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年、月、日
第3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分析:
对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对24时计时法也有点陌生,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使用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外圈数与内圈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对于学生是难点,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计时法的内在联系,探索转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2.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转换。
3.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转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看下面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呢? 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两个10时一个是白天,一个是晚上,那该怎么区分呢?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请再思考一下为什么10:00的前面要加上时间词呢?而22:00的前面不需要加呢? 师:看来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这节课,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两种计时法吧。 生:10时,小朋友们正在上课。 生:10时,一位小朋友正在睡觉。 生:一个是上午10:00 生:一个是晚上10:00 生:或者把晚上10:00说成22:00 生:因为它们的计时法不同,一个是12时计时法,一个是24时计时法。 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一天中有两个10时该怎么区分,引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环节二 探究新知 认识12时计时法 课件出示动态的钟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钟表,并思考下面的3个问题: 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几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几小时? 3.一天(日)是多少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几圈? 师: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一天的时间展开,就是这样,这就是时间尺,我们可以将一把尺子平均分成12份,每份表示1时。一把粉色的代表12个小时,一把蓝色的又代表12个小时。 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把两把时间尺合起来看,前面和后面的数字一样,为了区分要在这些时间的前面加上时间词,这样的计时法我们称为12时计时法。 认识24时计时法 师:除了12时计时法,现在还有一种计时法被广泛使用,请大家来观察这个钟表。 课件出示钟表动图。 师:钟表走第一圈走了12小时,走第二圈的时候我们从12开始到24结束。 师:我们再做一把时间尺,我们将这把尺子平均分成24份,每份表示1时,像这样从0时到24时,不用时间词也可以准确区分每个时间,简明且不易出错的计时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呢? 师:是啊,同学们可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24时计时法的应用非常广泛,还有超市啊,餐厅啊里面的营业时间,公交站牌上的时间等都是运用24时计时法。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把时间尺,夜里的12时,和中午12点,分别叫什么名字? 师:仔细观察时间尺,说说今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也正是老师要说的。请再次认真观察,上下两个蓝色数有什么关系呢?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师:同学们,这把时间尺的上面是12时计时法,下面是24时计时法,它们之间应该怎么转换呢? 小结:12时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上午时间不变,当时间是下午或晚上时要加上12个小时。 如:晚上8时——20时 24时计时法转换成12时计时法:0时~12时时间不变,当时间超过12时的时候就减去12个小时,并加上时间词。 如:22时—晚上10时 生1:从0时到中午12时,时针走1圈,经过12个小时。 生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时针走1圈,经过12个小时。 生3:一天有24小时,钟表上的时针转了2圈 。 生1:电子表上。 生2:公交专用道上。 生3:手机上。 生1:夜里的12点叫午夜。 生2:中午12点叫正午。 生1:昨天的午夜12点意味着昨天的结束,也意味着今天的开始,就是今天的0时。 生2:今天的午夜12点意味着今天的结束,就是今天的24时,也意味着明天的开始。 生:下面的蓝色数字减去上面的蓝色数字都是12。 生:12时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中午12点以前时间不变,中午12点之后的时间加12小时。 生1:8时+12个小时=20时。 生2:22时-12个小时=10时,晚上10时。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表得出钟表一天转2圈,每圈是12个小时,为以下做时间尺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积累经验,促使学生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间尺上的对比,引起学生对“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做出对比,知道根据题的要求来熟练地做出转换。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9时 晚上11时 中午12时 下午6时 凌晨3时 2.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9时 12时 8时 22时35分 13:50 3.照样子填一填。 用24时计时法写出图中的各个时间。 课件出示图片。 生1:12时计时法换成24计时法,如果时间是0时到12时就不变,所以还是9时。 生2:12时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时,当时间是晚上时要加上12个小时,所以是23时。 生3:12时计时法换成24计时法,如果时间是上午0时到12时就不变,所以还是12时。 生4:12时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时,当时间是下午时要加上12个小时,所以是18时。 生5:12时计时法换成24计时法,如果时间是上午0时到12时就不变,所以还是3时。 生1:24时计时法换成12计时法,如果时间超过12时,整时就减去12,再加上时间词,所以是晚上7时。 生2:24时计时法换成12时计时法时,如果时间是0时到12时,时间不变,只需加上时间词,所以是中午12时。 生3:24时计时法换成12时计时法时,如果时间是0时到12时,时间不变,只需加上时间词,所以是早上8时。 生4:24时计时法换成12计时法,如果时间超过12时,整时就减去12,再加上时间词,所以是晚上10:35。 生5:24时计时法换成12计时法,如果时间超过12时,整时就减去12,再加上时间词,所以是下午1:50。 生1:下面是12时计时法,要转换成24时计时法,当是晚上时要加上12个小时,所以是20:00。 生2:上面是24时计时法,要转换成下面的12时计时法,当时间超过12时,要减去12个小时,并加上时间词,所以是晚上11:38。 生3:下面是12时计时法,要转换成上面的24时计时法,当时间是凌晨的时候时间不变,所以还是4:45。 生1:半夜12时也叫0时,意味着今天的开始,所以是0:00。 生2:钟表时间是6:45,这个小女孩刚睡醒,应该是早上,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间不变,还是6:45。 生3:钟表时间是10:15,这个小朋友在写字,应该是上午,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间不变,还是10:15。 生4:钟表时间是3:30,这几个小朋友在跳绳,应该是下午,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间要加12个小时,所以是15:30。 生5:钟表时间是7:25,一家人在看电视,应该是晚上,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间要加上12,所以是19:25。 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思维。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认识了什么是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生2:通过“时间尺”,理解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 生3:掌握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问题。 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深刻理解有关知识并为灵活运用打下知识基础.
环节五 拓展延伸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让学生走出数学课堂、走出教材,体会时间的珍贵。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85第2题 通过作业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得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