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章 末 总 结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章 末 总 结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4 21: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章 末 总 结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课程标准
03
章末小测
思维导图
1.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
5.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6.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7.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课程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0随州)随着4G、5G技术的推广,指纹解锁被广泛应用。研究显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指纹也只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指纹的形成不受环境影响  
B. 指纹的特征因人而异 
C. 指纹的形成主要由基因控制 
D. 指纹是人体的1种性状
A
章末小测
限时 40分钟   得分___   __
2. (2020广州)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身高和体重 
B.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C. 兔的黑毛和白毛  
D.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A
3. (2020甘孜州)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色觉正常,有的人却是色盲患者。在生物学上这些形态、生理特征叫做(  )
A. 基因  B. 性状 
C. 遗传  D. 变异
B
4. (2020 甘孜州)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四川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原因是(  )
A. 基因发生了变化      
B. 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 性状由环境决定      
D. 环境影响性状的表现
D
5. (2020株洲)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DNA就是所有的基因片段的组合 
B. 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 
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影响 
D. 若某生物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则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6对
C
6. 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子代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
B. 子代中女性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 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
D.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1个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7. (2020天水)人的正常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有关该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  
B. 染色体=DNA>基因 
C. 染色体>DNA>基因 
D. 染色体<DNA<基因
A
8. (2020威海)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1对相对性状,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某女孩有耳垂,若其基因型为Aa,她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有a基因的是(  )
A. 卵细胞      B. 白细胞     
C. 上皮细胞      D. 肌肉细胞
A
9. (2020涪陵)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显性性状可以表现出来      
B. 隐性性状不可能表现出来 
C. 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D.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B
10. (2020黄陂)决定豌豆粒圆滑形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粒皱缩形的是隐性基因,用d表示,下图是成对的染色体及其基因的示意图,皱缩形豌豆的正确示意图是(  )
D
11. (2020晋中)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2种,1对栗色马(已知基因组成均为Bb)生下1只白色小马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C
12. (2020莱芜)某种昆虫的体色有深色与浅色之分,深色(T)为显性性状,浅色(t)为隐性性状。现有4组昆虫进行繁殖,环境改变使深色昆虫更易被天敌捕食,下表中哪组亲代所繁殖的子代被捕食的数量最多?(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C
组 别 亲代的基因组成
甲 tt×tt
乙 tt×Tt
丙 Tt×TT
丁 Tt×Tt
13. (2020广州)1对正常的夫妇生下1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如果用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苯丙酮尿症基因,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 
D. Aa或aa
C
14. (2020广州)若1对夫妇生了1个男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夫妇如果再生1个孩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B. 该男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C. 该男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条 
D. 该男孩的Y染色体来源于父亲
C
15. (2020北京)人的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 22条+X 
B. 22条+Y 
C. 22对+XX 
D. 22对+XY
A
16. (2020大庆)下图是某人的染色体组成排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人性别为男性
B. 其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 
C. 此人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
D. 1~22号染色体与性别无关
C
17. (2020娄底)801班有学生48人,3人1组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1个红纸盒,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1个绿纸盒。再由2个同学分别从红、绿纸盒中随机取出1枚棋子进行组合,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共记录1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围棋子模拟含X染色体的精子 
B. 每次取完记录后,将用过的棋子放在旁边 
C. 为了得出正确结论,应将全班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加在一起进行统计 
D. 第一组记录10次中有3次为白白组合,7次为黑白组合,说明生男生女机会不均等
C
18. (2020沈阳)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
A.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 农民伯伯长期在田间劳作,皮肤被晒黑 
C. 父母都有耳垂,孩子无耳垂 
D. 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培育出产量高、含油量也高的大豆新品种
B
19. (2020开封)生物学家利用射线处理农作物,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从根本上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
A. 性状  B. 遗传物质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
20. (2020广东)下列生物的培育,应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 杂交水稻  B. 太空     
C. 转基因超级鼠  D. 克隆羊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 (2020济南)(读图理解)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图1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甲)和子代的数量关系(乙);图2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子代果蝇中出现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据图可以推断,果蝇的黑体属于__________性状。灰体和黑体果蝇的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则子代灰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判断该图所示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其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为__________。
变异
隐性
AA或Aa
雄性
4
X或Y
(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是1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若用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性全部为红眼,雄性全部为白眼,可判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4)在果蝇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红眼雄蝇将控制红眼的基因遗传给子代雄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
红眼
白眼
生殖细胞
0
22. (2020青岛)(实验探究)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后,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发现番茄植株也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对番茄展开了探究活动。
(1)番茄的叶有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之分,这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
组 别 亲 本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棵
紫茎 绿茎
甲 紫茎×绿茎 179 183
乙 绿茎×绿茎 Ⅰ Ⅱ
丙 紫茎×紫茎 273 89
丁 紫茎×绿茎 362 0
(2)研学小组用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可判断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组别有__________;若控制茎颜色的基因用 E、e 表示,甲组选用的亲本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组子代总数是365,根据遗传规律推测数据Ⅰ为__________,Ⅱ为__________,绿茎是__________性状。
③若用甲组亲本的紫茎和丁组子代的紫茎进行杂交,子代紫茎中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
丙、丁
Ee
ee
0
365
隐性
2
3
__
(3)太空番茄“宇番 1 号”是普通番茄的种子由卫星搭载后培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个头大、产量高、风味佳、抗病性好。该育种的方法为__________,可以获得新品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变
在太空条件下(紫外线、宇宙射线等的辐射下)容易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然后通过选择培育获得可遗传的变异新品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