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4 21: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吃馒头的时候,咀嚼片刻后会觉得有点甜,这是为什么呢
(一)口腔内的消化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二)胃内的消化
胃腺可分泌胃液,胃液呈酸性,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分解
食物中的蛋白质。
北京一位23岁的女孩方言12月16日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据悉,12月14日,她忍着病痛还在上班,15日被确诊为急性胃炎,第二天去世。这个花季女孩可爱,开朗。长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9点后晚餐
(三)小肠内的消化
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消化的主要部位
切断、撕裂、磨碎、搅拌
蠕动、混合
蠕动、混合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蛋白质
多肽
胃蛋白酶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麦芽糖
多肽
脂肪
脂肪微滴
唾液
胃液
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胰液、肠液
胆汁
口腔

小肠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经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观察小肠绒毛(由外到内)
1、小肠外表面与内表面有什么不同
2、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你能看到 哪些结构?
问题:
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吸收的功能相适应呢?
小肠内表面
总结:
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吸收面积大:内表面有环行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上皮细胞上有微绒毛。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促进吸收。
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提高了吸收的效率。
1.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A.食管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2.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
A.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
B.小肠壁内有肠腺
C.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
D
3.你能想象自己的腹腔里藏着篮球场吗 若把一个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这是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小肠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小肠绒毛壁较薄 B.有肌肉层能蠕动
C.肠腔中有消化酶 D.内壁突起形成皱襞
4.人体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作用的器官
是 (  )
A.口腔、胃 B.胃、小肠
C.口腔、胃、小肠 D.胃、小肠、大肠
A
B
5.肝炎患者要少食用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