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6 09: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 学 七 年 级 语文 学 科 导 学 案
教 学
学习随笔
课 题
三 峡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注意听准字音、停顿,语气,语调等: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合作探究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 通
2、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 。
回清倒影。清:
每至晴初霜旦。霜:
3、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不以疾也。( )
绝:哀转久绝。( )
绝巘多生怪柏( )
4、本课应强调的其它重点解释。
略无阙处。略无:( )
四、检测延伸
1、为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或王命急宣(  ) 
A.或许  B.有时  C.有人  D.或者
(2)自:A.如果  B.从  C.由  D.在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3)绝:A.断绝  B.极  C.阻绝  D.消失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主 备
教 师
验收组长
时 间
11.6
学习
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 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自己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学习
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
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 学
学习随笔
一、自学导学
1.课文导入:
背诵《早发白帝城》
三峡包含 、 、 。
2.作者介绍:《三峡》选自《?______》,作者_____ , _____(时期)人,我国著名的______?家,______家。 ??《水经注》是记述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它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3.生字,词:
阙( ) 嶂( ) 曦( ) 襄( )

溯( ) 巘( ) 属引( ) 漱(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 ) 自非:( ) 曦(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襄( ) 沿( ) 溯(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 疾( )
则素湍绿潭。 素:( ) 素湍:( )
绝巘多生怪柏 巘( )
良多趣味 良( )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肃( ) 属引 ( ) 响 ( )
故渔者歌曰 故:( )
5、口译课文
6、重点句子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译: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