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1.什么叫比例
2.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泰乐斯是一位数学家,有一次他到埃及旅行,忽然想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尝试了不同
的方法后,仍没有结果。有一天他从
广场上的人影中受到了启发,于是他
利用一根木棍,等到影子与木棍一样长时,立即测量金字塔的影长,从而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情境导入
1.什么叫作比例?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预习反馈
根据 5×6=3×10你能写出几个比例。
5:3=10:6 3:5=10:6
5:10=3:6 10:5=6:3
1.分析已知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6 ∶3 = 4 ∶2
4 ∶2 = 6∶3
6 ∶4 = 3∶ 2
4 ∶6 =2 ∶3
观察下面的四个比例, 你有什么发现?再写出一些比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
观察写出的比例,可以发现6和2、3和4这两组数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外项,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内项。
2.发现规律。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6和2、3和4的乘积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写出的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猜想: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
4 : 2 = 6 : 3
外项
内项
6 : 4 = 3 : 2
外项
内项
4 : 6 = 2 : 3
外项
内项
讲授新课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例如:
6 : 3 = 4 : 2
外项
内项
如果把6∶3=4∶2这个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那么该怎么写 你知道现在哪两个数是外项 哪两个数是内项吗 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随堂检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6:1.8和0.5:0.25
( )×( )=( ) ( )×( )=( )
( )×( )=( ) ( )×( )=( )
3.6 0.25 0.9
1.8 0.5 0.9
3.6:1.8=0.5:0.25
24 8
18 4.5
不能组成比例
根据乘法等式写比例
【例题】根据2×7=1.4×10这个等式写出四个比例。
思路导引: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2和7、1.4和10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外项,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内项。
完全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 1.4:2=7:10
10:2=7:1.4
1.4:7=2:10
10:7=2:1.4
点评苑
像这样的比例一共可以写8个,不变是2和7这组数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内项,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外项,1.4和10这组数也是一样的。写比例时可以一组一组地写。
6×2=3×4
4×3=2×6
6×2=4×3
4×3=6×2
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积相等。
当堂练习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2=6:( ) 5:( )=( ):9
4
3
15
3
先分清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
随堂检测
把图A按比例缩小得到图B,按比例放大得到图C。从图中选择两组数据组成比例,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检验。
10:5=8:4
10×4=5×8 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6=4:( )
5:( )=( ):8
答案不唯一。
3
8
4
10
当堂小结
1.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
2.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 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2)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 :b=c :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a×d=b×c。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