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游山西村》课件(2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游山西村》课件(2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6 14:34: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游山西村》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特点,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意境;体悟诗人情怀。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精彩语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去游览一个美妙的小山村,看陆游如何用寥寥五十六个字有料有趣地记载自己这次独特的游历。
1
考一考:你知道这些诗句是谁写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背一背:你还会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
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说一说:你印象中的陆游是怎样的人?
作者简介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著作《剑南诗稿》《沈园》。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飞来峰面朝是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江南靖士有一颇含哲理的《飞来峰》诗:"游客到山停步睎,长当一石味玄机。须知物事随因变,莫谓飞来便不飞。"(《载敬堂集》【自注】当:面对,对望)石刻有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尤其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飞来峰的东麓,有隋朝古刹下天竺寺(法镜寺),由此沿溪往西南行,又有晚于下天竺两年始建的中天竺寺(法净寺)和五代吴越始建的上天竺寺(法喜寺),合称"三天竺"。
北伐献策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 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 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张焘入宫质问,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 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符离之战),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
隆兴二年(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 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 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莫:不要。浑:浊而浑。足:足够,丰盛。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重重叠叠,一道道水迂回曲折。
柳暗花明:柳绿花艳。又:再一次。
古风存:淳朴的古风犹存。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字词
朗读
注意音准,
并在文中划分节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陆游
整体感知
学生说诗意
分析诗意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冬天酿的酒
小猪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足够,丰盛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hún
tún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zhǔ
xiāo
全班自由朗读全诗,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明确:“足”是什么意思?足量的饭菜,还有山民的淳朴、好客不折不扣、足足地表达出来。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当然还有诗人的满足和感激,“莫笑”: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
1.从哪几个字能够看出山民的热情的当时作者的心情?(紧扣“莫笑”“足”)
整体感知
  明确:看到的是山峦重重,水道弯弯,山一程,水一程。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可能等待他的又有一群好客的山民。
2.诵读颔联(三、四句诗)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整体感知
  明确:“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让人以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似乎没有了前进的道路。
“又”字:正在迷惘之际,诗人突然眼前一亮,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3.在颔联两句里面,你认为哪几个字使用的比较传神,有什么效果,试着说一说。(紧扣“莫笑”“足”)
整体感知
  明确:同样是写山,并极言山高,青年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少气盛,抱负不凡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都表现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
4.同样是写山,并极言山高,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
整体感知
  明确:
①村民的热情好客;
②优美的景色;
⑶淳朴的风土人情。
4.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
整体感知
明确: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字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的风尚。
6.首联中的“莫笑”“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整体感知
明确:
示例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示例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整体感知
概括主题
游山西村主题思想通过描写山村的自然风光和村民的淳朴风土人情,表达了自己虽然被免予弹劾,但并没有丧失信心,他深信,总有一天他会不高兴的,他会对农村生活的感觉又爱又恨。
课堂小结
课虽止,境无止,我相信:博览群书的爱国诗人陆游,他那永不放弃的精神永留我们心中;他写下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远激励我们永不放弃;我们还会铭记他要求孩子们多读课外书的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具有理趣的诗句总是耐人寻味,本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与七上我们学过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皆寓理于景,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转机的乐观进取精神。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未消尽,红日已出;旧年未过,新春已到。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