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地理星球版
七年级下
第五节 巴西(共2课时)
提起巴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足球。巴西球员脚法娴熟,技术精湛,动作灵活优美,在世界上拥有众多的球迷。巴西足球又有“桑巴足球”之美誉,国家男子足球队曾5次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冠军。
你能说说巴西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人种构成吗
亚马孙河景观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六分之一,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巴 西
找到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它们纬度特点
亚
原
平
孙
马
巴
原
高
西
赤道
30°S
马逊平原在赤道附近
巴西高原南回归线附近
南回归线
巴西国土面积约852万平方千米,人口1.91亿 (2015年),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种族构成复杂
巴西人口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印第安人是当地的原住居民。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来到这里,在以后的数百年间,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不同种族的人们纷纷踏上这块土地。由于各种族间相互通婚,混血种人的比重不断增加。
16世纪葡萄牙移民
18世纪非洲移民
19世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移民
19世纪初中国移民
20世纪初日本,叙利亚移民
20世纪中期中国、韩国移民
巴西作为世界民族的大熔炉,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多元的巴西文化。
阅读:狂欢节与桑巴舞
狂欢节作为欧洲天主教的传统节日,由欧洲移民带到巴西。每年的2月中旬或下旬,巴西各地的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桑巴舞是巴西的民族舞蹈,它在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音乐中加入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成分,将黑奴饱受的奴役之苦与满腔悲愤融入狂热的歌舞,并尽情地宣泄出来。
巴西狂欢节
发展中的农业
1.结合图8-5-1,说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主要的农作物。
2.找出赤道、南回归线,说说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
赤道
南回归线
水热充足
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润,可耕地多,水资源丰富。巴西立足于本国国情,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确立了“以农立国”的战略,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大国。
巴西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如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巴西咖啡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被誉为“咖啡王国”。
巴西的咖啡种植园
咖啡种植园占地一般从几千公顷到几万公顷,雇佣成千上万名农民从事大规模生产,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咖啡王国
目前,巴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大豆、玉米、水稻的产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其中大豆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为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
此外,巴西的畜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牛的饲养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猪的存栏量居世界第三位。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铁矿石储量大、质地优良而闻名,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采矿、冶金等工业。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巴西积极推进工业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的重要生产国。
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为了加强内陆地区的开发,1960年巴西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
巴西铁矿石的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铁矿石品位高达60%以上。
巴西积极发展水电,与巴拉圭联合建成的伊泰普水电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巴西能源的不足。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与巴拉圭联合建成的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利亚
为了加强内陆地区的开发,1960年巴西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
1.读图,找出巴西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东南部沿海
2.读图说说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东南部沿海
1、海上交通便利
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
3、气候较温和湿润
4、工商业发达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历史悠久
◎热带雨林的保护
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位于巴西境内。亚马孙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为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卷尾猴
树懒
犰狳
巴西鹦鹉
亚马孙热带雨林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对调节全球气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降落到雨林中的雨水,通过植物的蒸腾、蒸发等作用,有四分之三的水分返还到大气中;另一方面,雨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源源不断地向大气输送新鲜的氧气,其数量可占到全球氧气总量的20%左右。
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木材
热带雨林的作用
想一想,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哪些重要作用
亚马孙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病菌极易孳生,不适宜人类生存。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那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热带雨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热带雨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20世纪60年代,巴西开始对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采伐。同时,建设农牧场、开采矿山、修建公路等也摧毁了大量雨林。此外,当地农民原始的烧荒耕作方式,也是造成热带雨林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开采矿山
修筑公路
机械化伐木
烧荒耕作
半个世纪以来,过度采伐和开发使热带雨林的面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已成为巴西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早在1978年,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相关国家就联合签署了《亚马孙合作条约》,旨在共同保护和合理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2000年,巴西颁布了《亚马孙地区生态保护法》,使热带雨林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
近几十年来,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令全世界关注。关于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巴西
概况
经纬度:0°—23°26’S;40°W—70°W
面积:拉美最大的国家,854.7万平方千米
人口
人种:白人一半以上,黑白混血40%,黑人5.2%
人口分布 :90%以上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语言:葡萄牙语为主
自然环境
地形: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
河流:亚马孙河
热带雨林
作用:地球之肺 ,有巨大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保护:巴西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经济
农业:咖啡,甘蔗,大豆,柑橘等
工业
资源:铁,锰,金,煤集中在东南部
煤、石油缺乏 ,水能丰富
工业分布: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东南部,
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
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破坏:热雨迁移农业和外国公司的砍伐
邻近铁矿,海运便利)
本课小结
1.位置:巴西国土大部分位于__ ______(纬线)和____(纬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东临__ __洋,属 __洲国家,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 __半球。
2.由图可知,巴西地形上主要分为两大地形区:北部__ __和南部_ __。
3.气候:巴西的气候主要是热带的气候,主要有__ __气候和__ __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平原上,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被誉为“__ __”。
4.主要农作物:这里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_ __、甘蔗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当堂测试
南回归线
赤道
大西
南美
西
亚马逊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
雨林
热带草原
地球之肺
柑橘
世界动植物王国
5.工业:巴西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矿产资源是__ __,巴西矿产丰富,但能源缺乏,因此巴西和巴拉圭联合建成__ __水电站,缓解了能源不足的状况。
6.巴西的城市、工业主要集中在__ __地区,其中__ __ 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首都是__ __。
7.巴西的人口除了一半是白色人种外,主要是__ __人。原住居民__ 人,属于__ __人种。文化特色有__ __,__ __。
铁矿
伊泰普
巴西利亚
圣保罗
印第安
黄色
桑巴舞
足球
东南沿海
混血种
1.巴西通用的语言是( )
A.西班牙语 B.英语
C.法语 D.葡萄牙语
2.巴西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 )
A.可可 B.咖啡
C.大豆 D.玉米
3.巴西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石油 B.铁矿
C.煤炭 D.铜
D
B
B
4.巴西的现代工业( )
A.发展较快 B.还很落后
C.发展较慢 D.刚刚起步
5.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6.巴西是一个人种复杂的国家,其中一半左右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7.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
A.里约热内卢 B.圣保罗
C.巴西利亚 D.萨尔瓦多
A
B
A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