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醉翁亭记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醉翁亭记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6 15: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比较阅读
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景)林壑尤美 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 晦明变化
野芳幽香 佳木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石出
溪深鱼肥 山肴野蔌
(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前呼后应 乐亦无穷 伛偻提携 苍颜白发
(事)酿泉为酒 临溪而渔 杂然前陈 觥筹交错
滁(chú) 林壑(hè) 琅琊(lánɡ yá)
潺潺(chán) 僧(sēnɡ) 辄(zhé)
晦明(huì) 霏(fēi) 瞑(mínɡ)
伛偻(yǔ lǚ) 携(xié) 洌(liè)
生字生词
肴(yáo) 蔌(sù) 觥筹(ɡōnɡ chóu)
阴翳(yì) 弈(yì) 酿泉(niànɡ)
翼然(yì) 岩穴(xuè) 朝暮(zhāo mù)
酣(hān) 颓然(tuí)
生字生词
觥筹交错:
峰回路转: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流传下来,请你找出来,说说它们现代汉语中的含义。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
山肴野蔌:
风霜高洁:
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野味和菜蔬。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了岳阳楼,岳阳楼竣工之后,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可见他的心境是如此惨淡;
庆历六年,被贬邓州的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写下了《岳阳楼记》;
庆历五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职,欧阳修上书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在第二年(即庆历六年)写下了《醉翁亭记》。
吾谁与归
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创作背景
人物知识树
吾与谁归
修与谁归
尔与谁归
比较阅读
乐在山水之间也
乐在与百姓同游的时光
“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
乐在百姓亲近他、爱戴他
乐在百姓和乐、政事顺利
你觉得欧阳修是迁客骚人还是古仁人?
比较阅读
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有识之士大多想通过革除积弊沉疴(kē)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宋仁宗时期范仲淹等领导的“庆历新政”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但是“庆历新政”在大官僚的反扑下失败了,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欧阳修因多次上书替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其实,不管是在朝廷当京官,还是被贬为地方官,欧阳修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是欧阳修在儒家“仁政爱民”的主张下确立的的政治理想,现在这个理想在滁州实现了。
本文是在欧阳修被贬后写的。当他在宦海失意,地位一落千丈时,还能处之泰然,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胸襟是何等开阔!
欧阳修并没有沉浸在自己贬谪的悲伤之中,而是以百姓的快乐为乐。与民同乐,这就是欧阳修为官的理想。
乐在山水之间也
乐在与百姓同游的时光
“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
乐在百姓亲近他、爱戴他
乐在百姓和乐、政事顺利
欧阳修虽然心里装着百姓,但是他还没有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迁客骚人”为的是小我,“古仁人”是大我。
欧阳修的大我就在于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人民的幸福为理想。
而范仲淹心怀国家,心系百姓。欧阳修的志趣与孟子观点是基本一致,即"与民同忧同乐"。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寄情山水,基本摆脱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但距离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即"先忧后乐"还是有一定距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虽然自己生活很贫困,但是他心怀天下寒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李贺,可以为君王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古仁人”是范仲淹所推崇的,他们比“迁客骚人”胸襟要旷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是他情系天下的体现。
“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实践性作业怎么做?
东街109号
园丁路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