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庖丁巧解牛
文题解读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21世纪教育网
歌头,指唐代大曲中的首章。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时演为宫廷乐舞大曲。唐人截取《水调》开头一段演为《水调歌头》,后用此名别创新调,成为词牌。双调,95字,有平韵和平韵间仄韵两体。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定风波》
“定风波”又名“定风波令”“定风流”等。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中有“谁人散去定风波”句,可知此名本义是平定叛乱的意思。
走近作者[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有《东坡乐府》。
背景纵览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定风波》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字词梳理
1.字音
欹枕(qī) 天籁(lài) 杳杳(yǎo) 一蓑(su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多音字
3.形近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