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面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5 14: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 学 年 级 学 科 导 学 案
教 学
学习随笔
课 题
一面
3、我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事情的起因 ( );经过( );结果 ( )。我会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 )。
4、介绍鲁迅
三、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特写镜头。
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鲁迅的崇高形象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其中对鲁迅三次肖像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找出文中对鲁迅肖像描写的三段,比较其异同。
齐读三次肖像描写:文中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文中渗透着“我”对鲁迅怎样的感情?
小结: 本文语言极其平常,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全文求真意,毫无雕饰的痕迹。既有“理”,又有“情”,从一件平凡的小事,深刻提示了鲁迅永远和广大群众在一起的主题,从而使文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讨论探究:
⑴当我醒悟到眼前赠书者不是别人,而是一位伟人时,文中怎样描写我欣喜若狂的心情,又是怎样写鲁迅的回应的?
⑵作者为什么“结结巴巴”?为什么“向四周望一望”?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
⑶老人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当认出鲁迅后,“我”由衷的爱戴、崇敬、激动、狂喜。作者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是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这些称呼有何深刻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主 备
教 师
验收组长
时 间
学习
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初愈”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思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
重点
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学习
难点
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 学
学习随笔
一、题目入手,联想导入
1、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面之缘,终身难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面》。
2、看到题目,让我产生了一些问题
本文记叙的是谁见谁一面?为什么以“一面”为题?
本文记叙的顺叙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二、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jiào(  )  tuí唐(  ) 摩suō(  ) 憎恶(   )  踌躇(  )  恣情(   )
我能理解下列词语
懊悔: 莽撞:
踌躇: 摩挲:
教 学
学习随笔
教 学
学习随笔
⑷怎样理解我们不愿恣情悲痛?为什么不是恣情悲痛的时候?
⑸文尾中“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个词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
四、同步测试:
1、比较下列各组字形,然后组词: 踱(  ) 窖(  ) 挲(  ) 恣(  ) 镀(  ) 窑(  )  娑(  ) 咨(  )
2、选出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 B、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 C、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 D、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
3、选出破折号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B、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C、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D、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4、用连线法分别指出下列各种称呼含有什么样的感情。 ①同志 A、仿效学习的楷模 ②朋友 B、奋战不息的精神 ③父亲 C、志同道合的关系 ④师傅 D、亲密无间的友谊 ⑤战士 E、崇敬热爱的情怀
5、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溘然逝世。著名剧作家姚克惊闻噩耗,潸然泪下,急忙赶到先生家里,在遗体前默哀致敬。接着他又去万国殡仪馆守灵,参与所有治丧活动。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了一副挽联,与美国作家斯诺一同署名,敬献在先生灵前。现在这副对联缺了两个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这副对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6、阅读“这事到现在已隔了四年----结尾”回答问题。
(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是前一部分记叙的发展和升华。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一句中“路”指的是什么样的一条路?
(3)、“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呢?
(4)、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 作业:
想一想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有没有一面之缘或对你的成长影响很大的人,组织语言,小组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