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圆柱和圆锥
知识讲解
本章节学习目标
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境导入
这些是平面图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柱物体,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自学课本,画一画你觉得重要的知识点,组内交流。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
基本公式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圆 锥 体积=底面积 高÷3
圆 柱 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围成圆柱的面还有一个是曲面,叫作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
知识点讲解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一、圆柱的认识
1.圆柱的特征。
(1)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
(2)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3)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
(2)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侧面。
(3)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有无数条高,且每条高都相等。
3.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二、圆锥的认识
1.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讲授新课
侧面
圆柱周围的面
(上、下底面除外)
叫做侧面。
选用答案:
①高
②底面
③圆心
④半径
底面
圆心
高
半径
28πcm2
20πcm3
130πcm2
200πcm3
2.5πcm3
5m
2.5cm
4cm
1.2m
0.216πcm3
旋转形成圆柱和圆锥
【例题】将下面各图按图示方式旋转一周后得到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写在括号内,并注明高和底面半径。
( ) ( ) ( )
底面半径
底面半径
底面半径
高
高
高
思路导引:
三幅图都是以标有旋转标记的那条直线为轴旋转,也就是那条直线固定不动。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旋转前的图形都是长方形,旋转一周后,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成的是圆柱;第二幅图旋转前的图形是三角形,旋转一周后,底面是一个圆,而三角形的顶点旋转后仍是一个点,形成的是圆锥。根据轴的位置可以分别找出旋转后的图形的高和底面半径。
圆柱
圆柱
圆锥
知识讲解
圆锥的体积
1.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
如果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表示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Sh。
3.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倍,也可以说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
(2)等体积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的比是1∶3。
(3)等体积等底面积的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比是1∶3。
掌握好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关系,能够相互运用求其中一个。
讲授新课
1.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是( ),得出圆锥体的是( )。
②
④
课堂检测
一块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1)把它捏成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高是多少厘米?
6×3=18(厘米)
答:高是18厘米。
(2)把它捏成高是6厘米的圆锥形,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5×3=45(平方厘米)
答: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
剪下第113、115页的图形,分别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并算出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讲授新课
形状 相同点 不同点 底面形状 侧面 底面个数 高
圆柱
圆锥
圆形
圆形
曲面
曲面
2
1
无数条
1条
比一比
当堂小结
底面
底面
侧面
O
O
高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圆柱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