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阿细跳月》 人音版 (五线谱)(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阿细跳月》 人音版 (五线谱)(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4 23: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阿细跳月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阿细跳月》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感知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编创竹竿舞律动,体验四五拍的节拍特点及浓郁的彝族音乐风格。三、知识与技能:(一)能聆听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4个乐句,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各类乐器演奏、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二)能分辨“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
教学重点 能分辨“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
教学难点 能聆听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4个乐句,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各类乐器演奏、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课前准备 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初步感知音乐律动进教室。二、欣赏民乐合奏1.引入主题。(1)图片引入。课件播放,问生了解到什么?(彝族的火把节)(2)了解“阿细跳月”的由来。2.学习基本步法。(1)观察步伐。播放视频,提问:1.几拍?(5拍) 2.双脚交换几下?(3下) 3.空中蹬几腿?(2腿)(2)学习跳月。生加入《阿细跳月》音乐跳。【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运用听觉、视觉、动觉把学生领进音乐文本的情感中。】3.学唱主旋律。学唱主旋律。边唱边想:主题音乐有几个乐句?1=D 5/451 31 3 52 1丨53 31 3 52 1丨51 61 3 52 1丨55 31 3 52 1丨唱4遍,速度越来越快。【设计意图:通过视唱主题旋律,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音乐文本。】4.聆听段落。今天带来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边听边想:主题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生:回答(14次)。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师:14次旋律都一样吗?生:速度12.13.14越来越快。 力度6.7.8不一样。 音色不一样。【设计意图:边聆听音乐边作直观地表达可以为后面的器乐教学做好铺垫。】5.聆听器乐。(1)引入。(2)介绍中国民族器乐。拉弦、吹管、弹拨(有颗粒性,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打击(3)片段的听辨。第五段:弹拨乐器第七段:吹管乐器第九段:吹管+合奏第十一段:合奏(4)聆听整首民乐合奏《阿细跳月》,并选择正确的器乐卡片。(5)根据器乐类别进行律动。(6)请生坐下,介绍阿细跳月有关的时间。1950年 进入北京 走进全国1986年 民乐合奏走进美国 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2008年 申遗成功2000年 迎新世纪开曲【设计意图:把聆听器乐与学生的律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感,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让这种感觉记忆在身体的肌肉中,积累学生音乐情感表达的需求。】三、拓展——竹竿舞编创(1)引入(2)创作(3)竹竿舞要求:力度弱的地方动作弱一点,音乐力度强的地方动作强一些。四、结束课堂随音乐律动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