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4 19: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选择题
1.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智慧宫”。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 )
①文化的多民族性②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③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化的灵魂④阿拉伯文化源于中国文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阿拉伯人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而且对世界文化也有独特的贡献。下列选项能反映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的独特贡献是
A.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B.阿拉伯数字
C.《天方夜谭》 D.《医学集成》
3.下列作品中属于阿拉伯文学名著的是
A.《天方夜谭》 B.《医典》 C.《最后的晚餐》 D.《战争与和平》
4.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5.它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直到16世纪,才最后定型,成为分夜讲述的连环故事记。“故事记”指的是
A.《天方夜谭》 B.《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C.《阿拉丁和神灯》 D.《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6.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_______,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7.下图是小历同学制作的有关伊斯兰教知识小卡片,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者 B.产生时间 C.诞生地点 D.宗教思想
8.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继续在全世界传播,各国政府与医疗保健系统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我们常说的“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的两部医著,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这两部书是( )
①《医学集成》 ②《黄帝内经》 ③《医典》 ④《哈姆雷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9.解读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解读地图信息错误的是( )
A.上图是阿拉伯帝国全盛时期的疆界图,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B.630年默罕默德在麦加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C.默罕默德的继承者继续扩张,东灭波斯,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D.阿拉伯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在欧洲战场占领西班牙
10.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中国 B.古罗马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11.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与佛教有关 ④佛教宣扬“忍耐顺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一千零一夜》中人物数量众多,各有特点。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正面人物都具有‘顺从’之美。”据此可知
A.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B.《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C.阿拉伯文化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 D.阿拉伯文明深深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
13.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这体现了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 )
A.拒绝学习 B.质疑创新 C.全盘否定 D.吸收传播
14.下列关于古代宗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B.公元1世纪,基督教开始出现在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国教。
C.伊斯兰教的传播,加剧了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分裂。
D.上述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地区。
15.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在历史进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曾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帝国 B.都曾建立世界性的宗教
C.都善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D.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二、综合题
16.中外文化精彩纷呈,为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清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对比归纳——领建筑魅力】
(1)古代世界的建筑艺术可谓风格各异,写出建筑的名称并按建筑风格进行分类。
罗马式建筑:——
希腊式建筑:——
中国式建筑:——
(2)有人说:这些古代世界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以其雄伟壮丽的雄姿,是留给后世“凝固的艺术”,谈谈你的理解。
任务二 【时空观念——感受宗教影响】
(3)6、7 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的一页。根据年代尺上提供的信息,简述阿拉伯 7、8 世纪翻开历史一页的过程。
任务三 【历史解释——品味思想之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4)请你各举一位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并说出他们对世界与人类社会的认识
任务四 【总结规律——感悟人类文明】
(5)通过你对古代文明的学习与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新的感悟?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中亚和埃及地区,促进了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东征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材料三 习总书记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把材料一提供的四幅图片分成两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2)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出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分别举出这两种交往方式的历史事件。
(3)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化,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在帝国,它的文化有多民族性,是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化的灵魂,D项正确;阿拉伯文化借鉴了中国文化,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B
【详解】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B项正确;结合以上分析,ACD项都是其成就,但不属于“对世界文化作出的独特贡献”,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言语优美,是阿拉伯文学名著,A项正确;《医典》是阿拉伯人医学著作,排除B项;《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所创作,排除C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D项正确;犹太教与题干描述的宗教不符,排除A项;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排除B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
根据题干“它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成为分夜讲述的连环故事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记”指的是《天方夜谭》。《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A项正确;《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阿拉丁和神灯》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是《天方夜谭》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排除BCD项。故选A项。
6.D
【详解】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D项正确;佛教是释迦摩尼创立,排除A项;1世纪基督教创立,排除B项;道教创立于2世纪的东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C项正确,符合题意;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A项错误;穆罕默德于公元七世纪创立伊斯兰教,B项错误;伊斯兰教的思想是一个人惟有通过对真主旨意的归顺和对其戒命的服从,方能获得人生在世的和平与安乐,D项错误;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结合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8.A
【详解】
穆斯林医学之父拉齐的《医学集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著作,主要讲述的是疾病、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黄帝内经》 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医典》的作者是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伊本·西那。《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故排除②④,①③正确。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9.B
【详解】
依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的决定。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所以信息错误的是B,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0.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C项正确;中国、古罗马人、阿拉伯人都不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分别诞生于亚洲的印度、巴勒斯塔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所以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佛教在西汉时传入我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创立时间较迟,分别是1是和7世纪初,所以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佛教的教义是宣扬“忍耐顺从”“众生平等”;①②④说法正确,B项正确;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是公元纪年,与基督教有关,③说法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主张“顺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材料中“《一千零一夜》中人物数量众多,各有特点。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正面人物都具有‘顺从’之美”,说明阿拉伯文明深深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D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和“阿拉伯文化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叙述均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阿拉伯人对于希腊文化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可见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既有吸收也有传播,D项正确;题干反映了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希腊文化,因此没有体现拒绝学习或全盘否定,排除AC项;题干没有体现阿拉伯人对希腊文化的批判和创新发展,而是保存、传播,排除B项。故选D项。
14.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同时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C项符合题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 是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排除A项;公元1世纪,基督教开始出现在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国教,排除B项;综上所述,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阿拉伯帝国重视知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章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由此可知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都积极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C项正确;日本没有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帝国,排除A项;日本没有建立世界性的宗教,排除B项;日本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图一是罗马大竞技场,属于罗马式建筑;图二是中国故宫,属于中国式建筑;图三是帕特农神庙,属于希腊式建筑。
(2)古代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它们是古代人类智慧的晶,是人美共同的财富,承载着不同风格的历史文明等。
(3)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人大举向外扩张,半岛基本统一。穆罕默德病逝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期,建立起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4)西方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东方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代表,他以“仁”为核心。
(5)文明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具有多样性。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建筑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代表性元素是石拱门,因此图一罗马大竞技场代表了罗马式建筑。第二问: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图三是帕特农神庙,因此图三代表了希腊式建筑。第三问: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布局方正严谨。图二故宫,是典型中国式建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它们是古代人类智慧的晶,是人美共同的财富,承载着不同风格的历史文明等。
(3)根据年代尺上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人大举向外扩张,半岛基本统一。穆罕默德病逝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期,建立起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技术上,阿拉伯学者在数学、医学、文学外交等方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4)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第一问:西方出现了大量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问:东方出现了百家争鸣,如儒家创始人孔子,他以“仁”为核心;老子认识世界万事万物对立转化等。
(5)文明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具有多样性。
17.(1)分类: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西亚建筑分为一类;帕特农神庙分为一类(分类合理即可);理由:分类标准为亚洲的文明和欧洲文明。
(2)方式: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事件:阿拉伯数字是和平交流;亚历山大东征属于暴力冲突。
(3)面对不同文明,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态度。
(1)
分类标准不唯一,有道理即可。根据所学可将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西亚建筑分为一类,属于亚洲文明;帕特农神庙分为一类;理由是属于欧洲文明。
(2)
方式:根据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中亚和埃及地区,促进了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东征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结合所学可知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从阿拉伯数字是和平交流;亚历山大东征属于暴力冲突进行列举。
(3)
根据材料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所学可从面对不同文明,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态度来回答面对不同文明的态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