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第二单元 第7课时《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第二单元 第7课时《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5 18: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 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例9教学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教材创设“用纸箱装菠萝够不够装”的问题情境,在“阅读理解”环节,让学生关注并理解“够装”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分析与解答”环节,使学生明确可以采用估算来解决问题,并展现了两种估算方法,体现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检验和强调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再次体会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在对多种方法的展示中,体会如何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经历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行估算,学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在具体问题解决中,体会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估算的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出示“用纸箱装菠萝”的情境图。 提问:叔叔和阿姨正在将菠萝进行装箱,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够装吗”是什么意思?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今天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够装吗?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生:把18个纸箱能不能把这些菠萝全部放进去。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解读信息,为探究新知作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引导尝试。 18个纸箱到底够不够呢? 出示学习任务: ①独立思考,列式解决。 ②跟同桌说说你怎么判断够不够的。 2.组织交流方法。 呈现学生作品。 提问:18个纸箱到底够不够呢,他们的想法谁看懂了? 追问: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都得出结论——不够装。这两种方法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再来看这两种方法,他们是怎么想的? 追问:这两种方法也得出不够装这个结论,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回顾与反思。 追问: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这一个问题还能用估算解决吗? 独立思考,列式解决,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生1:18×8=144(个) 144<182 答:不够装。 根据每箱装8个,算出一共有18个纸箱能装144个,比182个少,所以得出结论:不够装。 生2:18≈20 20×8=160(个) 18×8<182 答:不够装。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把18个纸箱估成20个,20个纸箱正好可以装160个,比182个少,多估了2个纸箱还装不下,那么18×8肯定比182小,从而得出结论:不够装。 生: 相同点:他们都是用乘法解决,都在比较个数够不够装。 不同点:第一种方法精确计算,第二种方法是估算,估算更方便。 交流分享: 生1:182÷8=22(个)……6(个) 22>18 答:不够装。 用除法解决,他是根据每箱装8个,算出一共有182个菠萝需要多少个纸箱?发现装了22个纸箱,还多6个菠萝,比18个纸箱多,所以得出结论:不够装。 生:182≈180 180÷8>20(个) 答:需要纸箱肯定超过20个,不够装。 这位同学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把182个菠萝估成160个,20个纸箱正好可以装160个,比182个少了一些,还需要20个纸箱,那么182÷8肯定比20大,从而得出结论:不够装。 生:相同点是他们都用除法解决问题,都在算箱数够不够。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精确计算,第二种方法是估算,估算更方便。 生: 182÷8=22(个)……6(个) 22+1=23(个) 用估算只能解决够不够这样不需要知道准确数的问题,像这样需要求出准确数的问题,就必须用精确计算才能解决。 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支架,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方向性。 依次交流解题的方法,注重完整的说理过程,在多人说理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法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 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两种除法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对估算有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计算简便,但是也有局限性。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王老师4分钟打了385个字,李老师5分钟打了512个字。哪位老师打字更快? 布置学习任务: ①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②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他们是怎么想的?你们同意吗? 师:方法1和方法2为什么同样是估算,结果不一样呢? 师:还可以怎样估得出结果呢? 小结:看来我们对估算方法和结果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来正确判断。 2.水果店运来430千克水果,用同样的规格的箱子装,每箱能装8千克。 (1)48个箱子够吗?为什么? (2)要把这些水果都装下,至少得准备多少个箱子? 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集体交流: 王老师:385≈400 400÷4=100(个) 李老师:512≈500 500÷5=100(个) 答:两位老师打字一样快。 王老师385÷4把385个估成400个,每分钟打字100个;李老师512÷5把512个估成500个,每分钟打字100个;结果认为打字一样快。 生2:王老师:385÷4<100(个) 李老师:512÷5>100(个) 答:李老师打字更快。 王老师385÷4把385个估成400个,被除数看大了得出每分钟打字100个,实际一定小于100;李老师512÷5把512个估成500个,看小了得出每分钟打字100个,实际大于100个,李老师打字快。 生3:王老师:385÷4=95(个)……5(个) 李老师:512÷5=102(个)……2(个) 答:李老师打字更快。 通过精确计算发现李老师一分钟打字字数更多,所以他速度更快。 回答问题:虽然都是估算,把王老师的385估成400,看大了,实际小于100;把李老师的512估成500,看小了,实际大于100,所以李老师打字快。 生4:这里估算我们可以估算商的位数就可以。385除以4,百位上3除以4不够商1说明商最高位在十位,商是两位数一定小于100。512除以5,百位上5除以5够商1说明商最高位在百位,商是三位数一定大于100。这样很快就可以得出李老师每分钟打字更快,就不需要精算计算出来。 自主解决,交流分享: 生:第一个问题用估算就能解决, 48≈50 50×8=400(千克) 48×8<430 答:不够装。 生:430≈400 400÷8=50(个) 430÷8>48 答:不够装。 第二个问题要精确计算才能解决: 生:430÷8=53(个)……6(千克) 53+1=54(个) 答:至少得准备54个箱子。 引导学生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对比交流中深入理解各种解题思路,体会估算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通过两种估算方法的对比,帮助学生感知估算不仅能得到约等于几,还要判断比估算结果大还是小,进一步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来正确判断。 将估算和精确计算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选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①估算有时能更加方便地解决问题,要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②我们对估算方法和结果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来正确判断。 ③用估算只能解决够不够这样不需要知道准确数的问题,需要求出准确数的问题,就必须用精确计算才能解决。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拓展延伸 光明小学三年级的5名老师带216名同学去参加社会实践。如果每辆车坐28人,学校租7辆车够吗? 独立思考,交流注意点和解题思路。 生:不够 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2练习六第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