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解:觅据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解:觅据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5 06: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
作文专题讲解:觅据
CONTENT
2论据与论点不太相
符或太低级?
4相关素材积累
1想不出论据怎么办?
3论据引用太冗杂
或太稀疏?
Q1:考试一下子想
不出论据怎
么办?
1
Q1:考试时间太紧张,脑子一片空白,
一下子想不出论据怎么办?
①想想语文书里的人物,包括课文和作者
1.法布尔与昆虫为友得以著下《昆虫记》,个性的展现绝非偶然,细看,精看,久看才使个性葳蕤而生。
2.然而,也不乏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持自我,“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的坚守个性。
3.遥想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实则韬光养晦;杜甫身居草堂,实则忧国忧民。(个体心系群体)
4.司马迁受尽外界屈辱,可他夙兴夜寐,终著成一代名作《史记》。
Q1:考试时间太紧张,脑子一片空白,
一下子想不出论据怎么办?
5.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表示过,寂寞才是排解孤独的唯一出路,而孤独也是拉丁美洲在遭受未来文化冲击的光明通道。
6.前有古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个体的力量终会成群体的动力,群体往往也有着个体没有的力量。)
7.李白虽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仍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持一颗激昂的心)
8.“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以合群的名义抹杀个性,已在当今社会中屡见不鲜。
9.再言个性特征,“真正的宁静淡泊不是远离城市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②运用试卷上现成的材料
易卜生在创作戏剧的历程中,敢于写实,敢于提问,敢于批判,为坚持独立写作,坚持批判立场,不惜与整个挪威社会对抗,即使流亡国外也不改初衷。
Q1:考试时间太紧张,脑子一片空白,
一下子想不出论据怎么办?
③还可以调动多学科知识
1.爱迪生面对外界的讥讽,没有放弃,最终发明电灯,为世界带来光明。(物理)
2.斟今,有达尔文苦心钻研进化学,22年终著成《物种起源》,开启生物学新纪元。(生物)
3.莱布尼茨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一样的树叶,也不存在两片完全不一样的树叶。(数学)(政治)
4.但丁便是在中世纪黑暗中,仍不失人性主义光辉,创造了《神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闪烁优秀思想的同时,也证明个性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
Q1:考试时间太紧张,脑子一片空白,
一下子想不出论据怎么办?
2
Q2:唯一想到的论
据与论点好像
不太相符或论
据太low?
Q2:有时唯一想到的论据与论点好像不
太相符或论据太low怎么办
①让“胡诌”成为“头头是道”。把自己当成读者,学会自圆其说。让句子成为润滑剂,贴切合理才能成功救场.(一定要出现关键词!)
②运用“秀”的艺术,用好词比喻等形象的句子作为润滑句
③注重积累
eg.1
论点 :个体思想是个体站在群体之巅的攀梯
论据:贝多芬的例子.(低级)
tip①如何从“逆境“扯到“个体与群体”:贝多芬不顾他人对聋哑人的看法,坚持摆脱命运
tip②如何使句子高级:在“扯”的基础上用秀词,或换一个陌生化的人物.(非大众)(例如雷海为)
tip③成形:聋哑大师贝多芬,打破世俗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突破身体的极限,成功逆转命运。是什么支撑着他逆群体思潮而走?是他那不容动摇的个体意识!
eg.2
论点:个体思想是个体生存的羽翼
论据:当命运赐给你荒野时,就意味着它要你成为高飞的鹰”
Tip②成型:简嫃曾说:“当命运赐给你荒野时,就意味着它要你成为高飞的鹰”,如果把群体思想比作命运赐给每一个人的荒野,那么个体思想就是我们从稚鸟转型为鹰的羽翼.因此,我们一定要惜心呵护个体思想,使自己能在冗杂的群体思潮中生存下来.
Tip①:如何拉回到个体与群体”——想到修辞
Q3:论据引用太冗杂
或太稀疏,不知
道怎么提炼?
3
我们使用论据不熟练时经常会发现不能很好地把论据和自己的论述融合在一起,只有大篇幅的论述或者大篇幅的论据。
1. 巧妙地引用名言
2. 强调论据中的典型特征,抓住重点进行论述
3. 论述时要与论据紧密贴合
4. 多个论据连用
Q3:论据引用太冗杂或太稀疏,不知道
怎么提炼
eg.1
论点:以个体为例,筑起青春独样之刃
论据:易卜生,托尔斯泰,余华
tip1名言的引用
“俄国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监狱”——列夫托尔斯泰 (一般人可能会花很多笔墨写名人的经历,但有时用一句名言更加清晰有说服力,这句话既可见他经历,又可见他思想)
tip2对论据的概括处理,精炼且切题
挪威的易卜生坚持独立写作,批判立场,负上整个与社会为敌的标签,终是一代大家。
eg2
论点:于社会而言,我们要在社会中发挥个人价值
论据:南仁东,毛相林,张桂梅
类似经历的人物事例连用,句式整齐进行排比,一句一例,最后进行论述
于社会而言,我们要在社会中发挥个人价值。南仁东立足云南多年,为天眼奠定基础;毛相林深居山林多年,铸就当代愚公称号;张桂梅献身教育,即使痛苦病痛也无法停下她的意志。报歌于世界,做暴雨中的海燕,做迷途中的孤星。

相关素材积累
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个人一样的;人跟人各异,石头跟石头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群英谱。
——富尔曼诺夫
个人主义是一剂致命的毒药,而个性却是日常生活的食盐。
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了。 ——让·保尔
个性是一个人的最大的需要和最大的保障。 ——斯宾塞
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尼采
才华就是通过独立的精神上的活动才成长起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的一生就如同下棋一样,每一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走法,如果没有这个规则——棋也就下不成了。 ——高尔基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 ——歌德
最渺小的艺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伟大的艺术是个人智慧的结晶。上帝的艺术显然属于后者。 ——曹盛蒂
个性
个性
群体
个性和集体融合起来,人会失去个性,相反,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觉醒和完善。 ——巴比塞
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高尔基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
反例:《月亮与六便士》的斯蒂利克蓝,过于追求自我而与群体脱节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