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降水成因分析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例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上升气流;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金题分析
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⑵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⑶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主干知识
一思:水汽来自哪里?
二思:水汽靠什么输送?
三思:怎么降温?
1、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分条件的成因?(6分)
⑴背山面海(2分),⑵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2分),⑶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2分)。
实战演练
2、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图乙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①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②地。(1分) ⑴ ①地处于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1分),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1分),⑵6-8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高北移影响此地,盛行下沉气流,几乎无降水(1分)。 ⑶②地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1分),多上升气流,降水丰富(1分),⑷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1分),且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甲
乙
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7分)
1.审题不细
答题误区
1.审题不细
1.审题不细
2.因果不清
答题误区
例2: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分析产生上述的原因。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⑴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⑵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⑶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降水少。
2.因果不清
1.审题不细
2.因果不清
3.表述不全
答题误区
3.表述不全
例3: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8分)。
⑴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2分),近地面降温(2分),大气稳定。⑵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分),气流下沉,天气晴朗(2分) 。
1.审题不细
2.因果不清
3.表述不全
4.思维定式
答题误区
4.思维定式
例4: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①>②
⑴因①为武夷山迎风坡:
东南季风受武夷山阻挡抬升,形成迎风坡地形雨降水多;⑵②地处于台湾山脉雨影区降水少。
2020年4月16日,我国华北某地经历了一次天气系统过
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该次天气系统最可能带来什么天气现象:
A.暴雨 B.连续性降水 C.沙尘暴 D.风和日丽
25
20
15
10
0
5
-10
-15
1018
1016
1014
1012
1010
1008
1006
1004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迁移拓展
水汽
降温过程
降水
根据季节、雪带分布判断风向;风的性质有何变化?
水汽源地?水汽丰富?
如何发生?强度?
输送
①审题不细导致风向判断错误,如回答:“受东南风影响”
②因果不清,如回答:“冬季寒冷,所以降雪多”
③表述不全,如回答:“冬季西北风南下,经过湖面,在东岸和南岸形成降雪”。
【参考答案】1.分布在湖的东、南岸(2分)
2.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2分);3.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2分);
4.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 (2分),出现雪带。
风向
水汽源地
水汽丰富
降温过程
水汽
降温过程
降水
根据季节、雪带分布判断风向;风的性质有何变化?
水汽源地?水汽丰富?
如何发生?强度?
输送
分布
例5: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1) 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7分)
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谢谢!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