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上册 二十三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练习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上册 二十三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练习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5 20:49:31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必备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局部抗战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局部抗战期间,日本侵华、中国军民的反抗有哪些表现 哪一事件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1.日本局部侵华表现:
(1)侵略中国东北。
①1931年9月18日,制造___________。
②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制造一·二八事变。
③1932年3月,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_________。
(2)侵略华北,制造“华北事变”。
①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
②加紧策动所谓“_____________”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
华北自治运动
2.局部抗战中国军民表现:
(1)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对日本侵略实行_______政策。
(2)共产党:①发表“_________”,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确定建立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东北民众:改编游击队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
(4)北平学生:1935年12月9日,掀起“___________”,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攘外必先安内
不抵抗
八一宣言
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方针
一二·九运动
3.西安事变:
背景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 _______和_______在西北地
区实行联共抗日
爆发 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在反复劝
说失败的情况下,张、杨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留蒋介石,
发动“_____”,以武力逼蒋抗日
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兵谏
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
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张学良
杨虎城
【情景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九一八事变
【情境一】板垣征四郎在《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中说:满蒙与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具有很深的特殊关系……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单纯地使用外交的和平手段,归根结底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之目的。
【思维交互1】材料的类型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信息 (史料实证)
提示:类型:文献史料;反映了使用武力侵略、占领满蒙是日本的既定政策。
【情境二】1931年9月19日《日本军司令官布告》:中华民国东北边防军之一队,在沈阳西北侧北大营附近,爆破我南满铁路,驱其余威,贸然袭击日本守备队。是彼开始敌对行动,自甘为祸首。
【思维交互2】材料中日本司令官发布布告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释)
提示:日本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歪曲和狡辩,企图掩盖自己侵略中国的事实。
【情境三】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由于贵州地方实力派首领王家烈同广东、广西暗中成立“三省互助联盟”,特别是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关系更为密切。蒋介石在日记中,一再称还是他部下的桂系为“桂逆”,写道:“桂逆乘机捣乱也。”又说:“桂逆阴谋愈急,诚不可理喻也”“倭桂粤志(在)积极谋乱,无或变更,反而变本加厉也。”因此,他防桂系之心,不在“追剿”中央红军之下,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状况,却是事实。
——摘编自金冲及《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演变》
【思维交互3】思考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防止民间力量因抗日壮大危及统治;中日实力差距较大;认为国际力量能够制约日本的侵略,对国内异己力量猜忌太深。
探究2 西安事变
【情境一】《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中记载:“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 为争地盘吗 不是。为泄私愤吗 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 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思维交互1】“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 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指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而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却围攻红军打内战。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情境二】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日本竭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声明不能坐视南京同西安妥协,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便趁火打劫。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大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坚决反对“讨伐”,坚持营救蒋介石。
【思维交互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历史解释)
提示:当时局势下,蒋介石被杀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为了抗日大局,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史论生成】
日本侵华的原因
1.历史因素:“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是日本对其周边国家中国和朝鲜进行侵略的总方针:先是吞并朝鲜,以朝鲜为跳板进而独占“满蒙”,再以“满蒙”为基地,征服全中国乃至称霸亚洲。
2.现实因素:经济危机与战争狂热情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发日本各种矛盾,政府把对外扩张作为解决国内问题之道。
3.思想因素: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日本深感其利益受到威胁,阻碍其“大陆政策”的实施,于是在国内疯狂地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4.重要因素:国际环境与中国局势。20世纪30年代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内战在客观上为日本侵略扩张提供了可乘之机。
      【深化点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知识点二 全面抗战的开始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这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如何见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
1.“七七事变”地位:
中国的抗战由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
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
(2)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和国
共关系问题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3)中国共产党向蒋介石递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抗日的基
本主张。
(4)红军改编:红军主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
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5)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_____
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情境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思维交互1】材料表明国民党持什么态度 这一态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历史解释)
提示:态度:愿意与国内其他政治派别共同抗日,但要坚持国民党掌握领导权。积极作用:客观上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情境二】《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思维交互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概括体现“民族自觉性”的突出表现。(历史解释)
提示:1937年9月,以国共两党为核心,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史论生成】
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
1.不同点:
项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
历史背景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群众范围 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 主要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合作方式 党外合作 党内合作
项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
组织形式 没有正式的、统一的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 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
共产党
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而且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影响 是团结抗战的政治保证,并最终实现了抗战的胜利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2.相同点:(1)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2)都受到了国际因素的影响,如共产国际的推动作用;(3)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促成的。
      【深化点拨】正确区分国共两党抗战与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 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 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知识点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就对中国发动
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
的灾难。请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
1.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_______,屠杀手
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2.殖民统治:采取“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
扶植下,_______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南京大屠杀
汪精卫
3.经济掠夺:(1)实行“_________”,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工矿、
金融、交通业;(2)实行“粮食统制”;(3)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4.对抗日根据地:实施野蛮的“三光”政策,推行“_____________”。
5.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
别轰炸。
6.实施细菌战:组建细菌部队,残杀中国军民。
7.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_____,是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
犯罪行为。
以战养战
治安强化运动
“慰安妇”制度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认识日军的侵华暴行
【情境】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极其残忍、丧失人性的屠杀。他们把俘虏的士兵捆在柱子上,用锥子刺成血人,再用刺刀穿透喉咙;把难民捆起来,当成拼刺刀的靶子活活刺死;还轮奸孕妇,又剖出腹中胎儿,挑在刺刀上戏耍等。
【思维交互1】是什么原因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历史解释)
提示: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妄图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思维交互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什么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①从战争的性质看,中日双方的战争是日本策划并发动的侵略战争。②从战争中对非武装人员的态度看,日军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屠杀,南京大屠杀就是例证。③从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看,日军在战争中屠杀手段残忍,还实施细菌战、毒气战等违背国际公法的手段,并大量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破坏中国的城镇等。
【思维交互3】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仍矢口否认这些暴行,对此你有何认识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提示:认识:历史不容篡改,日本必须正视自己的侵略历史,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日两国要以史为鉴,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史论生成】
对待日本侵华暴行的正确态度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的侵华暴行不可饶恕,中日两国人民遭受巨大苦难的悲惨历史绝不能重演。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少数人一直在进行篡改日军侵华史的活动,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揭露并用史实进行必要的驳斥,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3.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才能牢记历史教训,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深化点拨】日本侵华期间,不仅疯狂侵占中国领土,而且打着“兴亚”“协同”“共存共荣”等旗号,为其侵略扩张制造依据,对中国实行思想文化侵略,妄图以此淡化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麻痹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以达到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
课堂素养达标
1.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  )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是九一八事变,故A正确;统一战线形成在七七事变后,故B错误;广州、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故C错误;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故D错误。
2.(2021·泰安高一检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的民族灾难,有人指出:“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
A.民族抗战力量之巨大 B.抗日救亡形势之危急
C.国共合作抗战之意义 D.各个战场配合之必要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主要突出了在民族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摒弃前嫌、共同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局面,进而肯定了国共合作对民族抗战的重大意义,故C正确;A、B、D对材料理解都不够全面、准确,排除。
    【补偿训练】
  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应发布于 (  )
A.南昌起义时      B.九一八事变前
C.秋收起义中      D.七七事变后
【解析】选D。南昌起义是在20世纪20年代,故A错误;九一八事变前,日本还未对中国进行大规模侵略,故B错误;秋收起义是在20世纪20年代,故C错误;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故D正确。
3.董保存在《走进怀仁堂》中记述了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 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这一事例说明 (  )
A.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C.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D.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
【解析】选D。这一事例并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发动了几次反共高潮,故A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日军事力量对比情况,故C错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给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拨发物资,表明两党处于合作状态,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故D正确。
4.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崭新的阶段”是指 (  )
A.抗日战争的爆发 B.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C.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D.民主革命全面开始
【解析】选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因此,B正确。
5.(2021·日照高一检测)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西北文化日报》报道了一则时政新闻(见下图)。该新闻报道的事件 (  )
A.揭开了十四年抗战序幕
B.促成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C.坚定了政府的抗战决心
D.挫败了日本速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解析】选B。根据“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以及材料中的内容可知,报道的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促成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B正确;A、C、D与西安事变无关,排除。
6.1942年杀人魔王石井四郎说:“细菌攻击战的第一个特征是其效力之伟大。……其效用不仅能人传人、村传村地不断扩大,而且其毒害可以深入人体内部,其死亡率比炮弹、炸弹要高得多。”下列与材料信息密切相关的是 (  )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潘家峪血案 D.731部队
【解析】选D。731部队是侵华日军在东北地区组建的细菌部队,细菌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其负责人正是石井四郎,故D正确。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
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
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
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
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
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
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
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 ,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
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三)”“(四)”内容的表述进行提炼。第(2)题,可结合国内矛盾变化、西安事变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二十三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合格性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4分,共30分)
1.(2021·北京高一检测)1939年12月初,阎锡山配合蒋介石在山西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这一形势,朱德、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在进行坚决反击的同时,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国共产党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这反映出 (  )
A.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彻底分裂的危险
B.共产党的局部反攻严重受挫
C.共产党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相持阶段主战场是正面战场
2.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  )
A.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的史料
C.是研究卢沟桥事变的珍贵素材
D.对研究日本侵华战争有一定价值
3.如图“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4.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寇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技术优势,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 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针 (14分)
【备选习题】
  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画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较准确的是 (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等级性练习
(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
6.(2021·青岛高一检测)下图为丰子恺1936年创作的漫画《愚公》,该作品旨在 (  )
A.激发民众保家卫国的勇气
B.宣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彰显国共合作抗战的精神
D.描绘农村土地改革场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
《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
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5分)
PAGE二十三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合格性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4分,共30分)
1.(2021·北京高一检测)1939年12月初,阎锡山配合蒋介石在山西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这一形势,朱德、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在进行坚决反击的同时,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国共产党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这反映出 (  )
A.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彻底分裂的危险
B.共产党的局部反攻严重受挫
C.共产党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相持阶段主战场是正面战场
【解析】选C。材料“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国共产党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面对国民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的破坏,中国共产党以退为进,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并未破裂,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相持阶段的主战场是敌后战场,D排除。
2.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  )
A.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的史料
C.是研究卢沟桥事变的珍贵素材
D.对研究日本侵华战争有一定价值
【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1931年9月18日”这一信息,可知该事件指的是九一八事变,虽然该史料所体现出的立场是为侵略者提供借口,但其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过程中真实发生的,虽然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历史事实,但具有一定的价值,故D正确。
3.如图“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解析】选C。根据图片中“1936”“西安事变始末纪实”信息,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经过各方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历史在这里拐弯”。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选B。抗战时期,日本控制沦陷区的金融,通过发行“联银券”“军用票”等掠夺财富,以战养战,其目的是转嫁战争负担,故B符合题意;日本侵略者的这些行径扰乱的是沦陷区的金融秩序,故A错误;封锁抗日根据地主要是依靠物资管制,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日本在金融领域的举措,与物资管制关系不大,故排除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寇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技术优势,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 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针 (14分)
【解析】本题概括“抗战方针”时,可结合材料中的“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作答。分析原因时,可结合材料中的“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等组织答案。
答案: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原因: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作战的条件。
【备选习题】
  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画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较准确的是 (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漫画的寓意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无异于切腹自杀,故选①②。③④在漫画中并未反映。
等级性练习
(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
6.(2021·青岛高一检测)下图为丰子恺1936年创作的漫画《愚公》,该作品旨在 (  )
A.激发民众保家卫国的勇气
B.宣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彰显国共合作抗战的精神
D.描绘农村土地改革场景
【解析】选A。从题干“1936年”和“国耻山”等信息,可知当时日本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再结合愚公的形象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可知该作品旨在激发民众保家卫国的勇气,故选A;B、D和材料无关,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是1937年9月,故C错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
《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
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5分)
【解析】结合国共两次合作的斗争目标以及取得的成果回答。
答案: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革命,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