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二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林场景观图。“窗户纸糊在外”是该地“十大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2.早年间,该地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的主要目的是( )
A.挡风御寒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轻房子重量 D.增加降水量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四幅反映不同地域文化的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四幅剪纸作品中不能反映人文地域文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图中地域景观所呈现的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顺应自然 B.②—中西融合 C.③—御外凝内 D.④—江南文化
5.翁丁老寨被称为“我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当地的特色民居是竹木草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这里所属的地域文化是( )
A.青藏高原文化 B.黄土高原文化 C.内蒙古草原文化 D.云贵高原文化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纵横交叉。蜿蜒的水巷、穿梭其中的贡多拉、颜色各异的建筑外墙……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著名的运河一改往日繁忙的景象,水面上显得空空荡荡。人们在运河中发现了游动的水母,甚至天鹅、海豚都来了。左图是威尼斯景观图,右图是运河中的水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对水城威尼斯建筑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筑材料以耐水石材为主,形成与水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
B.城市建筑采用丰富多彩的暖色调,与其寒冷环境形成互补
C.蜿蜒的水巷、造型各异的小桥,彰显庄严深厚的文化底蕴
D.小桥流水人家,充分体现了温婉可人的江南水乡文化特色
7.威尼斯运河中能看到海洋生物的原因可能是( )
①游船数量明显减少,水面更加平静安全②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水面的清澈度提高
③受疫情的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迅速恶化④全球变暖,运河水温接近临近海域水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造成这两种建筑景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11.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附近区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其形成因素为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在成都平原一望无际的水田间,有众多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聚落一一“林盘”,林盘是几户人家的宅院被高大乔木和翠绿竹林所掩映,四周水渠环绕的田间“绿岛”。林盘与田野之间有树林和竹林阻隔视线,形成独立的空间,林盘之间相距不过数十至数百米。一定数量的林盘组成村落,多个村落之间的地理中心往往形成场镇(集镇)。相邻的场镇轮流成集市,进行商品交易。下图是成都平原上的林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林盘这种聚落形式最上要的优点( )
A.规模较小,节省耕地资源 B.水渠密布,交通便利
C.接近农田,便于生产劳动 D.林竹掩映,利于安全防御
13.场镇轮流成集市的主要原因是( )
A.村民商品交易量小 B.便于避开阴雨天气 C.纵横交错的水网阻隔 D.政府的政策规定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为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1998年以来成都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确立了建设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示范城市和博物馆之都的目标。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座,其中国有博物馆48家、民办博物馆102家。值得强调的是,成都民办博物馆数占同期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的11%,国家级民办博物馆占全国国家级民办博物馆总数的42%,是中国博物馆总数和民办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成都能成为我国博物馆之都的先决条件是( )
①国家政策②多样环境③历史底蕴④经济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成都博物馆以民办博物馆增加最显著,博物馆类型日渐丰富,这些多样的民办博物馆一般具有( )
A.众多的古迹 B.雄厚的资金 C.便利的交通 D.独特的收藏
16.为了使博物馆得到更好的发展,成都的不少博物馆都进行了空间迁移与重组,一批博物馆迁移至洛带古镇、安仁古镇,这种迁移与重组更有利于( )
A.市场与资源的结合 B.经济与政策的结合
C.经济与资源的结合 D.市场与政策的结合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
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
18.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吊脚楼
②——蒙古包
③——窑洞
④——四合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地窝子是我国某地区一种较简陋的居住场所:在地面以下挖约两米多深、面积几十平方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石垒起约半米高的矮墙,用木材、草叶盖顶后,铺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下图为某地窝子外景。完成下面小题。
19.地窝子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降水丰富 B.昼夜温差大 C.全年寒冷 D.森林茂密
20.地窝子的门多朝南修建,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采光 C.防风沙 D.防洪涝
"共享村落"是指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的宅基地和房屋,出租村落中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的使用权,出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年。交易完成后,90%出租费用分配给个人,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2018年7月,西安市高陵区正式对外发布首批"共享村落"通告,推出一批出租房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高陵区推出的"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形式,非常适于发展( )
A.休闲居住、养老业 B.高科技产业
C.房地产业 D.劳动密集型工业
22.高陵区推出的"共享村落",能够更好地( )
A.吸引农民工返乡 B.提高工业化水平
C.加快城镇化速度 D.提高土地利用率
古徽州地区(今皖、浙、赣三省交界)是古代徽商的发源地,当地山区面积大,居民与区外发展商贸,徽商自南宋初期兴起。下图示意古徽州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南宋初期,古徽商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是( )
A.齐鲁地区 B.关中地区 C.吴、楚地区 D.滇、藏地区
24.在古徽商贸易中,运出和运入的主要货物最有可能是( )
A.竹器 笔墨 B.茶叶 粮食 C.石材 药材 D.丝绸 盐巴
二、填空题
25.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__________、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__________等。
26.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____入手。景观有____和____之分。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人文景观也称____,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____,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____。
27.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____得以永续相传。
三、综合题
28.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地区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哪些特点?
(2)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9.北京四合院体现了什么文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1.
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题干信息可知,“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该地建筑屋顶斜,主要是位于季风区,为了适应夏季降水集中,能及时排水,冬季防止积雪压垮屋顶;该市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墙厚可以保暖;靠近冬季风风源,常有大风天气,北面窗户小利于保温,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
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北风风速大,降温剧烈,麻纸糊在窗子外面,利用风推纸的大面积压强减小了风的压力,形成室内外温差,不至于使室内瞬间降温,同时减轻了窗户纸的损坏率,A正确。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不能增强太阳辐射、减轻房子重量、增加降水量,BCD错误。故选A。
东北十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捉妖降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3.A
4.C
3.
桂林山水是自然景观,不能反映人文地域文化,A符合题意。江南水乡、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反映人文地域文化,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
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桂林山水是自然景观,A错误。江南水乡不是中西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B错误。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C正确。北京四合院不是江南文化,D错误。故选C。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5.D
【详解】
当地特色民居是竹木草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反映的是南方气候潮湿,稻草为屋顶的建筑特色,体现的是云贵高原文化,D正确。青藏以木屋为主,黄土以窑洞为主,内蒙古是蒙古包,ABC错误,故选D。
6.A
7.A
6.
威尼斯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运河纵横交叉,建筑物受流水的影响较大,所以建筑材料以耐水石材为主,A正确;意大利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并不是寒冷的环境,B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圣地,大教堂是其文化的象征,因此水乡、小桥不能彰显文化底蕴与文化特色,C、D错误。故选A。
7.
疫情期间,游客数量少,对水面扰动小,所以水面平静安全,①正确;人类活动减少,对河水破坏减弱,排放污染物减少,河水清澈度提高,②正确;人类活动对河流影响小,生态环境变好,③错误;全球变暖,运河、海域水温都会升高,而且人类活动减小,运河水温会降低,不会使海洋生物移向运河水域,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8.C
9.A
8.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①③错误。②④说法符合实际情况。故C正确,A、B、D错误。
9.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故A正确。
10.B
11.A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0.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差异。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实用价值较低,故受气候、地形和经济影响小。故选B。
11.北京市为我国的古都,且目前为我国的首都,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北京市的市中心为紫禁城、天安门广场,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而不是中心商务区。故选A。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较多,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非常显著。
12.C
13.A
12.
根据材料所给提示,该聚落类型是以林盘为分割,一半为居住区,一半为农业生产区,这种聚落的优点在于既兼顾了农业生产,接近农田,便于农耕,又就地居住,方便了生活,形成了“随田散居”居住形式,C正确;根据材料“四周水渠环绕的田间‘绿岛’。林盘与田野之间有树林和竹林阻隔视线,形成独立的空间,林盘之间相距不过数十至数百米”可知,受四周水渠环绕影响,规模较小,A错误;水渠密布,交通不便,B错误;竹林掩映,生态环境好,与安全防御无关,D错误。故选C。
13.
根据该聚落类型的描述,该聚落属于小型聚落,人口不会太多,但是该地相似聚落数量多,而集市的产生是为了民众进行商品交易,固定在一处,交换量小且无法服务其他聚落的商品交易,因而场镇轮流成集市,A正确;一定地理范围内气候状况差异较小,B错误。纵横交错的水网阻隔,并不是轮流集市的主要原因,C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政策规定的选项内容,D错误。故选A。
川西林盘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其生活形态和建筑形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烙印于川西民风民俗之中。它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这一生产生活模式历时悠久,与成都平原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需要相互协调,并扮演着维护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
14.C
15.D
16.A
14.
从材料可知,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能成为我国博物馆之都的先决条件是,成都本身具备的多样环境和悠久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而国家政策和经济水平不是先决条件。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
民办博物馆一般都是以某一类收藏为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收藏多数与馆主的个人爱好有关,D正确;民间博物馆不可能具有众多的古迹,A错误;雄厚的资金和便利的交通是一般区位条件,与博物馆相关性较小,B、C错误。故选D。
16.
这些向古镇迁移和重组的博物馆一定是趋向这里独特的资源,更有利于市场与资源的结合,A正确。博物馆的迁移与重组是自发行为,受市场影响大,与政策和经济无关,B、C、D错误。故选A。
地域文化指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7.B
18.C
17.本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B选项正确;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选项错误;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C选项错误;地域文化体现在非物质方面也体现在物质方面,D选项错误。故选B。
18.本题考查传统民居的分布,①位于华北平原,传统民居是四合院,①错误;②位于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是蒙古包,②正确;③位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为窑洞,③正确;④位于青藏高原,传统民居为碉房,④错误。故选C。
19.B
20.C
19.
根据材料和图可知,地窝子在地下挖坑,可推断其所在地区土壤含水量少,较干燥,因此降水较少,地下挖坑居住,可判断该地冬季较为寒冷,坑内居住可抵御严寒,夏季较为炎热,坑内居住可降温消暑,因此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
我国西北地区冬半年位于亚洲高压的南部,冬春季多大风天气,并且盛行偏北风,大风常常扬起大量泥沙,形成沙尘或沙暴天气,为了抵御风沙对居住地的危害,当地地窝子口较小,且避风朝向南开口,C正确;地窝子口较小,不利于采光和通风,AB错误,当地降水极少,因此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不是为了防洪涝,D错误;故选C。
各地民居特征总结
①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②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⑥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⑦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
21.A
22.D
21.
共享村落模式村民可以出租闲置住宅的使用权给企业,更加适合发展休闲居住和养老产业,故A项正确。农村地区技术并不发达,且劳动力也迁入城镇较多,故B项、D项错误。共享村落出租时间有一定的限制, 并不适合房地产开发,故C项错误。故选A。
22.
相比城市的就业环境,共享村落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度较小,故A项错误。共享村落并不能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加快城镇化速度,故B项、C项错误。共享村落可以实现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故D项正确。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共享村落”的相关知识。属于一个新的概念题。解答本题时首先明确“共享村落”的概念是什么,其房子的来源是什么,然后进行答题即可。
23.C
24.B
23.
南宋时期,国土以大散关和淮河为界以金分治,现今的关中地区和齐鲁地区都不是南宋的国土,贸易起来难度较大,滇藏地区距离较远自然环境恶劣,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必现代发达,吴楚地区为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距离较近,经济较为发达,故选C。
24.
古徽州地区山区面积大,运出的应当是产区特有的产品,比如竹子制作的器物或者是茶叶;运入得是山区无法生长和制作的,比如粮食或者是丝绸等。故选B。
25. 顺应自然 精神追求
26.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文化景观 印记 文化景观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感受地域文化,可从景观入手,景观又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高山流水,行云飞瀑,这些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影响,属于自然景观;道路、农田、村庄、建筑、雕塑,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属于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公园、学校、寺庙、城堡等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
27.文化遗产
28.(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人文思想:多代同堂(或多子多福),以显家族之兴旺(人丁兴旺)。
积极影响: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详解】
(1)从图中可知,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都是严格按照我国古代宗法制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内向性、封闭性和长者为尊的特点,而且民居是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设计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在我国农业文明中发展形成的。
(2)根据建筑特征分析,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追求多代同堂,以显家族之兴旺的人文思想。这样的人文思想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增长。
29.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