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下第四单元知识点填空练习(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下第四单元知识点填空练习(PDF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5 22:3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填空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质通常以
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等。
2.
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①戴

②正确使用
等仪器,防止。
(1)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会
水的温度会。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会
水的温度
(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称为
4.水沸腾的条件:

5.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
,称为。
第2课水的蒸发和凝结
1.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
2.水的蒸发过程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热量。
3.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
4.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用干布将玻璃杯外壁擦拭干净,静置一会儿,观察玻璃杯外壁
,发现出现了
。这是因为玻璃杯内
水蒸气凝结成水。
(2)若再加入食盐,玻璃杯内温度
外壁上出现的小水珠
7.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等,他们的
形成都与水蒸气的凝结有关。
第3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牛奶,要使它变成热的,我们会把它浸在热水中。
热会从转移到
2.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温度
(1)实验现象: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最终凉水和热水的
。凉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上升,热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下降。
(2)实验结论:热通常从的物体传向的物体。
(3)实验中用试管控制凉水的水量,使用大烧杯让热水尽量多一些的目的是让凉水的温度
尽快上升,使实验现象
3.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
,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感知温度的方法,
比如使用
4.在实验中,我们不能用手指来感知物体的温度,因为手指容易被,而且手指的感觉
,误差。
第4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1.喝汤时,将金属勺浸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勺柄也
了。热从传到了,然后
又传到了
2.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然后将金属条固定在支架上。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金
属条上的蜡从
受热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向依次熔化。
3.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从
(热源中心)向四周
逐渐传递。
4.热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热总是从温度的一端传向温度
的一端,或从一个物
体传递给一个
物体。热传递的方向与物体的

等无关。
5.热传递有
三种传递方式。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
第5课热在水中的传递
1.加热试管中的水
(1)水不能太多,控制在试管容量的
左右。
(2)加热时,试管口朝着人。
(3)在清水中加入一些
搅拌均匀,有利于观察水的流动及水温的变化。
(4)加热时,水变热后体积,
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所以热水运动。这与我
们曾经学过的“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相似。
2.从一侧加热烧杯中的水
(1)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到水下的地方,挤出2滴红墨水。滴加红墨水的目的是方
便观察
(2)加热后的热水向上流动,冷水向下流动,形成。使整杯水的温度趋于相同。
(3)
是热由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的现象。
3.热在
和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4.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
都能传递热。
第6课哪个传热快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
的。
热的良导体有
等金属材料。
热的不良导体有

等材料。
2.冬天时,我们触摸金属感觉很凉,而触摸木板感觉不是很凉,这是因为,木板是
,它不会很快把你手上的热量带走。
3.比较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哪个传热快
(1)在
的木勺、塑料勺和金属勺的勺柄中段涂上蜡,然后将它们的勺部浸入
热水中。
(2)
上的蜡最先熔化,然后是
上的蜡熔化,
上的蜡最后熔化。
(3)三种勺子中,
传热最快,
传热慢一些,
传热最慢。
4.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时,三种材料的
要相同。
5.铜、铝、铁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排序:
>
>
第7课做个保温杯
1.比较哪杯水凉得慢
(1)在容量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分别倒入
的热
水。
(2)过几分钟后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发现
保温效果最差,
的保温效果不佳
的保温效果最好。
(3)热的良导体散热
,热的不良导体散热。
制作保温杯时,应选择
2.使杯中热水凉得更慢的方法
(1)给杯子加一个
(2)用
将杯子包起来。
3.保温瓶内胆原理
木塞是
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
内胆中间为真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