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5 11: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察上图,从中可以看出与新中国建交国家做多的时期是1972年。那么,问什么1972年这么多的国家外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来学校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知道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知道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70年代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3、了解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共有193个会员国。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为什么是“恢复”,
而不是“加入”?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窃据。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1.时间:1971年10月
2.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内容: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问题思考:我国为什么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三: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③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国际形势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4.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国欢腾向中国祝贺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材料二:
1954年,国际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主动与周恩来握手
1、中美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敌对
正常化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中国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1)原因:从中国来说
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④美国在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中美建交
⑤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中美要求改善关系的根本目的——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重要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1) 契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4月)
(2)试探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目的: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
性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环节。
细节:基辛格装病,秘密飞北京。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
中美敌对状态的时代结束了,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
台湾问题
(4)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冰释雪融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 联合声明 ,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高潮
有人形象地将中国70年代三件外交大事比喻为“梅开三度”,请你说说这三朵梅花的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国力增强
地位提高
三、全方位外交
1、时间:
2、外交政策:
3、外交原则:
4、外交举措:
改革开放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周边国家
睦邻友好关系
发展中国家
政治经济合作
欧盟国家
积极发展关系
中苏关系
逐步实现正常化
中日关系
中美关系
稳定发展
②积极参与全球外交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外交、社会领域的活动
近些年外交成就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来华
习近平会见特朗普
全方位外交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
习近平和普京出席G20杭州峰会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大范围会谈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课堂小结
195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1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后
全方位外交
1972
中日建交
1949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40
晚清
不平等
屈辱
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国家利益
2.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1.弱国无外交
决定性因素—
综合国力
启示——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课后巩固
B
2.报纸是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媒介。1979年1月可能出现在《人民日报》头条
新闻的是(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3.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4.“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