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文剖析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恰好)归故乡,迂道(绕道)往访,则仅晤(见,见到)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清代官制,通过科举或捐纳等途径取得官衔,但还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相当于“之于”。“之”,代指日记二册;“于”,介词,向)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语言的条理次序),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狂人日记》主体部分是用白话文写的,而前面的小序用的却是文言。小序提供了一些信息,如日记的由来、狂人康复后已经做官,以及对日记无关痛痒的评说等等,似乎不只是简单的介绍,它实际上造成了“小序”与“日记”之间的对立。这其实是一种“反讽”的结构,形成了小说叙述的多重角度,让读者有些疑惑,却又在推动读者不断超越出来,对作品的含义作更理性的深度思考。]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开头就用了“月光”这一历来带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全篇气氛的暗示:虽然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但是,此时已经暗藏了危机,“须十分小心”了。]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
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既“怕我”又想“害我”,揭露了这一类人的本质——虽色厉内荏,但深藏害人之心。]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彼此在耳边低声说话)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这是怎样的笑?一想便知。]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思考如此对待自己的原因。]只有廿(niàn,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里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踹了一脚,[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这类人原本是一伙的。]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就因此要救救孩子。]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诧异、惊奇)而且伤心。[深深地不解,深深地痛惜。]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獠,liáo)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一个“硬”字,表明若不心甘情愿地服从,就要强迫执行。]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亲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全”字表明无一例外。]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发现了自己将要被吃的危险境地。]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本不是恶人,因踹了古家的簿子就变成了“恶人”,“恶人”的标准原来是这样定的,只要他们一翻脸。]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原谅坏人竟成了“妙手”,世态可见一斑。]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戕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21世纪教育网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21世纪教育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暗暗”是这类人做事的本性。]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是老头,戴眼镜,走路,做事慢慢的,话很和气,却很有内在的权威,呼唤出人们心中从日常生活得来的对这类人的印象,来补充一切对“何医生”描写中省略的东西。笔墨异常简练,却活灵活现,可谓出神入画。]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祟,suì),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色厉内荏的本性暴露无遗。]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一切是如此地出人意料,一切又是如此地在情理之中。]
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指《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的药物学著作,共五十二卷。该书曾经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这里说李时珍的书“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当是“狂人”的“记中语误”。]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21世纪教育网
至于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将华元对楚将子反叙说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对齐庄公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按:“二子”指齐国的殖绰和郭最,他们曾被州绰俘虏过)。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行动有思想来指导,使他们害起人来毫不手软,吃起人来毫不心软。]
六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这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混淆的世道。]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
七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迷信的人指鬼神带给人的灾祸)。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杀害,残害。戕,qiāng)。[揭露吃人者残忍而又无耻的本性。]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只有人死了,他们才心满意足。]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英语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种食肉兽,常跟在狮虎等猛兽之后,以它们吃剩的兽类的残尸为食〕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亲属。眷,juàn),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吃人者之所以吃人的原因。]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八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吃人者总是回避现实,心虚而狡黠。]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不断地责问,义愤填膺。]
他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义)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揭示出小孩子“恶狠狠的看我”的原因,照应上下文。]
九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qù)。……[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令人惶惶不可终日。]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跨过这一步”其实并不是很难,它“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跨过了,人会“何等舒服”。然而现实是“跨过这一步”竟是如此的艰难。]
十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说明吃人的残忍与丑陋。]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易牙(春秋时齐国人,善于调味)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据《管子·小称》:“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按:指齐桓公),公曰‘惟蒸婴儿之未尝’,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桀、纣各为我国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代君主,易牙和他们不是同时代人。这里说的“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也是“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的表现。]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隐指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一九○七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七月六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日惨遭杀害,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讲述的华、夏两家的故事,华小栓吃的“药”就是用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的馒头。]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作者对大哥的身材、面孔、穿装等等一律省略,但是,我们眼前还是浮现出了一个高大、权威、严厉,偶尔露出一点儿和蔼、假慈祥,一旦被触及痛处又尴尬窘迫、恼羞成怒的传统中国家长的形象。]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陈老五”是个中性人物,虽然屡屡出场,但完全没有性格与面孔,也没有任何戏,功能如同一件道具。]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chuán)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说几句真话,说几句有良心的话,竟然要被治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黑暗、封闭、压抑、遏制。]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指“割股疗亲”,即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愚孝行为。《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默认其合理性,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尽管它实在是那么地不合理。]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这真是奇极的事!21世纪教育网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时时”,突出了吃人的经常性,暴露了吃人的本质。]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个人的经历)的我,[暗示着“我”并非真实的具体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又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意识。]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一九一八年四月
形象概要
“狂人”——一方面,“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患者,他的言行、思维,都具有迫害狂症的特征。另一方面,“狂人”又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中的叛逆者,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21世纪教育网
写作特色
1.借实行虚,以虚证实。
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2.采用了对照的手法。
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写成的,它简洁、明了而又清醒;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话写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内涵。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充分显示了白话文学的表现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衬了狂人日记的思维的混乱和混沌。
3.采用了一些诸如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
第一节:“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第二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读者通过作品中的这些关键性的词句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通过联想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实质内容。作者把狂人写得完全像一个狂人,而作为体现作者意图的艺术手段,他使读者的理解完全超越于这个手段,不仅构思颇见新意,而且结合得又天衣无缝,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主旨探究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2.《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对本文的主旨你是怎样看的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