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2.8《单元综合复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2.8《单元综合复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5 18: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8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二是用除法解决问题。在计算的整理部分,让学生自主进行总结概括,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整理部分,提供了三个数据特点和解答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3.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单元 导图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提示: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导图来整理单元知识,帮助我们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回顾知识,回答问题:口算、笔算和估算解决问题。 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单元思维导图为单元复习作铺垫。
环节二 知识 梳理 1.复习口算。 提出要求: ①比比谁是口算王,算得又对又快。 ②你是怎么算的呢?把第一行的3道题的思考过程说一说。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口算呢? 2.复习笔算 (1)复习商的位数、笔算 按要求用0、3、6、9这四张数字卡片组成除法算式。 用这4张数字卡片写出2道商是三位数的算式和2道商是两位数的算式。 提问:商是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式怎么列出来的? 提问: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的商最大,哪个算式的商最小?为什么? 提出要求:这两个算式的商是几呢?列竖式算一算。 提问:这样计算你们同意吗? (2)复习商末尾有0 提出要求:960÷3商的末尾是0,你还能用四张数字卡片出一道商末尾有0的除法吗,写完后可以通过笔算验证一下。 提问:这四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追问:是不是末尾必须是0呢,可以为其它数吗? (3)复习商中间有0 提出要求:写出一道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写完后可以通过笔算验证一下。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追问:609÷3十位还可以是几呢? 思考:再变一变,619÷3百位除了6,□19÷3还可以是几? (4)总结笔算方法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哪些? 3.复习解决问题。 提问: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独立计算,把第一行的3道题的思考过程说给同桌听。 交流思考方法: 生: 第1小题9个十÷3=3个十,3个十就是30。 第2小题36个十÷9=4个十,4个十就是40。 第3小题20÷2=10,4÷2=2,10+2=12。 生: (1)利用表内除法口算; (2)利用数的组成分别口算。 独立思考,写出2道商是三位数的算式和2道商是两位数的算式。 展示算式: 生: ①放在最高位上的数字卡片比除数大就行了。当除数是3时,比3大的有6和9,被除数的最高位可以是6或9,就有了这四题,别漏了和除数相等的3。当除数是6时,比6大的在这里只有9,就有了这两种。 ②我们可以先定除数,除数是9时,比9小的有0、3、6,0不能放首位,所以就有4种,当除数是6时,比6小的有3,就有这两种。 生:960÷3的商最大,306÷9的商最小。因为被除数越大,除数越小,商越大。被除数越小,除数越大,商越小。 列竖式计算。 展示交流: 生:第1题错误,百位上9大于3,商应该是三位数,320。第2题正确。 独立思考,用四张数字卡片写出一道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式,写完后笔算验证。 师:960÷3 690÷3 360÷9 630÷9 生:被除数除到十位没有多余,个位是0。 生:第1小题还可以是1或2,被除数除到十位没有多余,个位不够分,商0。第2小题还可以填比9小的数:1、2、3、4、5、6、7、8,符合十位除后没有余数,个位比除数小两个条件,商的末尾是0。 独立思考,写出一道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写完笔算验证。 师:906÷3 609÷3 生:百位分后没有余数,十位不够分。 生:619÷3、629÷3。 生:还可以是3、9。 生: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如果不够商1,就商0占位; (3)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回答问题:要灵活选择口算、估算、笔算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口算题组的练习全面回顾了三大类型的口算,对口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利于学生巩固掌握。 通过用4张卡片按要求组成算式系统梳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而且富有趣味性、思考性、挑战性,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巩固商是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判断方法并灵活运用。 在观察交流中明白商的大小与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关系,增强数感。 通过展示易错点,在交流中帮助学生巩固笔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写出商末尾有0、商中间有0的算式,并观察对比,发现内在的规律,并且回顾总结笔算的注意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笔算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环节三 综合练习 1.快速找算式,下面哪个算式的商最接近花中的数 提问:你是怎么找的? 追问:B和D这两个都是约等于40,哪个更接近呢? 2.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一块像教室那么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三年级有120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用? (2)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3)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提问:这些题目该选择什么方法解决呢?独立解决。 独立思考,做出判断。 生:B。 生: ①可以列竖式计算,再比较。 ②可以用估算。165看成160,估小了5,5里面1个4,所以得数估小了1,所以B更接近40。 生:第1题口算,第2题估算,第3题笔算。 独立解决,交流方法: 生1:1块草地够3个人用,120人需要几块这样的草地,就是求120里面有几个3. 120÷3直接口算得40。 答:40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用。 生2: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走了8分钟,要求每分钟走多少米,就是把500平均分成8份,500÷8,因为这里是“大约走几十米”,所以要用估算,而且要估成整十数,答案是60米。 答:他每分钟大约走60米。 生3:求每辆车坐多少人,就是把225平均分成5份,225÷5,可以用笔算得到结果是45。 答:每辆车应该坐45人。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灵活估算的技能,感受估算解决问题的便捷性。 通过解决问题的题组练习,在对比中帮助学生厘清口算、估算、笔算的适用情况,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拓展练习 提示:这题信息比较多,做题时要根据问题找准有用信息。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交流方法: 生:问题是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问题和钱有关,我们到图中去找找和钱有关的信息是——每根3元,每根3元再加4天卖了多少根就能知道4天卖的钱数。每天卖8箱,每箱30根,就能算出4天卖了多少根。 4天的根数:8×30=240(根) 4天的钱数:240×3=720(元) 答:杨叔叔4天卖了720元。 生:要求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糕?那么题目和钱没有关系了,我们可以把每根3元去掉。这里告诉我们4天,如果知道4天卖的总根数就能算出每天的根数了,这个问题刚才第一小题已经算过了,问题也解决了! 4天的根数:8×30=240(根) 每天的根数:240÷4=60(根) 答:杨叔叔平均每天卖60根冰糕。 培养学生解读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明白当信息多时不要着急,从问题入手,寻找有用信息解题。
环节五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解决问题时要灵活选择口算、估算、笔算。可以从问题入手,寻找有用信息解题。 生2:笔算时要数位对齐,商对正,不够除时写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生3:可以先估再算,判断商是几位数,算好后再验算一下。 畅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4第2、4、6、7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