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4-04 22: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课标告诉我们:大家对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不陌生吧!它们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本单元又为你们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学习本单元,需要大家通过自主活动,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本节知识的算理和算法,养成有序思考和操作的习惯。
第1课时 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运用方法熟练地口算商
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数除法。
2. 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 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数除法。
难点:提高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一)学生预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例1及“做一做”。
自学要求:通过小组合作,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情境导入:120÷6这样的除法算式以前没有学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
二、组织探究,引导建构
(一)学生展示(先扳书)并汇报(分别)下列问题,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并提炼出精炼扳书。
1. 口答:
16÷4= 24÷3= 80×3= 20×6=
64÷8= 49÷7= 200×3= 300×9=
80里面有( )个十,240里面有( )个十,2400里面有( )个 百。
2. 自学课本第13—15页,解决下面问题!
(1)你能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列出算式。
(2)探究“60÷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比较三种计算方法,说说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
(3)怎样计算“600÷3”?
(4)探究“240÷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比较上面的计算方法,说说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
(二)归纳整理:
1. 我发现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除法用表内( )计算简便。用被除数( )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 )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 )个0。
2. 我发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 )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 )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 )。
三、练习反馈,评价反思。(习题可选做)
(一)课堂目标达成
3.
4.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填一填:
420÷6=( ),可以这样想:420是( )个十,( )个十除
以6等于( )个十,所以420÷6=( )。
4500÷5=( ),可以这样想:4500是( )个百,( )个百
除以5等于( )个百,所以420÷6=( )。
2. 刘玲去游泳馆游泳,她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600米,这个游
泳馆的泳道有多长?
3. 王叔叔要租一个铺面开商店,一楼5平方米,一个月租金300元,二楼
7平方米,一个月租金350元,你认为租几楼划算?
(三)反馈调控:
找出“最好的”(口算)与“错得最多的”(略)例子进行分析。
找出 “最难的”( 课堂目标达成第4题)题目进行讲解。
四、总结评价:今天“口算除法”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运用乘法口诀口算。
运用数的组成口算。
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然后看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商后面加几个0。(有特殊情况的如:300÷6等。)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 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估算的实际问
题。
2. 经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过程,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重点: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理解倍数问题应用题。
难点: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一)学生预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及“做一做”。
自学要求:通过小组合作,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估算解
决问题。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学生准备春游的情境图。希望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准备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
二、组织探究,引导建构。
(一)学生展示(先扳书)并汇报(分别)下列问题,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并提炼出精炼扳书。
1. 我会用乘法估算:
每排摆9张椅子,摆了28排,大约能坐多少人?
2. 自学课本第16页例2,解决下面的问题。
(1)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怎么列式?
(2)你有什么好办法估算124÷3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三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
(二)归纳整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 )或
( )的数,除数( ),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反馈,评价反思。(习题可选做)
(一)课堂目标达成
2.
3.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妈妈带200元去买饮料,每3元一瓶,大约可以买多少瓶?
2. 一张餐桌配4把椅子,有162名小朋友就餐,大约需要多少张餐桌?
3. 文具商店每枝钢笔5元钱,小明有98元,他最多能买多少枝这样的钢
笔?
4、花店运来一批鲜花,康乃馨300枝,百合362枝,玫瑰720枝,283 枝月季,如果用3枝康乃馨、4枝百合、9枝玫瑰、4枝月季配成一束花,这些花最多能配成多少束?
(三)反馈调控:
找出“最好的”( 预设:2、估算)与“错得最多的”(略)例子进行分析。
找出 “最难的”(课堂目标达成第3题)题目进行讲解。
四、总结评价: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除法的估算
方法一:124≈120 方法二:124=120+4
120÷3=40 120÷3=40
4÷3≈1 40+1=41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 
你知道吗?
除号的来历
在最初的数学运算里,除号没有被使用,除法运算都用语言来表示。1659年,雷恩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用到“÷”,人们称为雷恩记号,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
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内首次以冒号“:”表示除号,后来也渐渐通用。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目标
1. 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的算理。
2. 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难点:理解每次所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一)学生预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
自学要求:1. 认真完成合作探究。
2. 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情境导入: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学生展示(先扳书)并汇报(分别)下列问题,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并提炼出精炼扳书。
1. 我能用竖式计算。
8÷4 16÷5
2. 观察教材19—20页例1例2主题图,我能解决下面问题。
(1)能根据主题图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用不同方法探究42÷2、52÷2的算法。
①通过摆小棒我知道:42÷2= 52÷2=
②列竖式计算
42÷2= 52÷2=
比较这两道竖式,我发现了什么?
(二)归纳整理
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时,要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如果有余数,要把( )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 )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 )的上面,
三、练习反馈,评价反思。(习题可选做)
(一)课堂目标达成
2.
3.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三(1)班共有48名同学,每3人分成一组扎红花,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2. 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
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3. 三(1)班同学用红、黄、绿三种花布置教室。这些花按照2黄,3 红,4
绿地顺序排成一组,一共有99朵花可以分成多少组?
4. 植树节那天,前进小学打算在一条45米长的通道一侧每隔3米种一棵树(两
端都种),算一算,应准备多少棵树苗?
(二)反馈调控:
找出“最好的”( 预设:做一做第1题)与“错得最多的”(略)例子进行分析。
找出 “最难的”( 预设:2改错题)题目进行讲解。
四、总结评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在计算一位数除两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1)42÷2=21(棵) (2)52÷2=26(棵)
(竖式略) (竖式略)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经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感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一)学生预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22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五1-3题。
自学要求:1. 认真完成合作探究题。
2. 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的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
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情境导入:观察情境图,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计算呢?
二、组织探究,引导建构
(一)学生展示(先扳书)并汇报(分别)下列问题,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并提炼出精炼扳书。
1. 我会用竖式计算
56÷4???????? 56÷7
2. 观察例3主题图,我有信心解决下列问题。
⑴我能根据主题图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问题: 
算式:
⑵估一估,大约要插多少页?
⑶试一试,笔算238÷6。
⑷比较估算和笔算,你发现什么?
3. “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你有
什么好方法?
(二)归纳整理
我知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⑴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当百位上的数( )除数时,将百位上的
数与十位上的数( ),再继续除。
⑵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 )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⑶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 )。
三、练习反馈,评价反思。(习题可选做)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2.
3.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48÷8 617÷5 428÷6 534÷3
2. 娃哈哈饮料厂每分钟可生产酸奶486瓶。如果每8瓶装成一排,每分钟大
约生产酸奶多少瓶?
3. 明明家住在6楼,他从1楼到6楼一共走了115级台阶。你知道平均每层
楼有多少级台阶?
(三)反馈调控:
找出“最好的”(做一做)与“错得最多的”(略)例子进行分析。
找出 “最难的”( 605÷5)题目进行讲解。
四、总结评价: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
238÷6=39……6
(竖式略)
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少。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 逐步培养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3. 培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运用分析,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熟练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一)学生预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练习五4至8题。
自学要求:提高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情境导入:蚂蚁搬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组织探究,引导建构
(一)学生展示(先扳书)并汇报(分别)下列问题,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并提炼出精炼扳书。
1. 先用竖式计算,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48÷3 48÷5 67÷4 67÷8
(2)465÷3 465÷5 674÷4 674÷9
2. 一本《童话故事》8元,一本《开心漫画》9元,小红买其中一种书用去153
元。小红买的是什么书?买了多少本?
应该怎样想呢?
(二)归纳整理
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商要写在( )上,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 )。
三、练习反馈,评价反思。(习题可选做)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2.
3.
4.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笔算下列各题。
426÷3 648÷8 815÷6 359÷7
2. 47÷3它的商可能是几位数?如果商是三位数, 最小填几?如果商是
两位数, 最大填几?
?(三)反馈调控:
找出“最好的”(课堂目标达成第1题)与“错得最多的”(略)例子进行分析。
找出 “最难的”(课堂目标达成第4题)题目进行讲解。
四、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讨论,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练习)
(略)
趣味数学
小红家离学校有1800米远。早晨,小红从家去学校,她每分钟走60米,走了180米时,突然想起作业放在家里,她以同样的速度回家拿作业后再以同样的速度去学校。小红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分钟?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 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 经历除法验算的过程,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
3. 感受现实情境中验算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重点:掌握验算方法。
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一)学生预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题4及“做一做”,练习六
自学要求:认真完成合作探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情境导入:在购物活动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错误呢?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组织探究,引导建构
(一)学生展示(先扳书)并汇报(分别)下列问题,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并提炼出精炼扳书。
自学教材第25页例4,我有信心解决下面问题。
1. 观察例4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发现的数学信息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 小华和小明算得对吗?我能想到好方法判断他们算得是否正确。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是: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是:
(二)归纳整理
我发现了除法的验算方法:
⑴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 )×( )=( )
⑵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 )+( )=( )
三、练习反馈,评价反思。(习题可选做)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 209÷3 856÷7
2.
3.
4
.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48÷8 534÷5 314÷36 812÷8
2. 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
人?
3. 有432、7、189、6、301五个数,小红和小军分别用其中的两个数作为被除
数和除数。小红算出的商是72,小军算出的商是43.。他们各用的是哪两个
数?
(三)反馈调控:
找出“最好的”( 课堂目标达成第1题)与“错得最多的”(略)例子进行分析。
找出 “最难的”( 课堂目标达成第3题)题目进行讲解。
四、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
100÷7=14……2
1 4
×  7 ……先用商和除数相乘 100÷5=20
9 8 20×5=100
+ 2 ……再加上余数
1 0 0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