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浙教版 中考复习
专题二十八 地球与宇宙
类型一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七上教材P85)
例1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C
重点题型
变式1 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该“液态区”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
B
变式演练
类型二 地壳运动
例2 (2021·金华)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C
重点题型
变式2-1 2021年当地时间3月19日晚上9点左右,冰岛格尔丁达加尔斯戈斯火山爆发,这是自12世纪以来,雷克雅内斯半岛首次出现火山爆发。下列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爆发难以预测,不要在火山附近居住和旅游
B.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地幔层
D.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覆盖的土地往往很贫瘠,植物难以长 期生长
B
变式演练
变式2-2 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变式演练
类型三 板块运动
例3 如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B
变式3 (2020·杭州)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C
变式演练
类型四 月球的基本概况
例4 (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D
重点题型
变式4 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D
变式演练
类型五 月相变化
例5 2020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四),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3~4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A
重点题型
变式5-1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
A
变式演练
变式5-2 (2021·丽水)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C
变式演练
例6 下列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③当上海的学生早晨去上学时,新疆的学生还没起床
④正午物体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类型六 地球的自转
C
重点题型
变式6 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圈向北,白昼逐渐增长
B.甲地每年都有一次太阳直射
C.因为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所以太阳光来白北方
D.图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条经线
A
变式演练
重点题型
类型七 地球的公转
例7 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运动。
(2)根据模拟实验,判断地球处在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
公转
夏至
变式7 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下图,“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B
变式演练
类型八 太阳活动
例8 (2021·绍兴)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A
重点题型
变式8 如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A.日珥
B.日冕
C.光球
D.太阳黑子
A
变式演练
类型九 太阳系的构成
例9 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
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
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
行星是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颗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其自转轴
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的两倍。由此可知,火星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_______(选填“长”“短”或“相近”)。
水星和金星
长
重点题型
变式9 2020年4月24日(农历四月初二),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担任首次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目标是火星。
(1)当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______。
(2)图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__。(填序号)
A
②
变式演练
类型十 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
例10 宇宙中的天体都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右图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A
重点题型
变式10 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6千米)
水星 4879 58
金星 12104 108
地球 12756 150
火星 6794 228
变式演练
考点十一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七上教材P117)
例11 (2021,温州)《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B
重点题型
变式11 下列地形变化主要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B
变式演练
类型十二 灾害预防与自救
例12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 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 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 气清新的地方
A
重点题型
变式12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 护头部
D
变式演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二十八 地球与宇宙 学案
重点题型·变式演练
类型一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七上教材P85)
例1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
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变式1 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该“液态区”
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
类型二 地壳运动
例2 (2021·金华)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
1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变式2-1 2021年当地时间3月19日晚上9点左右,冰岛格尔丁达加尔斯戈斯火山爆发,
自12世纪以来,雷克雅内斯半岛首次出现火山爆发。下列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爆发难以预测,不要在火山附近居住和旅游
B.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地幔层
D.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覆盖的土地往往很贫瘠,植物难以长期生长
变式2-2 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类型三 板块运动
例3 如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变式3 (2020·杭州)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类型四 月球的基本概况
例4 (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
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变式4 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
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类型五 月相变化
例5 2020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四),月球位置大致
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3~4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变式5-1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
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
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
变式5-2 (2021·丽水)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
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类型六 地球的自转
例6下列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③当上海的学生早晨去上学时,新疆的学生还没
起床④正午物体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变式6 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圈向北,白昼逐渐增长
B.甲地每年都有一次太阳直射
C.因为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所以太阳光来白北方
D.图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条经线
类型七 地球的公转
例7 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运动。
(2)根据模拟实验,判断地球处在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
变式7 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下图,“夏至
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类型八 太阳活动
例8 (2021·绍兴)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
它出现在太阳的(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变式8 如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
活动主要是( )
A.日珥 B.日冕 C.光球 D.太阳黑子
类型九 太阳系的构成
例9 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
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颗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其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
周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的两倍。由此可知,火星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_______(选
填“长”“短”或“相近”)。
变式9 2020年4月24日(农历四月初二),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担
任首次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目标是火星。
(1)当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______。
(2)图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__。(填序号)
类型十 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
例10 宇宙中的天体都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右图是今年人
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
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变式10 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类型十一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七上教材P117)
例11 (2021,温州)《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
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变式11 下列地形变化主要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类型十二 灾害预防与自救
例12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
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 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 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 气清新的地方
变式12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
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
等保护头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二十八 地球与宇宙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2.织金洞中遍布石笋、石柱,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享有“中国溶
洞之王”的美誉。影响织金洞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B )
A. 风力 B. 流水 C. 冰川 D. 生物
3.(2021·江干模拟)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C )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
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B )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5.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
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C )
A.昼夜交替 B.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C.昼夜长短变化 D.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7.2012年5月6日晚11点35分,天空中再次出现“超级月亮”,那是当年月球离地球最近
的时刻。巧合的是,这次“超级月亮”与满月在出现时刻上只差1分钟。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出现“超级月亮”的那天为农历初一
B.“超级月亮”的体积是一年中最大的
C.“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
D.“超级月亮”会影响钱塘江的潮汐水文状况
8.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
上出现的是( D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9.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0.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
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B )
11.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
关( B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1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
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B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13.(2021·嘉兴)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
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D )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14.作为中国航天伟大成就之一的“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10
日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椭圆轨道,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
5月降落火星。下列关于“天问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说明只有火星对“天问一号”有力的作用
B.“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质量发生改变
C.“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的轨道运行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的轨道运行时相当于火星的卫星
15.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
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
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 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16.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四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17.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
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
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18.由于疫情影响,我们于2020年4月13日返回到了学校,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
与杭州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以及对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直射点从②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甲→乙
B.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乙→丙
C.直射点从①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丁→甲
D.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丙→丁
19.如图是在月球上“嫦娥三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则当时月球、地
球、太阳三者间的基本位置应该是下列各图中的( C )
二、填空题
20.“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
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
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1)行星A的名称是_______。
(2)“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
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
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____________。
21.(2021·台州)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
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
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___。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
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_________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
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的速度。图2是地球、火星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图象。由图2可知,探测器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_______。
22.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近海发生9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部分机组相继爆炸。
读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板块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日本处在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内。
(3)板块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
此次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东北—关东大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运动所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BB 6-10CDDAB 11-15 BBDDC 16-19BBCC
二、填空题
20.(1)金星 (2)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合理即可)
21.乙 环形山 小 22.板块与板块的交界 环太平洋 碰撞 张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