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5 21: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把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小丽用手给弹簧另一端施加水平向右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越长,小丽感觉越吃力;松手后,弹簧恢复原来形状这说明(  )
A.力不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弹簧发生了塑性形变
D.手对弹簧施力时,手受到向右的弹力
2、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歼击机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
C.慢慢停下来 D.立即静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空中飞行着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C.发点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点球时,足球飞出去,说明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对脚的作用力
5、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铅球沿曲线 B.气球被压扁
C. 弹簧被拉长 D. 跳高时撑杆
6、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尽量选择粗糙的水平桌面
B.小车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两力是否相等
D.若用卡片代替小车方便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减小摩擦
7、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A.从手中飞出的纸飞机 B.做圆周运动的链球
C.在手中静止的瓶子 D.减速运动的车子
8、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分别推动同一箱子在相同地面上以不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他们的推力(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右盘内斜面上有一电动玩具小车匀速上行,则天平会(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10、五一假期,小红随爸妈外出旅行,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内竖直向上跳起,她落下来的位置在起跳点的(  )
A.原处 B.前面 C.后面 D.旁边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大光踢足球时,看到球朝本队球门飞来,他迎上去一脚踢回,瞬间感觉脚趾很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但球被他挡了回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状态时,探究两个力大小、方向和_______的关系,图中符合研究目的的是_______。(选填“a”或“b”)
3、在进行冰壶比赛时,冰壶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______。运动员有时会在冰壶前用力“刷冰”,目的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与前方的冰壶撞击后,会将前方的冰壶击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4、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10N水平力推着购物小车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位老人,于是,马上用15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
5、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______;依据______,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夏天雨后会出现彩虹,这是______现象,(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名称)。
6、根据如图提供的图、文信息,简要写出其所揭示的物理规律:
(1)_____;
(2)_____。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
2、力和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牛,方向向左,已知的大小为40牛,求的大小和方向。
3、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1)如果用F=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是多大?摩擦力方向如何?
(2)如果水平推力F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大小为多大?
(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物体受到的合力F合为多大?
4、五一假期中,一家人开车回老家。已知汽车(包括人和物品)质量为4t,在平直的公路上15min匀速行驶18km,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08倍(g取10Nkg),求:
(1)汽车的重力;
(2)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求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小丽用手给弹簧另一端施加水平向右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越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越长,小丽感觉越吃力,说明手对弹簧施加力的同时,弹簧对手施加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弹簧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称为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对弹簧施力时,手受到向左的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有惯性,故A错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不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
C.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的性质,物体将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4、C
【详解】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发点球时,足球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发点球时,足球飞出去,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A.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铅球沿曲线运动,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属于运动状态改变,故A符合题意;
B.气球被压扁,这是力使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被拉长,这是力使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跳高时撑杆变弯,是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
A.实验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可减少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A错误;
B.在桌面上静止的小车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故B错误;
C.通过扭转小车一定的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是否平衡,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
D.若用卡片代替小车,可以将卡片悬吊起来,减小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且容易将卡片剪成两半,探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从手中飞出的纸飞机;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改变,故不是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做圆周运动的链球,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改变,故不是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手中静止的瓶子,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车子做减速运动,故不是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由题知,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相同,又由平衡条件得知:小孩和大人所用的推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推力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由题意可知,当右盘内斜面上电动玩具小车匀速上行时,此时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变,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将小车、托盘、斜面看成一个整体,此时整体不受外力作用,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故天平将仍然平衡。
故选C。
10、A
【详解】
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红在动车内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
故选A。
二、填空题
1、 相互 运动状态
【解析】
【分析】
【详解】
[1]球朝本队球门飞来,他迎上去一脚踢回,他给球一个作用力,同时,球也给他的脚一个反作用力,瞬间感觉脚趾很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或运动方向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球被他挡了回去,球运动的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匀速直线运动 作用线 b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应该使物体保证平衡状态,然后改变变量,发现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故应该让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b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是作用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探究的是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关系。
[3]符号题意的是b图,因为b图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是二力平衡成立的条件之一,而图a是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b。
3、 惯性 减小 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就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2]队员在冰壶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其目的是:使冰熔化,使冰面更光滑,减小摩擦力。
[3]后方的冰壶与前方的冰壶撞击后,会将前方的冰壶击走,前方冰壶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10 25
【解析】
【详解】
[1]购物小车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推力和阻车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阻力为10N。
[2]小车减速过程中,车仍然向前运动,阻力和拉力方向都水平向后,所以,小车受到的合力为
5、 摩擦力 二力平衡条件 光的色散
【解析】
【详解】
[1]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重力和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3]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6、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
(1)[1]由图示知,甲推乙,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向后退,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状态。
(2)[2]甲推乙,而甲也向后退,是因为甲推乙的同时,也受到乙的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计算题
1、(1)98N(2)19.6N
【分析】
根据“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吗,本题考查质量与重力的关系、二力平衡,根据重力计算公式、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求解。
【详解】
(1)物体的重力:
G=mg=10kg×9.8N/kg=98N
(2)因为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受重力的0.2倍,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0.2G=0.2×98N=19.6N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水平拉力:
F=f=19.6N
答:(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19.6N。
2、向左70N或向右10N
【详解】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当其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当其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且合力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已知合力大小为F=30N,方向向左,F1大小为40N;
当F1向左时,F2向右时,有F1-F2=30N,则:
F2=40N-30N=10N;
当F1向右时,F2向左时,有F2-F1=30N,则:
F2=30N+40N=70N。
答:F2向右10N或者向左70N。
3、 (1)5N,向左;(2)10N;(3)5N
【详解】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则
方向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向左。
(2)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则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向左。
(3)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
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同。
答:(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方向向左,大小是5N;
(2)如果水平推力F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大小10N;
(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物体受到的合力F合为5N。
4、(1)4×104N;(2)72km/h;(3)3.2×103N
【详解】
解:(1)汽车的重力
(2)由题知,汽车行驶路程s=18km,时间
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3)小车所受的阻力为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答:(1)汽车的重力为4×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72km/h;
(3)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3.2×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