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5 11:04: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读课文《老王》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课文写老王,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
(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
(3)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凑合: ________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滞笨:________
(3)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感触(chù) 惶恐(huáng) 田螺(luó)
B.肿胀(zhàng) 僵硬(jiāng) 聊天(liào)
C.冰伛(òu) 凑合(huò) 镶嵌(xiāng)
D.揣摩(chuǎi) 取缔(dì) 眼翳(yī)
5.下面句子中的分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C.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D.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6.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
B.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酯纤维为基材,而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
C.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
D.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还可以降低成本。
7.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③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④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千腔百调的客家山歌是广东民歌中传唱地域最广的歌种,主要流传于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等客家方言地区,远至粤北、粤中、粤西、海南。其中以兴梅山歌最具代表性,如梅县的松口山歌、兴宁的水口山歌、石马山歌、罗岗山歌等。这些山歌多有正板、快板、叠板、四旬八节和吆号子等板式。传统有“驳山歌”“山歌擂台”等即兴创词的赛歌活动,从古至今产生过不少文学性很高的山歌词,有不少文学家、民俗学家将其采录编纂成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客家山歌千腔百调,如热火般,于高亢中传递客家文化的热情; , 。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王
杨绛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9.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镶嵌在门框里”,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艰难,身体僵直的形态。
B.老王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C.老王在去世前送给“我”香油和鸡蛋,体现了老王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
D.选段中能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0.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选文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五桂寺的烩面》,完成下面小题。
五桂寺的烩面
曾颖
①距我家一里远,有条小街,叫五桂寺,是县城西面几个乡入城路的汇聚口,异常热闹。
②五桂寺曾有一个供销社门市部,油盐酱醋、五金百货,甚至还有些玩具和小人书,那里是我童年时最向往的地方。但因为没有钱,只能隔着玻璃,眼巴巴地在脑子里想象自己已攒够了钱,从营业员手中接过小人书或飞行棋……
③除了这些,我最向往的,就是供销社综合食堂。相比于橱窗里隔着玻璃的梦想,这里的东西更直观也更实在,还能闻到香气,眼睛、鼻子甚至耳朵,都能“打上牙祭”。
④食堂没有菜谱,墙上一个小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当日采购员买来的菜食,能做出来的无非就是回锅肉、粉蒸肉、红烧肉、麻婆豆腐之类的。
⑤食堂门口有三个摊儿,一个卖蒸菜,一个卖烧饼,一个卖烩面,都由一个红鼻子大叔掌管着。大叔先前在城隍庙夜市摆摊卖烩面,后来不许私人摆摊了,他便被供销社连摊儿带人招了进去,虽然收入大不如前,但风不吹雨不淋,卖多卖少没人啼叨,也乐得清闲——表面上看照看的是三桩生意,但干的活儿却并不比先前单干时多:大叔的蒸笼里常常无肉可蒸,烧饼摊儿只有在冬至节前一晚会稍忙一点儿。那时,搞来羊肉是件难事,但怀旧的人家,在棒子骨汤里撒几根香菜,也要冒充一下羊肉汤过过瘾;而烧饼,是这模仿秀中必不可少且唯一正宗的演员。
⑥所以,红鼻子大叔主要照看的,还是他最擅长的烩面:他也因此成为我最喜欢的人物,在我心目中,他的地位不亚于东门糕饼店做糖的黑鼻子大叔。
⑦常有人说“这人长得像喝醉了一样”,我觉得就是在说红鼻子大叔,即使不喝酒,他的脸上也自带几分酒意,膨胀的大鼻子挤压着两颗惺忪的眼睛,像极了偷喝了醪糟的肥猫。他的头一年四季都油光锃亮,两只耳朵像刚吵了架的夫妻,谁也不理谁地别向相反的方向。一条曾经可能是白色的灰色围腰像勒在气球上一般,绑在他一直没停止膨胀的腰上,如同一个肚兜——只需往他怀里塞进去一条大鲤鱼,他便是个老年版的大阿福。
⑧比阿福形象更精彩的,是他做烩面的技术。有一个暑假,在长长的五十几天里,我几乎天天跑到食堂门口,看他把敲得梆梆响的响皮炸成金黄的黄叶,然后切成细条,放进翻滚的骨汤里,放面,放海带丝和萝卜丝,再往里一大勺一大勺地放盐、味精以及芡粉水,舀起来,在空中划一道妖娆的弧,然后倒入炸好的肉丸子,等有人来买时,用粗瓷海碗盛了,再撒上几颗青白鲜亮的葱花,热气袅袅,魅惑无比。然后满意地用勺子在锅边敲两下,像是给这套完美的表演画一个句号。
⑨烩面的售价是一角二分钱,这是当时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钱。烩面里有酥肉,有圆子,还有萝卜丝和面,吃完了还可以饶上半碗汤,香喷喷、热乎乎、软绵绵地滑入久不见荤腥的肚子,那份美劲儿,就甭提了。即使再贫困、再抠门的赶场人,从此路过,也忍不住停下脚来,从裤腰上解下钱袋,抖搂出几张票子,捋直了,小心放到案板上,然后眼巴巴地看红鼻子大叔的一套舀面表演,两声勺响,颤巍巍端起,一喝一大口,然后长长地伸出舌头,吐出一口热气,烫得再凶也舍不得吐。
⑩A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激动地吞下自己口中丰茂的水分,捏捏空空的口袋,或把摊子前随意一个中老年妇女想成妈妈或外婆,想象她们掏出钱来,买下一碗,满眼幸福地看我狼吞虎咽,然后乐呵呵地饮尽碗中剩下的一小口汤……
多数时候,我都能战胜这份狂想,郁郁地离开。直至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乡下人从背篓里的红布里抓出两把米,“哗哗”放到秤盘上,红鼻子大叔拎起来看了看,然后倒进身后的缸里,拿起面勺,在烩面锅里给他舀了大大的一碗,我脑中一个小铃挡,叮地响了一声。
米是最硬的硬通货!我怎么忘了这茬儿?
我当即溜回家里,从米缸里抓出几把米,用手帕包了,老鼠过街一样依着墙脚,溜回烩面摊子前,感觉前后左右,都是眼睛……
红鼻子大叔倒没什么反应,照样拎起秤盘,掂了掂,然后舀了一大碗烩面给我,看我狼吞虎咽地吃完,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边,蹲下身来,把我刚才拿来的小米包放在我的手中,说:“孩子,你记着,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人不能被自己的嘴指使了!”
B他的话音不重,却像山峦倾覆一样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捧起那袋米,像捧着一团烧红的炭,熟虾米一般,羞愧而弯曲地离开。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偷家里的米。
也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不问而取。
这也许是五桂寺上那碗烩面给我最大的营养,由胃入心,滋养一生。
(选文有改动)
12.本文层层铺垫,层层蓄势,首先写了五桂寺供销社门市部和综合食堂让我喜欢;其次写了①________;接着写了②_______,最后引出中心事件③_________。
13.本文描写生动传神,请从文中A、B两处划线语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选:________ 分析:________
14.文章结尾写道“这也许是五桂寺上那碗烩面给我最大的营养,由胃入心,滋养一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盘扣子
张丽钧
①我在审视母亲的人生轨迹时,发现它是枣核儿形的:起初,母亲的世界在南旺村那个狭小的院子里;后来,她的世界延伸到了晋州文化馆;再后来,她的世界竟然还能抵达椰风海韵的湛江……然而,大约十年前,母亲的“枣核儿”开始悲凉地收拢,慢慢滑向比先前那一端更逼反的另一端。随着母亲的膝关节类的加重,她的世界从县城缩小到西关,再缩小到院落、房间……
②母亲越来越离不开人了。有时候,弟弟、弟妹出去片刻,她都会惊慌不已。她心中藏着一种尖锐的怕,就算她不说。我们也猜得透。
③这次回家,我问母亲:“妈,你可还记得怎样盘那种蒜疙瘩扣么?”
④母亲黯然道:“记性越来越差,怕是早忘啦。”
⑤我便找出事先备好的各色丝绳,递给她。
⑥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地扯开。
⑦我鼓励她说:“妈,你还记得我那件玫红色法兰线的坎肩不?那上面不就是你盘的扣子吗?每年从秋天我都要穿一穿它呢!我一直想跟你学盘扣子,可是一直没学会……”母亲听了,数落我道:“手指头中间长着蹼呢——拙呀!”
⑧我摊开手学,装傻道:“啊?蹼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⑨母亲仿佛在数落我中汲取了力量,脸上有了明快和自信,继而,这自信又蔓延传到手上,只见她笑了一声,两只苍老的手笃定地动起来。
⑩扭,结,抽,拉,母亲的手从容地舞着,神助般地,她终于盘成了一个完美的扣子!
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母亲越盘越娴熟,那过硬的“童子功”又悄然回到了她的手上。
母亲是多么快活!她对来借簸箕的邻居大声说:这不,我家大闺女稀罕我盘的蒜疙瘩扣,让我给她盘!你看看,都盘了这么多了!
我毫不吝惜地赞美母亲的作品,毫不掩饰地表达想要更多扣子的愿望。母亲则因为帮我做了我无力做成的事而开心了整整一天。
我悄悄跟自己说:“母亲那尖尖的‘枣核儿’能吸附些微的快乐,该有多么不易!所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
15.请从文中“我”的角度来叙述事件,并在空白方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
事件 母亲的心情
A._____ 黯然
我让母亲盘扣子 不太自信、慌张
我鼓励母亲盘扣子 B.______
我央求母亲帮我盘扣子 快活
C._______ 开心
16.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
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地扯开。
17.分析第 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18.请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19.选文最后写道:“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不能学会盘扣子?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 散文 彼此交往 逻辑 时间 善 苦
2. 对比 夸张 设问
3. (1)将就 (2)呆滞笨拙 (3)惭愧
4.A
5.B
A.“钟楼上的钟”和“街心的三弦”是两个不同的主语,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用分号,使用正确;
B.“嘀嗒”“嘀嗒”是表示表发出的声音,一般性停顿,应使用逗号。两个词之间不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不能使用分号。分号使用错误;
C.“我”和“父亲”是两个不同的主语,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用分号,使用正确;
D.两个“有的人”是不同类型的人,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用分号,使用正确;
故选B。
6.B
A.句式杂糅,“成分是……”和“由……制成的”杂糅,可删掉一个。
C.成分残缺,应在“等”后补充“问题”。
D.语序不当,应先“降低成本”再“发展新经济”。
故选B。
7.D
本题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注意熟记课文内容。①句是讲我们不怕别人批评的原因,应放在首位。接着③句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④句紧承③句论述只要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且接受对人民有好处的办法,②句表结果,表明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的好处,应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①③④②。
故选D。
8.(1)客家山歌传唱地域广,种类丰富,板式多样。
(2)示例:如清泉般,于婉转中展示中华的精髓。
9.B
10.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通过“僵尸”“干皮”等描写,形象地刻画了老王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病态,暗示老王生命将逝。为下文写他第二天去世做铺垫。
11.①善良。老王为“我”送香油和鸡蛋,“我”给他钱。②关爱他人(人道主义精神)。老王病重,“我”关心他的病情。③有平等观念(尊重他人)。老王病逝,“我”自觉对他的关心不够,自责难过。④具有自我反思意识的知识分子。老王病逝,自我反思对他的关心不够,内心愧怍。
12. 烩面技术高超的红鼻子大叔和他做的面让我很喜欢。 看别人吃面让我心生向往。 我偷拿米换烩面吃,被红鼻子大叔教育,让我受用终生。
13. A处 答案示例:用“激动地吞”“捏捏”等动作描写,把摊前的妇女想象成是自己的家人为自己掏钱买面,生动展现我被烩面深深吸引的状态,表现我对烩面的热切向往。(B处。答案示例: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用“像山峦颠覆一样”比喻我被红鼻子大叔教育后的心理震动,用“像一团烧红的炭”“熟虾米”来形容我因羞愧而不敢抬头的状态。表现大叔教育对我影响之深。)
14.答案示例:我偷拿家里的米换烩面,这碗面满足了我对烩面的向往。被红鼻子大叔发现后,他的做法及一番教诲使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做事要防微杜渐,这些教诲令我终生受益。
15. 我询问母亲是否记得盘扣子。 明快自信 我赞美母亲并想要母亲帮我盘更多扣子。
16.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重拾盘扣子时慌乱的样子,表现了母亲既喜欢又不自信的心理。
17.“贪婪”在这里是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非常想让母亲盘更多的扣子,好让母亲觉得自己被儿女需要,从而变得自信快乐的心理。
18.①突出(点明)文章的主题:既表明老人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渴求,又表现儿女的孝心。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概括文章内容:“我”和母亲之间关于“盘扣子”的事情。)
19.母亲年老多病,她觉得孤独,害怕自己年老无用会遭儿女的嫌弃。“我”通过央求母亲帮我盘扣子,教“我”学盘扣子,让母亲觉得自己还有用,还被人需要,这是作为儿女该关心年老母亲的孝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