考查裂项相消法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已知数列前项和,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公式,将所给条件化为关于前项和的递推关系或是关于第项的递推关系,若满足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定义,用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否则适当变形构造等比或等数列求通项公式. 在利用与通项的关系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的情况.
20.(1);
(2).
(1)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运算可得,再利用与的关系即得;
(2)利用裂项相消法可得,进而即得.
(1)
由题可知,
∴等差数列的公差,
∴,
∴,
当时,,
又∵,
∴;
(2)
由(1)可知,
∴.
由题可知,
∴m的取值范围是.
21.(1)
(2)
(1)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求出数列的首项和公差,进一步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1)
选①②时,由于数列为等差数列,,,
所以,
解得,,
故;
选①③时,由于数列为等差数列,,,
所以,
解得,,
故;
选②③时,由于数列为等差数列,,,
所以,
解得,,
故;
(2)
由(1)得:,
所以.
22.(1);(2).
(1)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通项公式及等比数列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首项与公差,由此能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当时,;当时,,根据等差求和公式可求解.
【详解】
(1)由,,
得,解得,
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当时,

当时,

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