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一)
(供2021级学生使用)
历 史
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2分*25=50分)
1.中华文明起源呈现的显著格局与特色是
A. 中原核心 B. 多元一体 C. 农牧同源 D. 南重北轻
2.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金榜题名”等语句都反映的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4.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6.明朝时期,正式确立内阁制度的皇帝是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康熙帝 D. 雍正帝
7.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朝野率皆用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银产量高 B. 经济作物的种植
C. 商帮的兴起 D. 商品经济的繁荣
8.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首开赔款、割地恶例的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 义和团运动 B. 护国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10.下列事件发生在民国元年的是
①湖北军政府成立 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清帝退位 ④黄花岗起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1.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 民主 B. 进步 C. 爱国 D. 科学
1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企图的作战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13.1956年,提出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4.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是在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8年 D. 1979年
15.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刘少奇
16.在古希腊,他首创“历史”一词,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他是
A. 苏格拉底 B. 修昔底德 C. 亚里士多德 D. 希罗多德
17.在古代美洲文明中,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的是
A. 印加文明 B. 阿兹特克文明 C. 玛雅文明 D. 大津巴布韦文明
18.成功开辟从欧洲直达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9.以对人的歌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思潮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自由主义
20.巴黎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有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
③实行七小时工作日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19世纪,在拉丁美洲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2.下图所列章节中涉及到的“国际新秩序”是指
第一章 德国对欧洲统治的追求(1914~1918) 第二章 巴黎和平与国际新秩序 第三章 西方世界20年:幻觉时期 第四章 30年代的西方世界:幻想破灭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雅尔塔体系
C.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多极化格局
23.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苏联模式 D. 全盘集体化
24.20世纪60-80年代,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
A. 德国 B. 韩国 C. 墨西哥 D. 柬埔寨
25.下列国际组织中,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的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联合国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5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7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其创建者。(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并说明其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6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它们或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或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或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或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英汽机不仅可以用作提水,还可以带动机床、织布机等,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伦敦、曼彻斯顿等工业城市逐渐形成,英、法、美等国家也逐渐成为工业国家。此外,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运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它不仅可以提供文件传输、聊天等服务,也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提高了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了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但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描绘的“四大发明”。(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7分)
三、探究题(15分)
28.(1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事件?(6分)
(2)请为该组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3分)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6分)
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答案速查
BCDAC BDAAB CACBB DCBAB CAABC
1.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特色,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发现了众多古文明遗址,既有各自特点,又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兼收并蓄,最终融汇为一体,故B项正确;
多元一体的核心在中原,“中原核心”只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
中华文明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故C项错误;
“南重北轻”的说法不科学,故D项错误。
2.C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关键信息是: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选项符合题意;
AB. 孔孟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排除AB;
D. 朱熹与理学有关,不符合题意,D选项排除。
3.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指的是经过科举考试,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反映的是科举及第后考生的意气风发,二者均与科举制有关,故D项正确。
4.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知州;设转运使转运地方大部分赋税到中央,故①②③正确。
5.C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依然是我国的经济重心;隋唐时期,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并逐渐赶上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故选C。
6.B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的,故B正确,其它选项错误。
7.D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正确。
8.A 《南京条约》(1842)要求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9.A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的欺压中国人民。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既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10.B 民国元年是1912年,①是1911年;④是1911年,不是民国时期,排除。
11.C 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五四运动是一场各阶层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此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
1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答案为A项。
13.C 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14.B 本题主要考查新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5.B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提出来的,B正确。
16.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故D项正确
17.C 结合所学知识,在古代美洲,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的是玛雅人。
18.B 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达·伽马率船从里斯本出发,成功开辟从欧洲直达印度的新航线。
19.A 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崇尚人性。
20.B 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综上,①②④正确
21.C 美国为了控制拉美,采取“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22.A 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个格局应该是从一战结束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只可能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3.A 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4.B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5.C 联合国属于世界性的组织
26.(1)三公九卿 郡县制 秦始皇嬴政
(2)维护民主共和,限制袁世凯独裁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1)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2)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使……大工业工厂 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提高传统产业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人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一定改变 给青少年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8.(1)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2)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探索
(3)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的三个阶段,由浅而深,由表及里,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