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西周时期封国与夏商不同,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由不同血缘的人们组织成一个新的共同体。诸多氏族宗族有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逐渐打破血缘的壁垒,以新的地缘关系,融合成新的族体。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推动中央集权加强 B.瓦解血缘宗法关系
C.平衡贵族集团利益 D.助推国家形态发展
2.“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以上铭文反映了
A.华夏共同文化的形成过程 B.帝国郡县制度的全面施行
C.皇帝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 D.丞相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力
3.唐代儒家士人中参禅问道、信佛修道的大有人在,但很难真正放弃世俗生活而单纯追求彼岸世界,甚至佛教和道教自身也逐渐发展出注重现实生活的思想。这一现象表明( )
A.社会文化氛围呈现开明开放特征
B.传统文化在交融互鉴中走向成熟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思想文化观念
D.儒学与佛教、道教实现三教合流
4.在宋朝城市消防治理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专职消防队。据考证,截至淳佑十二年(1252年)临安已有消防队20隅,7队,总计5100人,有望火楼10座。这一成就反映出宋朝( )
A.政府着力强化城市管理 B.城市居民防火意识淡薄
C.城市经济发展日益繁荣 D.城市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5.如表介绍了清代江南举人的社会成分统计情况。导致这一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人数 直系三代出高级科名或相应官职 直系三代仅出低级科名 直系三代未出功名但生活于城市 直系三代未出功名且生活于市镇 直系三代未出功名且生活于农村 来自域市/市镇/农村
1433 958(67%) 240(17%) 53(4%) 17(1%) 3 城市1042(74.6%)|市镇290(20.89%)农村64(4.6%)(37人不详)
A.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B.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
C.农业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6.1864年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有60多人做到督抚位置,慈禧在任命江南各省的巡抚布按时均会征求曾国藩的意见。1868年,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据此可知( )
A.地方势力现尾大不掉之势
B.内忧外患导致清廷人事动荡
C.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
D.洋务运动得到朝廷大力支持
7.1865年营口海关报告说,“自从营口开放以来,外国船舶的声誉与年俱增,不仅把本港当地木船排挤了一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孤山的木船生意也抢了过去。大孤山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重要港口”。这表明当时( )
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
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
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
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
8.1904年,美国拒绝修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在此背景下漫画《龟仔抬美人》问世(见图),漫画中四个乌龟抬轿子,轿子里面坐着一个洋小姐。当时,广州的出行工具是轿子,漫画告诫轿夫谁也不要抬她。这幅漫画有助于( )
A.塑造积极进取的国民精神 B.鼓舞广大民众反帝斗志
C.深化西方民主的理性认知 D.促使清廷转变外交策略
9.《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报告,其中指出“现在的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甚至要鼓励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这一决定( )
A.主要是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 B.有利于联合资产阶级早日结束内战
C.适应了当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要求 D.是对中国社会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
10.如图为1956年创作的木刻画《布谷鸟叫了》。据此可知,该图( )
A.说明“一五”计划已实现农业机械化 B.反映了人民群众期盼早日实现现代化
C.再现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 D.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绘画技法和意趣
11.“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却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 )
A.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 B.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12.到15世纪中叶,佛罗伦萨几乎每个显贵家族中都有人成为法学家和教士,许多家族都可夸耀家中有一位人文主义者。这表明佛罗伦萨
A.人文主义成为了统治思想 B.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薄弱
C.具有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 D.宗教改革进行的比较彻底
13.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
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
14.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条约文本因故无法打印。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这就是著名的“空白页面”故事。这一违背常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
A.西欧货币同盟建立迫在眉睫 B.欧洲各国形成高度政治互信
C.与会各国实现联合愿望迫切 D.共同应对石油危机刻不容缓
15.下图是U形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B.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中游
C.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任重道远 D.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上游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第16~18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做答。第19~21题为选做题,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 本议》
材料二: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是指处理由于外国侵略所引发的事项。甲午战争失败后,人们慢慢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借西法“制器”也叫作“洋务”了。到了20世纪初,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的时候,把李鸿章办理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事情称作¨洋务”。此后人们逐渐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的一套办法称作“洋务”。到20世纪30年代,“洋务运动”的名称出来后,“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主要是指引进西方机器那样一种新政。
——摘编自张海鹏《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推行“盐、铁、均输”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汉代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6分)
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届冬奥会的历史发展变化。
届次 年份 东道主 项目大类 参赛人数 转播媒体数量(家) 中国队奖牌数 特点
适应 自然 时期 1 1924 法国 4 294 气温和降雪量至关重要,气候保险应适应比赛,大多在室外进行由人工将积雪垛厚并压实。
2 1928 瑞士 464
3 1932 美国 252
4 1936 纳粹德国 669
5 1948 瑞士 669
6 1952 挪威 694
7 1956 意大利 820 首次电视转播
技术 革新 时期 8 1960 美国 665 开始大规模使用机械技术和人工降雪人工降温等技术使部分项目移至室内场馆进行。
9 1964 奥地利 6 1091
10 1968 法国 1158 首次彩色电视信号转播
11 1972 日本 1006
12 1976 奥地利 1123
13 1980 美国 1072 0
14 1984 南斯拉夫 1272 100 0
现代 化时 期 15 1988 加拿大 10 1423 64 0 以天气预报系统大规模的普及为标志,精确监控和调整比赛场地环境;人工造雪技术和再冷冻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16 1992 法国 12 1801 86 3
17 1994 挪威 1739 120 3
18 1998 日本 14 2176 160 8
19 2002 美国 15 2399 160 8
20 2006 意大利 2508 200首次互联网转播 11
21 2010 加拿大 2566 240 11
22 2014 俄罗斯 2873 464 9
——据邢建宇《冬奥会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发展趋势或其中某些信息所反映出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不能重复材料中的信息,表述清晰。)
1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世纪的欧洲,受到宗教的影响,人们认为麻风病人是不道德且受到上帝责罚的人。在十九世纪末,中国、墨西哥劳工进入美国以及对麻风病的医学研究较为匮乏等原因,麻风病在加州、纽约州等地快速传播并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尽管麻风病并非中国人带到美国且在美中国人患病的比例并非最高,但是在种族主义、排华风潮的推动下,美国的报刊上出现了将麻风病与中国人联系的倾向,出现了如“Chinese leprosy”、“Chinese disease”等来形容麻风病的词汇。“中国人不干净”,“中国人又穷身体又弱”等不好印象以及“黄祸”(YellowPeril)等加剧人们恐慌的话语。而这种将麻风病和中国人联系起来的倾向,加剧了排华风潮、主张了种族主义,对在美华人的生存及声誉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也极易造成民众的恐慌,不利于民众正确认识麻风病和推进麻风病的研究与防治。
——摘编自罗伯特 E 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潮出现,工人的运动也影响到了政界。1882年,切斯特 艾伦 阿瑟总统签署《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以法律形式排斥少数族裔的法案。1902年该法律被无限期延长。清政府曾与美国交涉。但“弱国无外交”,交涉也没用。1943年2月,《排华法案》被废除。在百余年之后,在美华人族群终于等来了这迟来的道歉。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第683号决议案),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
——摘编自王希怡《专家评美国就排华法案道歉:道歉不是良心发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麻风病污名中国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排华法案》的变化历程并简要评价。
19.(12分)【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规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20.(12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进入20世纪以来,对战争本身的态度反映了大多数政治家日益提高的觉悟:某些道德制约限制把战争用作外交政策的工具。政治家们公开谴责战争的蹂躏,有史以来,他们一直以自卫或宗教义务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参战行为辩护。而避免战争本身——即避免任何战争——只是从20世纪开始才成为治国方略的一个目标。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19年的国际联盟、1928年宣布侵略战争为非法的《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以及我们时代的联合国,都把避免战争本身作为它们的最终目标。二战前,西方列强的政策受到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这种愿望的激励,而这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它们都是极其不利的。这种愿望压倒了国家政策的所有其他考虑。与此相似的是,在朝鲜战争中,所有大国无一例外地渴望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内并防止其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所有这些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许多国际危机中也都进行了自我克制。这些都是战争态度发生根本改变的突出例证。
——摘编自【美】汉斯 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战争态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在战争或国际危机中的“自我克制”有何影响。
21.(12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文坤(1922﹣1998年)生于皮影世家,自幼学习灯影。1939年师从皮影艺人李云亭学唱“广皮影”。学艺期间,王文坤大胆创新,刻苦钻研。1941年,师父将毕生所学和皮影班传给了王文坤。此后他领班巡回演出,足迹遍布川渝。1947年王文坤掌握了皮影雕刻艺术后,将“土皮影”和“广皮影”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王皮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王文坤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他的剪纸有18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王皮影的影人造型独特逼真、富有寓意,色彩延续川剧脸谱的程式化特性。其经典作品《破桃山》中悟空与杨戬百变为飞禽走兽,斗智斗勇的一系列动作有机统一,二郎神为救母出桃山与天庭对抗的情节迎合了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1988年经四川省外事领导小组批准,王皮影赴欧洲巡演12场,赢得一片赞誉。回国后,他创立王皮影培训班,培养后辈。90年代后王皮影的传人不断革新,创作了现代消防教育片《消防皮影》,录制了全球最大皮影音乐剧《桃园结义》。
——摘编自唐溪若《川北“王皮影”艺术面向海内外的传播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文坤取得皮影艺术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皮影”的艺术特色。
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分封制打破了血缘的壁垒,把不同血缘的人们组织成一个新的共同体,融合成新的族体,有利于国家形态的发展,D项正确;
西周时期并未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项;
西周实行宗法制,血缘宗法关系并未瓦解,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助推国家形态发展,未体现贵族集团利益的平衡,排除C项。
故选:D。
2.【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铭文反映了度量衡的统一,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华夏共同文化的形成,A项正确;铭文反映了统一度量衡,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一,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丞相的决策权力,排除D项。
故选A项。
3.【解答】唐代儒家士人中参禅问道、信佛修道的人很多,但并不是单纯追求佛道,佛道自身也不断关注现实生活,但仍然是佛道,这表明当时社会文化氛围比较开明开放,促进不同思想之间彼此交流和借鉴,A项正确;
题干中提到的是传统文化与佛道思想的互相交流,而不仅是专指传统文化,排除B项;
题干中的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的彼此交流,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而与当时开明开放的社会氛围和统治者的开明政策相关,排除C项;
题干所述是儒学与佛道间的彼此交流,并没有提到三者的合流,排除D项。
故选:A。
4.【解答】材料反映了宋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专职消防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华且人口密集,市坊制度和宵禁制度被打破,一些城市的火灾隐患日趋严重,进而催生出了专职消防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C项正确;
宋朝消防队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主要为了消除火灾隐患,无法体现政府的着力点和城市管理的强化,排除A项;
设立消防队是宋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无法说明居民防火意识情况,排除B项;
临安城的消防队没有改变临安作为都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排除D项。
故选:C。
5.【解答】根据清代江南举人的社会成分的统计情况可知,这些中举的江南人士,大多来自直系三代出过高低级科名或者相应官职的家庭,且多集中于城市、市镇地区,这与笼络士人群体、控制江南经济密切相关,适应了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D项正确;清代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不符合时代特征,排除A项;隋唐以来,庶族阶层崛起,世家大族逐渐走向衰亡,排除B项;农业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和表格信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故选D项。
6.【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清王朝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但从“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可以看出,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还能制约地方势力,故C项正确,排除A项;
仅从“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不足以说明清廷人事动荡,排除B项;
材料信息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7.【解答】根据材料“自从营口开放以来,外国船舶的声誉与年俱增,不仅把本港当地木船排挤了一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孤山的木船生意也抢了过去。大孤山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重要港口”可知,材料反映外国船舶排挤、抢走我国木船的生意,体现了我国航运业的落后,表明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D项正确;
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表述与当时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
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
材料没有强调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排除C项。
故选:D。
8.【解答】根据材料可知,1904年美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到期,清政府向美国提出废约另订新约,遭到拒绝,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美爱国运动。《龟仔抬美人》助推了“反美拒约”运动,有助于鼓舞广大民众反帝斗志,B项正确;“积极进取”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A项;漫画不涉及西方民主的理性认知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漫画不足以促使清廷转变外交策略,排除D项。
故选B项。
9.【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主张鼓励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1945年的中国仍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毛泽东同志说了那样的话,D项正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建立,排除A项;
解放战争是从1946年全面爆发,1945年内战还未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1949年10月到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C项。
故选:D。
10.【解答】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和图片信息,静谧晨曦里的虽用近景却被“仰视”的拖拉机,在诗意抒情的农村美景中成为了不可缺的“点睛”形象,反映出人民群众期盼早日实现现代化的愿望,B项正确;
仅从画中的拖拉机,不能推断出“一五”计划已实现农业机械化,排除A项;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排除C项;
木刻画属于民间风情画的一种,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排除D项。
故选:B。
11.【解答】材料表明,罗马歧视和限制妇女的现象并不像传统农业社会那样严重,这是因为罗马法规定借助于法律调解纠纷,从而在家庭关系上制约了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权益,故A项正确。
“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说明罗马的家庭结构是家长制,实行了强有力的集权体制,妇女的家庭地位与男子并不平等,故BD两项错误。
任何时代,家庭仇怨和纠纷都难以避免,故C项错误。
故选:A。
12.【解答】根据材料“佛罗伦萨几乎每个显贵家族中都有人成为法学家和教士,许多家族都可夸耀家中有一位人文主义者。”表明文化创新氛围良好,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文主义成为了统治思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每个显贵家族中,其他阶层没有体现,因此无法说明社会基础薄弱,排除B项;宗教改革这一时期还没有开始,排除D项。
故选C项。
13.【解答】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最终接受的是宪政传统,说明英国的政治合法性受到了历史的影响。
B.“光荣革命”最终实现了君主立宪制度,这与英国历史上限制王权的斗争是相关的,其成果并没有被挑战。
C.材料并没有表明立宪政体是否阻止了王权专制。
D.对历史的尊重和现实的尊重,恰恰是一种理性的考虑。
故选:A。
14.【解答】根据“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可知各国代表在空白页上签字是为了避免出现变故,这也从侧面说明与会各国实现联合的迫切愿望,C项正确;
此时是为了实现欧洲的联合,并不是建立货币同盟,排除A项;
在空白页上签字并不能说明欧洲各国形成了高度政治互信,排除B项;
此时欧洲各国并不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排除D项。
故选:C。
15.【解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先进等因素,在产品研发、设计及售后服务等占据优势,获取利润丰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进行产品加工,获取利润空间小,这些反映了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任重道远,C项正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占据优势,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占据中游,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先进等因素,在产品研发、设计及售后服务等占据优势,获取利润丰厚;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6.【解答】(1)目的:根据材料“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可归纳出抵御匈奴等少数民族侵扰;根据材料“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可归纳出协调农工商业发展;根据材料“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可归纳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为了达到(1)中所述的目的,汉代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措施。汉代建立之初,由于连年的战乱,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而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人民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实施了“重农抑商”的发展策略以维持国家的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可以达到(1)中所述的目的。
故答案为:
(1)目的:抵御匈奴等少数民族侵扰;协调农工商业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措施:重农抑商。
理由:1.汉朝以农为本,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2.打击商人大贾势力;
3.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军费压力。
17.【解答】论述:首先,按照要求阅读材料,整合材料整体发展趋势或其中某些信息所反映出的变化,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如通过观察表格分期及其标准,配合相关时期媒体、转播数量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命题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有利于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取冬奥会资讯;确立论题后,综合材料中的分期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展开阐述,如指出二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电视普及,大众通过电视观看冬奥会赛事直播,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使世界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发展,传播信息更迅速,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使世界各地能够更加快捷、更方便的了解冬奥资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等;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不重复材料信息,表述清晰。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论题:国际政治局势、经济状况对冬奥会有着巨大影响。
阐述1:二战后,伴随着凯恩斯主义的风靡,西方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资本主义世界迎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无疑增强了举办冬奥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参赛人数大幅度增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资本主义阵营经济领域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日本得以在1972年成功举办冬奥会。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2000年,普京在大选中获胜后,他采取务实政策使俄罗斯走出低谷,仍是国际事务中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于2014年成功举办冬奥会。
阐述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次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接下来的两届奥运会都被迫取消。直至1948年二战结束后,第五届冬奥会才得以在中立国瑞士举办。1932年,正值大萧条期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高额的旅费,使第三届冬奥会的参赛人数大幅度下降;同样的现象出现在第11届冬奥会,当时西方国家正陷入滞涨经济危机的泥潭。
示例二:
论题: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有利于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取冬奥会资讯。
阐述:二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对冬奥会赛事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咨询提高了快捷方式,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使世界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家就能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风靡全球,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并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更加快捷与方便的了解冬奥资讯。
示例三:
论题:新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外关系的突破,使新中国从冬奥会的参与者发展为举办者。
阐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79年,奥委会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得以于1980年参加第13届冬奥会。伴随着祖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盛,冰雪运动场地大量修建,冰雪运动快速普及,我国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等项目中呈现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雪上项目也在缩小差距。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正式开幕。场馆设施一流,实现5G信号覆盖、200%绿电供应;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雪车雪橇,满足了冰雪运动员对装备高可靠、个性化的需求;等等:无不彰显着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实力的显著提高。
18.【解答】(1)原因:根据材料“在十九世纪末,中国、墨西哥劳工进入美国以及对麻风病的医学研究较为匮乏等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量华工被美国征召;麻风病的研究防治工作进展缓慢;根据材料“尽管麻风病并非中国人带到美国且在美中国人患病的比例并非最高,但是在种族主义、排华风潮的推动下,美国的报刊上出现了将麻风病与中国人联系的倾向,出现了如“Chinese leprosy”、“Chinese disease”等来形容麻风病的词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危机本土工人大量失业引发排华风潮;美国报刊及其政治人物的诱导推动;长期种族主义的歧视和殖民主义的侵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未能维护国人的声誉。
(2)历程:根据材料“1882年,切斯特 艾伦 阿瑟总统签署《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以法律形式排斥少数族裔的法案”“1943年2月,《排华法案》被废除。在百余年之后,在美华人族群终于等来了这迟来的道歉”“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第683号决议案),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可知,《排华法案》经历了实施、废除和道歉的变化历程。评价: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潮出现,工人的运动也影响到了政界。1882年,切斯特 艾伦 阿瑟总统签署《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以法律形式排斥少数族裔的法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国本土工人的就业机会,但违背时代发展潮流趋势,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根据材料“1943年2月,《排华法案》被废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案的废除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做出的巨大贡献;根据材料“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第683号决议案),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的道歉,反映了美国华人群体的发展壮大和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故答案为: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量华工被美国征召;美国经济危机本土工人大量失业引发排华风潮;美国报刊及其政治人物的诱导推动;长期种族主义的歧视和殖民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统治腐朽;麻风病的研究防治工作进展缓慢等。
(2)历程:《排华法案》经历了实施、废除和道歉的变化历程。
评价:虽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国本土工人的就业机会,但违背时代发展潮流趋势,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法案的废除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做出的巨大贡献;美国政府的道歉,反映了美国华人群体的发展壮大和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19.【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故答案为: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20.【解答】(1)根据“进入20世纪以来,对战争本身的态度反映了大多数政治家日益提高的觉悟”得出政治家对战争认识的深入;根据“避免战争本身﹣即避免任何战争﹣只是从20世纪开始才成为治国方略的一个目标。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19年的国际联盟、1928年宣布侵略战争为非法的《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以及我们时代的联合国,都把避免战争本身作为它们的最终目标”得出避免战争成为治国方略的目标之一;国际社会谋求和平的努力;战争本身的惨烈以及各国人民的反战诉求。
(2)根据“在朝鲜战争中,所有大国无一例外地渴望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内并防止其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所有这些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许多国际危机中也都进行了自我克制。这些都是战争态度发生根本改变的突出例证”得出二战后大国在战争或国际危机中的“自我克制”有利于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在“冷战”期间的危机处理上,以妥协让步的方式取代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
故答案为:
(1)政治家对战争认识的深入;避免战争成为治国方略的目标之一;国际社会谋求和平的努力;战争本身的惨烈;各国人民的反战诉求。
(2)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在“冷战”期间的危机处理上,以妥协让步的方式取代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
21.【解答】(1)根据“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王文坤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他的剪纸有18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的重新提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根据“王皮影的影人造型独特逼真、富有寓意,色彩延续川剧脸谱的程式化特性得出”王文坤刻苦钻研,对皮影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热爱。
(2)根据“王皮影的影人造型独特逼真、富有寓意,色彩延续川剧脸谱的程式化特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具有吸取川剧、民俗文化;造型独特逼真,表演灵动的特色;根据“90年代后王皮影的传人不断革新,创作了现代消防教育片《消防皮影》,录制了全球最大皮影音乐剧《桃园结义》”可知创作具有教化性、创新性;与时俱进,受众广泛。
故答案为:
(1)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的重新提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王文坤刻苦钻研,对皮影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热爱。
(2)吸取川剧、民俗文化;造型独特逼真,色程式化,表演灵动;创作具有教化性、创新性;与时俱进,受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