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B.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
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丝球擦洗铝锅内附着的锅巴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蚕丝线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甲醛水溶液泡发晒干的海参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羊毛纤维,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味的气体
C.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的大
4、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5、在抗击“新冠”病毒中,常用二氧化氯、酒精、臭氧、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下列有关消毒剂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2个臭氧分子:2O
C.酒精的化学式 D.NaClO中钠离子的符号为
6、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黄金和黄铜——灼烧
B.熟石灰和生石灰——和水混合
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消石灰研磨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直接闻气味
7、剧烈运动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体内产生大量乳酸(化学式为C3H6O3)的缘故。下列关于C3H6O3的叙述错误的是
A.C3H6O3是一种有机物
B.C3H6O3由三种元素组成
C.C3H6O3中共有12个原子
D.C3H6O3中C、H、O的质量比为1∶2∶1
8、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发酵粉蒸馒头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剂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9、正确的实验步骤对实验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下列对“先”与“后”的叙述不正确的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B.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时,先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后通过澄清石灰水
C.研究淀粉在人体内消化途径的过程中,淀粉先在口腔和舌的咀嚼搅拌作用后被小肠消化
D.检验pH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时,在含有淀粉糊的试管中,先加入唾液,后加入稀盐酸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 B.脂肪摄入人体后的变化
C.氢氧燃料电池D.中和反应微观实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食醋”、“食盐水”)。
(5)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2、小明利用周未去郊外的外婆家做客。
(1)中午,外婆做了一顿别致的午餐,有:①红米煮的饭,②水煮稻花鱼,③竹笋炒腊肉,④凉拌醋黄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做饭菜用的水就是从水井中打的井水。你认为小明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来判断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做菜的炊具是铁锅,铁锅能用于做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3、当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布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疾控专家强调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定期消毒等,人们在出门前、回家后可使用75%的乙醇溶液等消毒液对手部、衣物进行消毒。在使用75%乙醇进行消毒过程中,室内禁止大面积喷洒式消毒方式,要防止空气中浓度超过3%而发生火灾,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静电就可能引起燃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俗称酒精,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除了适当的节省石油资源,还有一个优点:___________。
(3)乙醇可以通过高梁、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可再生资源。我们现在更多的在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如: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4、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防治骨质疏松症需适量补充______(填名称)元素。
(2)测量体温时,体温计汞柱会上升,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个现象:______。
(3)用洗衣液除去油渍,是利用洗衣液的______功能。
(4)防疫物资之一的口罩,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5)新装修的房子,经常放置活性炭来除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6)小华生日许愿后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的原理是______。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方便。
(1)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塑代钢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真皮座椅 e.锰钢底座
(2)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
(3)目前太阳能汽车已经上市。与传统汽车相比,太阳能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制造太阳能汽车所用的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制得单质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请回答:
(1)芒果苷属于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芒果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芒果苷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21.1g芒果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2、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
(1)单宁酸属于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单宁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3、屠呦呦教授因发现了“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x,请回答:
(1)青蒿素属于__________物(填“有机或无机”);
(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3)青蒿素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苹果酸(化学式为C4H6O5)是苹果醋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请问:
(1)苹果酸由_____种元素组成,苹果酸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苹果酸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目前,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某冶铁厂欲炼出含铁 96%的生铁 700t,现提供两种矿石:
a.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b.含四氧化三铁 58%的磁铁矿石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4~18 岁人群每天的适宜摄入量为 20~25mg,若缺铁会引起______
(2)请你任选一种矿石,计算采购科需采购这种矿石的质量是多少?(杂质不含铁,不考虑损耗等其他因素)我选择的是______(填“A”或“B”)。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某班一学习小组以“关于市场上几种补钙保健产品的调查研究”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活动,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活动目的]
了解钙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了解钙产品的含钙量、价格、并检验是否合格.
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能力.
[调查收集资料]
通过市场调查,常见的四种钙产品的有关信息如下:
品名 钙尔奇 凯思立 乐力钙 柠檬酸钙
主要含钙物质 碳酸钙 碳酸钙 氨基酸螯合钙 枸橼酸钙
该元素含量(片)
数量(片)/瓶(盒)
价格(元)/瓶(盒)
通过查阅三九健康网、《现代医学周刊》、《市场报》等收集到如下信息:
生长期青少年每天钙摄入量应为,而实际上目前我国中学生每日钙摄入量的均值为,营养学会公布的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为 .
[研究结论]
钙保健产品中的钙元素以 ________ 形式存在. .单质.化合物
人体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 中.
根据上述调查信息分析,青少年每日钙需要量大,而实际摄入量不足,应注意 ________ .
[交流与讨论]
由上表分析比较,四种钙产品中,当含有相同质量的钙元素时价格相对最便宜 ________ .
.钙尔奇.凯思立.乐力钙.柠檬酸钙
在交流过程中,小芳同学提出一个观点,补钙还可以食补,即能省钱又能补钙.下列做法可以补钙的是 ________ .
.在食物中添加生石灰.食用一些虾皮.喝排骨汤.做馒头时放纯碱
小明认为食用凯思立的碳酸钙进入胃内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质疑与再探究]
由钙尔奇说明书知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已知:钙尔奇 不含有其他碳酸盐,其研细后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在讨论中,小强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现在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会以假乱真,购买的钙尔奇不知是否合格,想通过实际定量分析.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取片钙尔奇研细,放入锥形瓶(见下图),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气体最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假设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忽略系统内空气中 的影响),两次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可计算出样品是否合格.试回答下列问题:
小强用中饱和溶液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气体,中的溶液能否换成石灰水?(填“能”或“否”),其理由是 ________ .
小明认为:小强的设计不能达到检验样品是否合格的目的,应该加以改进,并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赞同.你认为小明发现的问题是 ________ ,改进的方法是 ________ .
用改进后的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加了,试通过计算说明小强选用的钙尔奇是否为合格产品 ________ .
2、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为了得到维生素C含量高的柠檬水,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
①维生素C易溶于水,具有酸性,能与碘水反应。
②柠檬酸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酸,不能与碘水反应。
③柠檬中其他物质不与碘水反应。
④淀粉溶液遇碘水变为蓝色。
Ⅰ.选择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试剂
实验1:
序号 1-1 1-2
实验
现象 ___________ 溶液蓝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1)柠檬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答1种即可)。
(2)实验1中均观察到明显现象。实验1-1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同学甲认为不能用实验1-1测定柠檬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Ⅱ.探究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因素
柠檬水的泡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2:用实验1-2的方法,探究泡制温度对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泡制温度/℃ 70 70 70 24 24 24
泡制时间/min 15 15 15 15 15 15
柠檬水滴数 50 51 48 96 98 94
实验3:用实验1-2的方法,探究泡制时间对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序号 3-1 3-2 3-3
泡制温度/℃ 70 70 70
泡制时间/min 10 20 30
柠檬水滴数 59 43 34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记录柠檬水滴数。
(5)实验3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_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
(反思与评价)
(6)实验3中,泡制柠檬水时,除要从同一柠檬中取形状和质量相近的柠檬片外,还应控制泡制温度和___________相同。
(7)结合上述实验,要提高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甲烷燃烧后生成CO2、H2O;
乙同学:甲烷燃烧后生成CO、H2O;
丙同学:甲烷燃烧后生成NH3、CO、H2O;
丁同学:甲烷燃烧后生成CO2、CO、H2O。
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
(2)试验中能否将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请指出本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请同学们帮小丽同学从下面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进行鉴别_____(填序号)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硝酸钾 D酚酞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猜想三:部分变质,含有________
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了少量固体酒精溶于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取少量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甲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于是小丽同学和同学们经过讨论并请教老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帮她完成下面实验报告(写出详细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再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 反应后,再加入_____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_____ 则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某种食品包装塑料袋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做出猜想)猜想甲: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猜想乙:该塑料袋是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文献)①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该小组设计上述组合装置图,进行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成蓝色,由此可判断塑料袋制作材料中含有____元素。
(2)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
(3)D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⑷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猜想______(选“甲”或“乙”)是正确的。
(应用拓展)⑸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6)塑料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塑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所有的塑料制品都可用来盛装食品 B 用就地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塑料
C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D 热固性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A错。
B: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应该合理地开发利用。C错。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但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D错。
综上所述:选择B。
2、C
【详解】
A、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用钢丝球擦洗铝锅内附着的锅巴时,也会刷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容易腐蚀内部的铝,故A错误;
B、羊毛线和蚕丝线都含有天然的动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不能区别,故B错误;
C、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C正确;
D、甲醛有毒,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3、A
【详解】
A、羊毛含有蛋白质,点燃羊毛纤维,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C、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错误;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正一负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的小,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故A选项错误;
B、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所以臭氧的化学式为:O3,表示几个分子即在该物质的化学式前放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臭氧分子表示为:2O3,故B选项错误;
C、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C选项正确;
D、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值在后,正负号在前,当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所以钠离子符号正确的写法为:Na+,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黄金和黄铜——灼烧以后黄金无变化,黄铜会因为生成氧化铜变黑,选项说法正确。
B.熟石灰和生石灰——和水混合,熟石灰溶解,温度未变,但生石灰发生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消石灰研磨,氯化钾无明显现象,氯化铵会闻到刺鼻的氨味,选项说法正确。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然后闻气味,羊毛纤维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直接闻气味没有任何区别,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D
【详解】
A. 有机物含有碳元素,C3H6O3是一种有机物,此选项正确;
B. C3H6O3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C. 一个C3H6O3分子中共有3+6+3=12个原子,此选项正确;
D. C3H6O3中C、H、O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此选项错误。
故选D。
8、B
【详解】
A、用发酵粉蒸馒头,能够使馒头蓬松多孔,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微毒,有致癌作用,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剂不利于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C、用干冰冷藏食物,能够防止食物腐败变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9、C
【详解】
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吸进入试管,使炸裂试管,故正确;
B、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时,先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证明是否有水生成,后通过澄清石灰水,证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确;
C、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最终要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故错误;
D、检验pH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时,在含有淀粉糊的试管中,先加入唾液,后加入稀盐酸,故正确。
故选C。
10、A
【详解】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符合题意;
B、脂肪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不符合题意;
C、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是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
(1)A
(2) 元素 骨质疏松
(3)肥皂水
(4)食醋
(5)吸附作用
【分析】
(1)
A、蔬菜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B、牛奶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大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加钙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故填:元素;骨质疏松;
(3)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填:肥皂水;
(4)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填:食醋;
(5)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害物质,故填:吸附作用。
2、
(1)①
(2)肥皂水
(3)导热
【分析】
(1)
①红米煮的饭富含糖类;
②水煮稻花鱼富含蛋白质;
③竹笋炒腊肉富含油脂和维生素;
④凉拌醋黄瓜富含维生素。
故其中富含糖类的是①。
(2)
肥皂水遇到硬水出现较多浮渣,遇到软水出现较多泡沫,所以肥皂水可以判断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
做菜的炊具是铁锅,铁锅能用于做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3、
(1)
(2)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煤(或石油、或天然气)
【分析】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燃烧主要造成空气污染等。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
乙醇(C2H5OH)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
乙醇比汽油更容易完全燃烧,且不会生成氮的氧化物等,故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
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点睛】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以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和炭粒、尘粒等。
4、
(1)钙
(2)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3)乳化
(4)过滤
(5)吸附
(6)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分析】
(1)
防治骨质疏松症需适量补充钙元素,故填:钙;
(2)
水银是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间隔受热变大,故填: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3)
洗衣液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衣液除去油渍,是利用洗衣液的乳化功能,故填:乳化;
(4)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口罩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故填:过滤;
(5)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放置活性炭来除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
(6)
将蜡烛吹灭,是由于吹出的风将热量带走,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而灭火,这种熄灭蜡烛的原理是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填: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5、
(1)e
(2)隔绝氧气和水
(3)
【分析】
(1)
a、塑代钢不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橡胶轮胎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真皮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e、锰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e;
(2)
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Si、O,生成物中含Si,故生成物中还应含C、O,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计算题
1、(1)有机化合物(2)422(3)9:88(4)11.4
【详解】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芒果苷属于有机化合物。
(2)芒果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18+16×11=422。
(3)芒果苷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8):(16×11)=9:88。
(4)21.1g芒果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1.1g×=11.4g。
2、(1)有机
(2)13:184
【详解】
(1)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之外);单宁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16×46)=13:184。
3、(1)有机;(2)42;(3)氢
【详解】
(1)青蒿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
(2)由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可知,12×15+1×22+16x=282,则x=5,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22+5=42,故填:42;
(3)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填:氢。
4、3;氧(或O);有机物;134
【详解】
(1)由化学式可知,苹果酸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苹果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4):(1×6):(16×5)=24:3:40,所以苹果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填氧(或O)。
(2)由化学式可知,苹果酸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符合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3)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4+1×6+16×5=134,故填134。
5、(1)缺铁性贫血(2)缺铁性贫血
【分析】
(1)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据此解题。
(2)由铁矿石的质量、质量分数、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式计算出炼出生铁的质量。
【详解】
(1)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故填:缺铁性贫血;
(2)选择A
设需要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x=1200t
答:需要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1200t。
(或选择B需要含四氧化三铁 58%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1600t。)
【点睛】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
1、 骨骼和牙齿 补钙等 否,因为石灰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 饱和溶液吸收时,要反应产生,导致盛溶液的洗气瓶增重大于样品产生的质量,无法计算样品是否合格; 将盐酸换成稀硫酸,将饱和溶液的洗气瓶去掉. 为合格产品.
【详解】
(1)钙保健产品中的钙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B;(2)在人体内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3)如果人体缺钙,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所以要注意补钙;
[交流与讨论]人体中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Ca10(PO4)6(OH)2属于化合物。当所购补钙产品分别含100 mg钙元素时,四种钙产品的价格分别为:钙尔奇-D:27.00÷30÷600×100=0.15(元);凯思立-D:23.10÷20÷500×100=0.231(元);乐力钙:30.00÷30÷250×100=0.4(元);柠檬酸钙:25.20÷30÷168×100=0.5(元);比较可知,钙尔奇-D相对便宜;⑵A.在食物中添加生石灰,生石灰会腐蚀人的消化道;B.食用一些虾皮可以,虾皮中富含钙;C.喝排骨汤可以,骨头汤中含钙元素多;D.做馒头时放纯碱不可以,纯碱是碳酸钠,不含钙元素;故选BC;碳酸钙进入胃内,与胃酸(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质疑与再探究](1)B中的NaHCO3溶液不能换成石灰水,因为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也发生反应;(2)NaHCO3饱和溶液吸收HCl时,要反应产生CO2,导致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增重大于样品产生CO2的质量,无法计算样品是否合格。将盐酸换成稀硫酸,就不会有氯化氢气体挥发出来,再将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去掉就可以了;(3)设钙尔奇-D是碳酸钙的质量为X,由于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加了33 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33 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100÷44=X÷33g x=75g
75g÷50片=1.5g/片 与说明书一致,为合格产品。
【点睛】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每片钙尔奇中碳酸钙的质量,与说明书中碳酸钙的含量比较,大于或等于标量即为合格产品。
2、维生素 溶液红色褪去 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也可以与NaOH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蓝色褪去 增大 水的用量 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多泡制一段时间
【详解】
(1)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2)维生素C易溶于水后,水溶液呈酸性,会中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且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实验1-1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
(3)柠檬汁中除维生素C外,含有的柠檬酸也呈酸性,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填: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也可以与NaOH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4)记录柠檬水数据时应该是恰好完全反应时,淀粉溶液遇碘水变为蓝色,维生素C溶于水后能与碘水反应,柠檬酸及柠檬中其它物质均不能与碘水反应,故待碘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蓝色退去,故填:溶液蓝色褪去。
(5)分析实验3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柠檬水的滴数越来越少,说明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越来越大,故填:增大。
(6)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除受泡制温度有关外,还跟加入的水的量有关,水量越大,浓度越小,故还应控制水的用量。
(7)通过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泡制温度越高,维生素C含量越高,实验3得到的结论是泡制的时间越长,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故要提高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多泡制一段时间。
3、丙 反应前不含氮元素 否 不能,空气中含有CO2和H2O会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丁 未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
【猜想与假设】反应前不含有氮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氨气,故填:丙,反应前不含氮元素;
(1)AB装置不能颠倒,否则无法确定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故填:否
(2)不能,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会干扰对反应产物的鉴别,故填:空气中含有CO2和H2O会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丁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故填:丁;
(4)该实验未进行尾气处理是实验的不足之处。
4、AD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CO2+2NaOH=Na2CO3+H2O 碳酸钠也是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几滴酚酞溶液 变红色(或不变红色) 三 (或二) ,
【分析】
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水。
【详解】
(1)A、硫酸铜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不显碱性,故A正确;
B、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检验碱性溶液,故B不正确;
C、硝酸钾溶液呈中性,不能检验碱性溶液,故C不正确;
D、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检验碱性物质,故D正确。故选AD。
[猜想]由于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猜想三:部分变质,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探究]取了少量固体酒精溶于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取少量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甲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碳酸钠也是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只能写足量或过量),有气泡产生,猜想一不成立;再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色(或不变红色),则猜想 三 (或二) 成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只能写足量或过量)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再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几滴酚酞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色(或不变红色) 则猜想 三 (或二) 成立
[拓展应用]如果氢氧化钠变质了,那么溶液中存在着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把碳酸钠除去,并且不带入新杂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
。
5、氢(H) HCl Ca(OH)2+CO2=CaCO3↓+H2O 甲 将尾气回收处理,或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等 C
【详解】
(1)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成蓝色,说明该反应中产生了水,因为通入了氧气,无法判断塑料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但一定可以判断塑料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答案为:氢(H)。
(2)HCl 和硝酸银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HCl 气体生成,故答案为:HCl。
(3)D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
(4)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因为实验过程中没有HCl 生成,所以猜想甲正确,故答案为:甲。
(5)尾气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利用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将尾气回收处理,或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等。
(6)A、中聚乙烯塑料有毒,不能装食品;B、燃烧处理废弃塑料可能会带来空气污染;C、大部分塑料通过自然手段很难降解;D、只有具有热塑性的材料才能反复加工;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