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5 00: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对比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B.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于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
C.乙图中小桌静止时,小桌所受的重力和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丙图中砝码对小桌压强可能大于小桌对海绵压强
2.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B.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C.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3.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2p B.F;p C.2F;p D.3F;p
4.一体重为70kg的成年人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
A.2.8×104Pa B.1.4×104Pa C.2.8×103Pa D.1.4Pa
5.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6.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较大的( )
A.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8.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A.p甲可能小于p乙 B.p甲可能大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 一定大于p乙
9.甲、乙两人并排走在沙滩上,他们发现在沙滩上行走后留下的脚印虽大小不同,但深浅相同,且甲的脚印较大,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F及压强p相比(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10.如图所示,装有常温水的玻璃瓶中密封部分空气,细玻璃管插入瓶中,玻璃管与瓶塞接触部分不漏气,下列关于细管中水柱液面升降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
A.用力挤压玻璃瓶,液面上升
B.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液面上升
C.在细管管口水平吹气,液面下降
D.提着玻璃瓶从十楼走到一楼,液面下降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1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3.质量为45千克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300平方厘米,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1=______帕斯卡。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p2,则有p1______ p2(填“<” “>”或=)。(取g=10N/kg)
14.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甲乙图中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饮料正立对杯底的压强和倒置后对杯盖的压强______、压力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将其倒置后(如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与图甲中水对瓶底的压强相比将 ______ ,水对瓶盖的压力与图甲水对瓶底的压力相比将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2牛的实心物块A从图(a)所示位置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最终物块A静止在图(b)所示位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牛,此过程中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力 ______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______ (上述两空均选填“始终变大”、“先变大后不变”,“始终变小”或“先变小后不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为 ______ 牛。
17.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三分之一,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8.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这是利用了_______实验方法;
(3)由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p丙______p丁(选择“>“<”或“=”);
(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1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图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有关.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
20.一只重2N,底面积为0.02m2的平底薄壁茶壶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茶壶内所盛的水重12N,茶壶高为15cm,茶壶中水深为12cm。求:
(1)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2)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 (3)盛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1.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底面积为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求:
(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22.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横截面积为450cm2,排气孔横截面积为12.5mm2。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g和60g。
(1)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105Pa时,该锅内最高温度达120℃。根据图中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在1标准大气压下,锅内气体压强最高可达多少Pa?
(2)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取g =10N/kg)
(3)请你说明如果买另一种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D
6.D
7.C
8.D
9.C
10.C
11.D
12.BD
13. 1.5×104 <
14.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
15. 变大 变小
16. 先变大后不变 先变大后不变 7
17. 增大 不变
18.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 受力面积 骆驼的脚掌宽而大,可以减小压强 = 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受力面积
19. 液体内部有压强 转换 ② 密度 深度 不变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0.(1)1200Pa;(2)24N;(3)700Pa
21.(1) 1000Pa;(2) 1.8N
22.(1) 1.8×105Pa;(2) 100g;(3)锅内的最高温度不能达到1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