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敬畏自然(1)
学、教批注、增补
目标
1、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交流,求同求异,小组长归纳成员发言要点。
揣摩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并结合生活来理解文本。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
使用说
明及学
法指导
1、先结合学案自主学习,再组内一对一交流所作的勾画、批注,包括基础知识和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他组寻求解决。注意:交流时语速要快,尽量不重复。
2、各组明确分工,小组协商展示方式,要求展示时声音洪亮。
3、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听,用红笔做好修改、批注,及时进行质疑、补充。
学教过程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
2、议论性散文: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 “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
1、课前搜集人类征服自然的事件,为学习本文做准备。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圈点勾画,筛选需要积累的词语。
3、围绕目标自主学习,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为课堂交流做准备。
4、完成自学检测,检查自学效果。
二、自学检测:
(一)你搜集的人类征服自然的事件有哪些?请写在下面。
(二)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鹏( )斥鷃( )美味佳肴( )相形见绌( )
狼藉( )呐喊( )深邃( )混淆( )咫尺( )
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比喻距离很近。( ) (2)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
(3)形容无比的大。( ) (4)味道鲜美的食品、菜肴。( )
(5)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
(6)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
(7)技术、器物构造精细巧妙得没有可以相比的。( )
(8)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色上。( )
3、我积累的字音、字词有: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2、速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段意,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3、我在预习时遇到的困难:
【探究案】
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训练案】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自量力 陷阱 沾沾自喜 B、喜形于色 窃笑 狼藉班班
C、相形见拙 呐喊 美味佳肴 D、精巧绝伦 幼稚 高深漠测
2、请用“无论……还是……;无论……还是……都……”造句。
你认为我们应不应该敬畏自然?(畅所欲言)
我的收获
课题
敬畏自然(2)
学、教批注、增补
目标
1、揣摩关键语句,品味文章深刻的语言,理解本文主旨。
2、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技巧。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并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
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技巧。
2、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使用说
明及学
法指导
1、先自主思考,找出疑难点,方便交流。
2、各组明确分工,小组协商展示方式,要求展示时声音洪亮。
3、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听,用红笔做好修改、批注,及时进行质疑、补充。
学教过程
【知识链接】
反问:语文课本89页研讨与练习三。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富含哲理的句子,体会其含义。
2、找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搜集相关资料,做好课上辩论准备。
4、完成自学检测,检查自学效果。
二、自学检测:
1、摘选一两句富含哲理的句子,并想想其含义。
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探究案】
(一)品味文章深刻的语言:(结合课后练习二)
(二)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技巧(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1、拟人:
例句:
表达效果:
2、比喻:
例句:
表达效果:
3、反问:
例句:
表达效果:
(三)走上辩论台:
在作者看来,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狂妄的表现,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训练案】
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物质的孩子那样的笑。( )
2)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鷃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
3)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
2、请把下面几个反问句改成一般陈述句,并辨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
表达效果: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
表达效果:
3、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你从课文中获得了哪些新的观念?请摘引文中的语句分条筛选,选择两条自己体验最深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句:
看法: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