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5章第3节~第6章+必修2第1章~第2章第1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是否产生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消耗和CO2,NADH的产生
D.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可以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
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耕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
B.低温保存水果的原理是温度降低使微生物死亡
C.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酒精而腐烂
D.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而产生大量乳酸
3.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该过程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光反应产生的NADPH可用于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甘油醛
D.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是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正常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后细胞中染色质会收缩,形成染色体
B.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不变
C.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
D.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5.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甲~丁四个图像并拍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根尖置于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混合液中解离
B.未经碱性染料染色则无法观察到图中的棒状结构
C.甲细胞进行DNA复制,丙细胞的染色体数为乙细胞的一半
D.丁细胞将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壁,把细胞分隔成两个子细胞
6.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材料选取及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繁殖的豌豆都是纯种、两性花
B.杂交时,父本在花成熟后除去全部雄蕊
C.人工传粉的顺序: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D.与山柳菊相比,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7.某自花受粉植物高茎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矮茎=1:1,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列有关该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亲代高茎植株产生的含基因A的雌配子可能全部致死
B.亲代高茎植株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可能全部致死
C.亲代高茎植株产生的含基因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全部致死
D.亲代高茎植株测交的结果可能是高茎:矮茎=1:1或0:1
8.如图是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甲盒子中放置的D、d两种小球的数量需一致
B.从乙盒子摸出球的过程模拟的是基因分离的过程
C.甲抓取的D与乙抓取的d合并为Dd代表受精作用
D.抓取完一次并记录好组合后,可直接继续实验
9.果子狸的长尾与短尾、灰毛与黑毛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纯合长尾灰毛品种与纯合短尾黑毛品种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其中丙的表型为
P 长尾灰毛×短尾黑毛
F1 长尾灰毛
F2表型及其数量比例 甲 乙 丙 丁
A.长尾灰毛或短尾灰毛 B.短尾黑毛和长尾灰毛
C.短尾灰毛或长尾黑毛 D.长尾黑毛或短尾黑毛
10.虹豆是我国夏秋两季主要的豆类蔬菜之一,各地广泛栽培。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其花色遗传机制,用纯种的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为紫花,自交后代F2中花色统计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F2表型 紫花 白花 浅紫花
植株数目 540 136 46
A.虹豆的紫花为显性性状
B.虹豆花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F2中紫花植株有4种基因型,白花植株有2种基因型
D.F2中白花与浅紫花植株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1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复制得到的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作用发生时,先发生核的融合,后整个细胞融合
D.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12.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 B.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是4
C.乙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比为1:1 D.甲、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
13.图示为科研人员探究施肥及CO2浓度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其中NPK指施加氮肥、磷肥和钾肥;NP指施加氮肥和磷肥。据图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果显示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只有CO2浓度
B.a点代表了施加氮肥和磷肥时(NP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CO2浓度
C.图中显示CO2浓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增大
D.单独施用钾肥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体内的酶、ATP,叶绿素等有限有关
14.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卵泡在发育的每个阶段都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只有1个或几个卵泡成熟排卵,卵泡的生存与否受到存活因子的决定。存活因子可以通过其受体途径产生或强或弱的正信号,阻止细胞做出“死亡决定”,抑制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从而维持整个卵泡的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卵泡颗粒细胞基因的执行情况与神经元细胞不同
B.存活因子受体可能分布在细胞膜上,与存活因子特异性结合
C.多数卵泡的发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凋亡,其由基因决定,与酶的组成无关
D.雌性动物体内的存活因子分泌量低将导致其生殖机能下降
15.小麦(两性花)的高秆和矮秆由等位基因A,a控制,抗锈病和感锈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将纯种矮秆感锈病植株与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F1均为矮秆抗锈病植株。再用F1与小麦植株甲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量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中矮秆和抗锈病为显性性状
B.若F1植株自交,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C.由图示结果可确定小麦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
D.若将F2中矮秆感锈病植株自交,则后代中纯合子占1/2
16.图1表示果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DE段变化的原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图1中HI段之后将进行有丝分裂
C.图2中b→c变化在图1的AG段中出现两次
D.图2中e→a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CD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它由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环绕而成。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吸水会导致气孔开启。图1是植物气孔开闭和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图2是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该植物光合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主要与其细胞内的____________(结构)渗透压有关。“淀粉―糖转化学说”认为,当植物处于黑暗或光照弱时,保卫细胞光合作用停止或减弱,可溶性糖转化成____________,导致保卫细胞的溶液浓度减小,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2)黑暗条件下,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在①~④中选择填空)。若叶片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只有过程③和④,则此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保卫细胞叶绿体中C3含量的瞬时变化是____________。
(3)大棚种植经常要揭开薄膜,进行合理通气,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合理施用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
(4)从图2曲线可以看出:15~1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段是____________。
(5)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____________。
18.(10分)研究人员研究某动物(2N)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图1为该动物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2为细胞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
(2)图1细胞分裂时期的下个时期为____________。图2中DE段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图2中的BC段完成____________。CD段包括细胞周期中的____________。
19.(10分)已知豌豆的红花与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杂交组合 F1的数量及性状
实验1:红花×白花 860红花、830白花
实验2:红花×红花 960红花、330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Y、y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定律。
(2)由实验____________可判断____________(填“红花”或“白花”)为显性性状。
(3)属于测交实验的是实验____________,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4)实验2中红花×红花→红花、白花,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F1红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5)实验2中,F1出现红花与白花的比例约为3:1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4分)牵牛花是重要的园艺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中BB、Bb和bb使液泡中的pH分别呈低、中和高三种状态。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且无A基因均为白色,该色素分布在液泡中,在低pH下显白色,在中pH下显红色,在高pH下显紫色。回答下列问题:
(1)红色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则F1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F1中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其后代开紫色花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2)植株开白色花的原因有色素无法合成和色素在低pH下显白色两种情况。为确定某植株开白花的原因,应让其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一次杂交即可确定。
(3)现有一株紫花植株,欲验证其是否为纯合子,请设计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
和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过程中有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a、b、c的数量分别是n,2n和2n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
(2)减数分裂Ⅰ中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
(3)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前后的染色体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4)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和卵细胞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深圳市光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2.B3.B4.D5.B6.B7.C8.D9.C10.C11.A12.C13.D14.C15.C16.B
1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l)液泡 淀粉
(2)①②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增加
(3)补充CO2,提高光合速率农家肥分解后可提供矿质元素和CO2(2分)
(4)光照强度 8~12时
(5)人工施加CO2后有机物的增加量(合理即可,2分)
1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2N
(2)后期(1分) 着丝粒分裂(1分)
(3)DNA分子的复制 (间期、)前期和中期
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分离
(2)2 红花
(3)1 Yy、yy(2分)
(4)性状分离 1/3
(5)亲本红花的等位基因Y与y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结果(2分)
20.(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AABb和AaBb 紫:红:白=3:6:7 5/24
(2)aabb
(3)让该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其子代开花的情况(3分) 若后代均开紫花,则说明该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白花(紫花:白花=3:1),则说明该植株为杂合子(3分)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
(1)染色体 染色单体 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前、中期
(2)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分)
(3)n→2n(2分)
(4)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的变化相同(合理即可,2分)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细胞质均等分裂,一个精原细胞最终产生4个精细胞,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有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最终产生1个卵细胞(合理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