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教学课件 《再别康桥》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下教学课件 《再别康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2 18: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再别康桥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追求“爱”,“自由”和“美”
1916年考入北大,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
1918年赴美留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邂逅了林徽音。
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异,8月回国。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
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听录音朗诵,思考诗歌结构“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结构全解:再别康桥第一部分
(1)第二部分
(2-6)第三部分
(7)作别母校生离愁泛舟康桥来寻梦悄悄离去心忧伤离愁别绪依恋母校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6情绪低落
黄昏夏虫沉默图
7难舍难分
招手惜别云彩图意境,情趣与意象的融合配乐朗诵写作特色1.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2.具有“三美”。绘画美 全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加之一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的运用,使每一幅画面都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例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2、河畔金柳倒影图3、青草水底招摇图 4、榆阴浮藻清潭图5、撑篙漫溯寻梦图6、黄昏夏虫沉默图7、招手惜别云彩图诗中的画境1、挥手作别云彩图3、回环复沓,首尾呼应,螺旋上升。音乐美1、押韵,每节押韵,逐行换韵。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单行两个音部,双行三个音部,形成音节波动。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