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学案 数学广角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学案 数学广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4-04 22: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课标告诉我们:本单元通过比较简单的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培养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第1课时  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 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用集合图分析问题的过程。
3. 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
小明和妈妈,小兰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一共只买了三张票就进去了,为什么。
(强调查重复了)
二、合作探究
1. 通过观察例1表格,我知道了三(1)班参加语文小组的有 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 人。我还发现了两个小组都参加了的有( )人。
2. 我会用韦恩图将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表示得更清楚!
语文小组 数学小组

让学生合作探究韦恩图每部分的名称。
3. 想一想 :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为什么这两个小组没有17人?
4. 我能列式计算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
归纳整理
1.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双重性,或者在数量上是重复的。我们可以运用画( )的方法来分清类别,再计算它们的数量。
2. 在解决能重叠问题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 )里减去( )部分;也可用其中( )减去( )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
三、检测训练
课堂目标达成


答: 。 我会列式计算:
我用集合圈来表示:

3. 三(1)班共有17名同学参加音乐和美术兴趣小组,其中参加音乐小组的有10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1人。有几名同学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
课后巩固提升
1. 两家水果店水果品种如下:
海南水果店 平价水果店
香蕉 苹果 菠萝 桃子 桃子 李子 葡萄 苹果
榴莲 梨 西瓜 龙眼 西瓜 香蕉 菠萝 梨
两家水果店一共有多少种水果?
2. 三(2)班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名单如下
赛跑
李东
柳青
朱宏
郭勤勤
王明
李浩
曹华
跳远
李东
柳青
陈德
余晴
黄晓
王新
杜娟

三(2)班共有运动员多少名呢?
3. 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长30厘米,中间钉在一起后成了一块长木板,中间
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是12厘米,现在这块长木板的长度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重复问题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思想方法。
2. 经历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动手、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自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2及“做一做”。
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记下心中的疑惑。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合作探究
自学教材P109页例2,我有信心解决下面的问题!
1. 看一看
图一 图二
观察天平,我知道了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 )。4个苹果的重量等于( )。
2. 猜一猜
图三

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 )个苹果的重量。
3. 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测?
4. 动手操作验证。
5. 通过动手操作,我知道了:
⑴一个西瓜的质量=( )千克砝码的质量
1千克砝码=( )个苹果质量 
4千克砝码=( )个苹果的质量
所以,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 )个苹果的重量。
⑵1千克砝码=( )个苹果质量 
4千克砝码=( )个苹果的质量
一个西瓜的质量=( )千克砝码的质量
所以,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 )个苹果的重量。
6. 你能用字母表示等量代换吗?
归纳整理
1. 以上操作通过砝码找到了西瓜与苹果之间的这种等量关系,只有( )的两个量才可以相互代换。《等量代换》中的等量,可以是同等重量,可以是同价值等。
2. 用字母的形式表示是:a=b,b=c,则( )。
三、检测训练
课堂目标达成
1. 做一做
2. 李阿姨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24元,已知2千克苹果的价钱与5
千克梨的价钱相等,每千克梨多少元?
3. 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个头脑聪明的人,开了一个“二手交易市场”,在这里不仅可以买,还可以换:1部小汽车可以换2台摩托车,1台摩托车可以换3辆自行车,1辆自行车可以换4个小玩具。
假如你有一部小汽车,你希望换什么?能换多少?

课后巩固提升
1.


?根香蕉
2. 求出○、△ 、□ 所代表的数。
(1)△+■=240 (2) ○+□=91
△=■+■+■ △+□=63
那么 ■=( ) △+○=46
△=( ) ○=( )△=( )
□=( )
3. 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用12元,一支钢笔的价钱可以买5支圆珠笔,每支圆珠笔和钢笔各多少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