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圆柱体模型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操作归纳
教学准备:圆柱体物品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出示复习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特征,谁能来说说圆柱都有哪些特征?指名生答。
1.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2.口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 2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生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拿出圆柱体茶叶罐: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这是求茶叶盒的什么?(表面积)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1、设疑:长方体 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积×2 =表面积)
2、学生用手触摸圆柱的表面积。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出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3、引导学生:底面积怎样求?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底面半径或直径、周长)
(二)、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行形?(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1、 同桌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剪圆柱形纸筒):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引导得出: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要求侧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明确:(1)底面周长、高(2)底面圆的半径、高(3)底面圆的直径、高
3、练习:做一做:一个圆柱形茶叶桶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半径是 5cm,高是 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提示:请你想一想,求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什么?生分析后,独立解答。
(三)、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师: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注意什么?(先分析题意,弄清需要求几个面;单位的书写等)
(四)、教学例 4: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 30cm,帽顶直径 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1)、指名生读题:厨师帽都有那些面?(侧面积+1个底面积)
(2)、生独立完成,订正。
三、巩固练习:智慧闯三关游戏
(一)、填一填: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侧面积=()
3、在生活中制作物品时,实际所需的原料面积要比计算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去近似值。生读题后,回答,集体订正。
(二)、考一考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问题与哪些面积有关?
(1)圆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2)做一节烟囱所需铁皮面积。()
(3)求易拉罐上商标纸的面积。()
(4)做茶叶桶所需铁皮面积。()
(5)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面积。()
(6)往大厅的柱子上涂漆,求涂漆部分面积。()
(7)在水池的内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
(8)做一个油桶所需铁皮面积。()
(9)压路机的滚筒转动一周,求压路面积。()
(10)做一个塑料笔筒所需塑料面积。()
生读题后,抢答,适时鼓励。
(三)、算一算:
1、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是 0.3m,长是 2m。如图所示,将它截成 4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一个圆柱形薯片痛的侧面积是 502.4 c㎡,量的它的高是 20 c㎡。它的底面直径是多少cm?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五、看书质疑:
六、布置作业:完成第 23页练习四的第 4、8、10、12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 4:
① 侧面积:3.14×20×30=18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表面积: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课后反思
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习了圆柱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教师能适时点拨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圆柱的表面积》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筛选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灵活应用为关键要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学生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愉悦地完成本课教学。课下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时又和同年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反思如下:一、激情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复习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测下,我拿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我继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展开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复习引入,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搭建平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和侧面积的计算。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呈现出不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体现多向度、多角度的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明确圆柱侧面沿高打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由此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第二部分开始)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最后一部分是练习阶段,以生活中的圆柱物体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说出要计算哪几个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三、把握重、难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源。“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但在教学中,我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用“进一法”取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呈现梯度形态。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调集多种要素让学生亲身实践了,记忆一定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现有的学具和准备的圆柱体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幻灯片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小部分同学的学具较小,展示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