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前预习(5.山水田园诗四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前预习(5.山水田园诗四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3 17: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烟渚(zhǔ) 霁色(jì) 膏腴(gāo yú) 畋渔(tián)21世纪教育网
晦暝(huì míng) 葵藿(huò) 万壑(hè)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理解词义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林表:林梢。[21世纪教育网
霁色:雨雪初晴时的阳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膏腴:肥沃,此泛指富贵。[21世纪教育网
畋渔:找猎,打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兀然:傲然。
留景:残留着阳光。
二、文学常识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唐诗》编诗一卷。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元和年间,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次阌乡,暴疾卒。
三、课外经典句段
咏雪类诗名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21世纪教育网
(唐·白居易《卖炭翁》)21世纪教育网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21世纪教育网
〔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问题导读
1.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评《宿建德江》中说:“‘野旷’一联,人但赏其写景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请思考:
(1)人说“野旷”一联写景“妙”,妙在何处?21世纪教育网
(2)“诗外味”是什么?
提示:(1)“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原野空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水清澈,故觉月近于人。
(2)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诗。一个“低”字寄寓着诗人沉闷抑郁的愁思,一个“近”字暗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这一联诗中虽不见一个“愁”字,但无处不有羁旅之愁。
2.《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比较,两诗有何异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提示:储诗与陶诗共同之处在于:两位诗人都是经历过官场生活后归隐田园,欣喜之情表露无遗;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志向;二诗中都刻画了一位热爱自由、不愿受任何拘束的诗人形象;景物描绘栩栩如生,逼真感人。不同之处在于:储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言志,陶诗开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储诗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陶诗在描写田家风物中表现了归隐的乐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吟读王维的《终南山》与孟郊的《游终南山》,说说二者在意境与表现方法上的不同。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21世纪教育网
提示:意境方面的不同: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情景相生。表现方法的不同: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