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4 21: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第二册 1.3 人口容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因为…(  )
A.资源是人地关系的核心
B.资源丰富与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D.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的精神生活需求 B.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的智力及技术条件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4.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甘肃省永泰地区原是曾是一座宜居的古城,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严重,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被迫外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导致永泰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生态环境 C.家庭婚姻 D.宗教信仰
6.影响永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发程度
图1、图2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经济结构 D.生活水平
8.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
A.小于0.04亿 B.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
C.介于4.05亿到33.34亿之间 D.大于33.34亿
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是城市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增加将使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某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得到北上广深4市人口情况汇总结果(表1),根据某些指标进行倒逼分析,得出2035年理想值,并给出各指标理想值与现状值(现状值为2017年数据)的比值(表2),为北上广深应对人口资源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城市 人口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现常住人口规模(2017年) 2170.7万 2418.33万 1449.84万 1252.83万
适度人口规模(2035年) 2152.69万 2309.68万 1498.93万 1352.19万
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035年) 2659.8万 2663.2万 2193.7万 2028万
表2
指标 城市 耕地面积(万hm2) 全年用水总量(亿m3) 能源消费总量(百万t标准媒) 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
理想值 现状值 比值 理想值 现状值 比值 理想值 现状值 比值 理想值 现状值 比值
广州 16.9 9.2 1.8 66.7 23.8 2.8 192.7 59.6 3.2 26.1 9.0 2.9
深圳 1 0.4 2.7 38.3 19.6 2.0 145.0 42.7 3.4 18.8 4.4 4.3
9.不同城市缓解人口压力的紧迫性不尽相同,2035年前四个城市中紧迫性最强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10.今后广州、深圳两市均需优先加大调节力度的是( )
A.耕地面积和用水供应 B.耕地面积和能源供应
C.用水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 D.能源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
读下图,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
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
12.图中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
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
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3.表中信息反映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14.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海、西藏相比,东北地区( )
A.地处内陆,气候冷湿,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B.地域广大,资源丰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
C.土地潜力大,科技水平高,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
D.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
15.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实行环境保护的政策
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提倡高消费观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
A.耕地资源 B.草场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17.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8.以上材料表明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A.临界性质 B.警戒性 C.相对性 D.有限性
19.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下表为我国人口状况的部分分析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人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人
21.表中资料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容量是( )A.约15~16亿 B.15.1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22.下列选项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自然资源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新疆和田地区年均降水量为33mm,年均蒸发量为2600mm。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人口数量为50万,耕地面积为126000公顷。2016年该地区人口数量为244.98万,耕地面积大约为260760公顷。读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影响和田绿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土地 C.水源 D.热量
24.从20世纪50年代至2016年和田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B.铁路运输条件进一步完善
C.医疗卫生条件保障健全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读影响某地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合的是( )
A.日本 B.南非 C.丹麦 D.新加坡
26.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 )
A.远古时期
B.唐、宋时期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
D.2020年以后
二、综合题
27.读美国阿拉斯加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见下图)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7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及石油、天然气、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对话在安克雷奇举行,双方对中美关系等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安克雷奇机场因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成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其货运量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材料二美国阿拉斯加州相关信息图
简析阿拉斯加州人口容量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网2008年2月25日:如今春节已经过去,节后用工招聘开始,但今年情况与往年不同,“节后用工全面告急”。从2004年广州、深圳等地出现“民工荒”,到现在已有5年之久。
材料二:据中国经济网2008年2月25报道,薪资过低以及供需渠道不畅是造成“民工荒”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扶持农业,以及长三角的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启动,也造成了民工的分流。
材料三:我国民工外流示意图。
材料四:资源网2008年11月10日:珠三角80多万来自中国内地农民工失业返乡
现在虽然年关未至,但广州火车站近来却有些反常地迎来大批人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因为不少工厂停工,他们不得不提前返乡过春节或另谋出路。
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受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以珠三角为例,仅10月上旬,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由于失业,很多农民工只好返乡了,甚至还形成了“返乡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最新数据,2008年10月11~27日,广州站共发送旅客117.4万人,同比增长了12.9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来自返乡农民工。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后民工的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来,又出现“民工荒”,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4)据材料四分析2008年底民工提前返乡的原因是什么。
(5)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环境承受压力大,请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新疆进行大规模移民。试说明理由。
29.读我国人口垂直分析状况表,回答问题。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数量(万人)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
(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____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____
(3)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原因是____。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因为人类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越多。故答案选D项。
2.C
考查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详解】
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并可能使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但并不会使其无限制地增长。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文化及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C正确,故选C。
3.B
4.B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3.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知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土地生产潜力(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
4.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并且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小,即①②错,③对;如果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增大人口容量,④对;所以选B。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5.B
6.A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环境承载力。
5.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外迁;即该地因缺水,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外迁。永泰城因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当地的环境承载力降低,促使人口外迁。B正确。
6.永泰城因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当地的环境承载力降低,促使人口外迁。选A正确。
7.B
8.A
7.
读图可知,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成了限制西藏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B正确,ACD错。故选B。
8.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衡量西藏环境合理容量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小于0.04亿人,故A正确,BCD错。故选A。
9.D
10.D
9.
从表1的数据可知,到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035年),北京将增加489.1万,上海将增加244.87万,广州将增加743.86万,深圳将增加775.17万,四个城市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035年),深圳增加是最多的,所以2035年前四个城市中缓解人口压力紧迫性最强的是深圳,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0.
从表2中可得出,广州、深圳两城市能源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这两项理想值与现状值的比值最大,说明这两项现状值与理想值的差距最大,所以需优先加大这两项的调节力度,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科学技术水平
11.C
12.D
考查云贵高原的环境特征,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11.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严重,可能是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岩石裸露,A可能。西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但漏斗、溶洞多,地表缺水现象严重,B可能。地表石漠化,土层薄,最不可能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不可能。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D可能。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选项,故选C。
12.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①上升,表示为石漠化;②先上升后下降,表示为环境人口容量;③和④都下降,表示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故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该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则图中曲线②表示环境人口容量,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人口容量上升。资源消耗、破坏增加,资源减少,环境人口容量下降,D对。该地森林覆盖率呈不断下降趋势,A错。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说明生态破坏加重,B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人口总量持续上升,C错。故选D。
13.A
14.D
13.
读表可知三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不同,导致年生物量不同,承载人口数量不同,反映了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A正确,科技水平 、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在表中并没有反映,BCD错误。故选A。
14.
与青海、西藏相比,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并没有地处内陆,A错误;读表可知,东北地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高,B、C错误;东北地区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D正确。故选D。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青海、西藏两省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不足,生物量、土地生产潜力、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和可承载人口数量都较小。
15.D
【详解】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尚低,环境压力较大,资源供给能力有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环境与资源现状不适合我国推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故A、B、C三项错误,D项为正确选项。
16.D
17.A
16.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水资源是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而新疆的耕地资源、草场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水资源,所以选B。
17.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也就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A正确;
B.新疆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B错误;
C.人口的迁移对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C错误;
D.目前,新疆人民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需要提高,D错误。
18.C
19.C
18.材料说明,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地区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在不断扩大,环境人口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C正确。故选C。
19.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其主要意义在于制定人口战和人口政策,C正确。故选C。
20.C
【详解】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由表中数据可知,丙省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若不考虑其他条件,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是丙省。故排除ABD三项,本题选C。
21.A
22.D
21.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容量,应是表格中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约15~16亿人,A正确。故选A。
22.
自然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A错误。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B错误。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C错误。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D。
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其中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其余制约因素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23.C
24.D
23.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因素,A错误;和田绿洲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夏季光热充足,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故影响和田绿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水源,C正确、BD错误。故选C。
24.
影响和田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与城市化、交通、医疗条件关系较小,ABC错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度提高,D正确。故选D。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25.B
26.C
25.
读图可知,影响该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B正确;日本、丹麦、新加坡都属于国土面积狭小,土地、矿产资源缺乏的国家,A、C、D错误。故选B。
26.
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图示中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影响力均较小,因而可能对应的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由于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因此对外开放程度影响小,同时该时期我国技术水平低,且人均收入低,消费水平低,所以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也比较小,C正确。远古时期还无法使用矿产资源,因此矿产的影响小,A错误;唐、宋时期,对矿产的使用率也比较低,因此受矿产的影响小,B错误;2020年以后,我国矿产资源多依靠进口,因此主要受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加上由于科学技术提高,人口容量也增加,反而土地、矿产的影响减弱,D错误。故选C。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度趋势等。其中,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余各要素均为正相关。
27.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影响阿拉斯加人口的首要因素。因为阿拉斯加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中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中南部为河流下游平原和沿海平原,水资源丰富;中南部城市较多,经济较发达。
本题以美国阿拉斯加相关图文为资料,涉及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与环境、科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等。据图可知,北极圈从阿拉斯加州穿过,表明该州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州的中南部地区,纬度稍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更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阿拉斯加州中南部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人们的生产活动;除此之外,由图可知,中南部城市较多,人口聚集,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阿拉斯加州人口容量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
28.(1)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活环境较优越
(2)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内地流向沿海和工矿区
(3)国家惠民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刺激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近年来经济发展出现热潮,推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短期供需失衡;薪资过低及供需渠道不畅;技术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等。
(4)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或企业减员,导致民工失业返乡。
(5)不能。因为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科技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收入水平高,生活环境优越,加之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其大量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或经商,出现民工潮。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地区经济差异较大,使大量农村、内地、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发达地区或工矿区等。
(3)由材料二可知,“薪资过低以及供需渠道不畅是造成“民工荒”、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扶持农业,以及长三角的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可知,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惠民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刺激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近年来经济发展出现热潮,推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短期供需失衡;薪资过低及供需渠道不畅;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等。
(4)由材料四可知,2008年底民工提前返乡主要受工厂停工、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失业等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与资源、技术成正比,与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在一定时期内资源越多、技术越先进,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我国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较贫瘠,且科技水平低、经济不发达,环境承载力较小,故不能进行大规模移民。
29. 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和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低 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础改善。 不能。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该题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和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需要仔细阅读表格,结合各地区的自然、人文条件进行作答。
【详解】
(1)由表可知,总体上,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数量最多,2000-4000米的地区人口数量最少,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小,故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疏。
(2)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主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川西高原,这些地区海拔较高,人口密度较低,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的修建,不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基础差且发展较慢,使其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水平较低,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西藏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崎岖,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利于交通设施的修建,西藏交通密度很小,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随着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础改善,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逐渐增加。
(4)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有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经济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