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2加法运交换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2加法运交换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4 20: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教材第55~56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2.使学生经历探究加法运算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探究加法运算律,并概括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得出等式。
出示例1的情境图(只出示跳绳的学生),提问:跳绳的有多少人?
引导: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出:28+17和17+28都表示跳绳的人数,所以28+17=17+28。
2.研究等式,构建模型。
提出要求:说说这个等式的特点。
再次要求: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
启发:如果不计算,能确定这些等式一定成立吗?为什么?
引导:能写出所有的具有这样特点的等式吗?怎么办?
3.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指出:这个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说明: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如,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根据加法交换律,验算结果应该和计算结果相等。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创设情境,得出等式。
出示例1的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又来了一些踢毽子的学生,现在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提出要求: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交流:说说解题思路及列式依据。
指出:(28+17)+23和28+(17+23)都表示操场上的总人数,所以(28+17)+23=28+(17+23)。
2.研究等式,构建模型。
提出要求:说说这个等式的特点。
引导:想一想,下面两组算式相等吗?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引导: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能全写出来吗?怎么办?
3.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指出: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说明: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同样也用到过加法结合律,如,9+7=9+1+6。
三、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2+8=8+82 (84+68)+32=84+(68+32) 75+(47+25)=(75+25)+47
2.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面填合适的数。
25+□=43+□ 45+32+76=□+(72+□)
130+(70+65)=(□+70)+□
3.仔细观察并思考,下面的等式成立吗?为什么?
79+38+21+62=(79+21)+(38+62)
53+81+46+19+47=46+(53+47)+(19+81)
36+42+28+72+64+58=(36+64)+(42+58)+(28+72)
尝试口算,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计算结果。
指出: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回顾学习学习加法运算律的过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认识加法运算律的?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律
28+17=17+28 (28+17)+23=28+(17+23)
…… ……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