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5 21:4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感悟特征和性质。让学生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以读讲精练教学法为主导,数学言语表达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语言简洁、准确、严谨之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探索旋转的特征及性质,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难点:
探索旋转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书本第83—84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引入(2分钟)
( http: / / www.5ykj.com / " \t "_blank )出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辨认是那种运动。
(风扇、钟表、运动中的足球、风车)
教师:咱们来看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属于哪种运动呢?
预设:都是能旋转的。
教师:那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可以旋转的东西吗?
预设:电风扇、运动着的车轮、钟表、仪表、方向盘、地球……。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图形的旋转。(出示课题:旋转)
(二)探究新知(10分钟)
1.通过钟表、水车的不同旋转,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演示:钟表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水车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个旋转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奥秘?
(1)感知旋转方向。
教师:你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旋转的方向不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板书:方向)
教师:像这种方向的旋转叫什么旋转?
预设:顺时针旋转。(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请学生观察屏幕;出示:顺时针)
教师:那像这样的又叫什么呢?(板书:逆时针)
(2)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请仔细观察。
预设:都绕着一个中心点或轴旋转。(板书:中心)
(3)感知旋转角度。
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
教师:指针通过旋转后,起止位置形成了什么?
预设:起止位置形成了一个角。(板书:角度)
出示旋转概念:旋转是物体绕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出示旋转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
【设计意图】: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是学生第一次正式了解,教师以钟表与水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旋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绕着一个中心点,有方向,有角度的,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2.学习指针的旋转,进一步认识旋转
(1)从“12”到“1”指针怎样旋转?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指导描述指针旋转现象。
(起止位置、旋转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从“12”到“1”,指针绕 按 方向,旋转 度。
②指名讲述旋转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讲时,不要求他们用精确的语言描述,
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旋转三要素说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学生讲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边讲边分析,他讲清楚了什么?直到最
后把选择三要素都请出来为止。
教师小结: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2)从“1”到“3”指针怎样旋转?
从“1”到“ ”,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
(3)填一填:
从“3”到“____”,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
(4)学生模拟操作,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5)即时练习。
出示练习题课本第83页做一做。
① 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 按 方向旋转 °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90°。
② 如果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右侧有车通过,车杆绕 按 方向旋转 °
【设计意图】:在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再通过练习,体会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3、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特征。(10分钟)
(1)操作感知。(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① 教师先讲述操作的要求以及操作后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操作的要求:学生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② 让学生拿出直角尺按题意要求进行操作,(边操作,边描述旋转现象)
在组长带领下完成下面表格。
三角形旋转后有什么变化?
旋转后点0 (中心点)
旋转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
旋转后对应的线段长度,夹角
旋转后三角形的位置
③ 组长汇报演示结果。
④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在加以点评。
教师小结:三角尺在旋转过程中,除了0是按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位
置都发生变化,但三角尺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所以对应长度,夹角不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教师演示,深刻感悟旋转特征。这一过程,想象与操作结合,由整体感知到局部分析,从宏观到微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巩固练习 (15分钟)
1、出示练习题(课本第85页第2题)。
钟摆绕点 O( )时针 钟摆绕点 O( )时针
旋转不超过 5° 旋转不超过 5°
2、出示练习题( 课本第85页第3题)。
(先独立填一填,再集体反馈。)
3、判断题。(让学生说出原由)
旋转现象后面画√
① 荡秋千。 ( )
② 电梯上下移动。 ( )
③ 钟面上秒针的运动。 ( )
4、选择题。(先提醒学生审题,再让学生独立解决并组织交流)
(1)下面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
A、推开房门 B、拉开抽屉 C、升降机运动
(2)把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旋转30度后, 所得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 )
A、变大了 B、大小不变 C、变小了
(3)从9:30到9:45这段时间里钟表上的分针 旋转了( )
A、20度 B、120度 C、90度
5、感受旋转的应用。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以有趣、有用、有效为原则,让学生更深入透切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特征和性质。借助信息技术,动态呈现图形旋转后形成美丽图形、图案以及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后面利用图形变换自己设计打下基础。
(四)回顾与小结。(2分钟)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什么?
教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在讲一个物体旋转时,
如果讲清楚了这三点,也就明确了它是怎样旋转的了。旋转前后的图形,
旋转中心点不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对应的线段长度,夹角不变;
只是图形的位置变了。
教师:关于“旋转”,我们后面还要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理解提升所学知识。
(五)提升能力(1分钟)
把字母d下面的字母中,通过旋转得到的字母是( )
板书设计:
旋 转
三 要数: 中心点 方向 角度
特征:形状、大小、对应长度、夹角不变
位置变了
教学反思
根据试教情况,本人调整教学内容。 本节课“图形的旋转”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的例1、例2。教师教学用书把各个例题分开来学习。教案与作业设计把例1、例2、例3放在一起学习。我在试讲时也尝试过这样设计的,但是发现,如果把各个例题分开来学习,有点浪费时间感觉。如果在一节课内既要完成认识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明确旋转的含义及特征。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又要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三角形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40分钟不够用,很多环节只能行云流水,不能落实。所以将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把例1、例2放在一起学习,先让学生对旋转要素有了全面的认识,再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感悟旋转特征和性质,为例3做孕伏。
第一:学生通过美丽图案的想象,将图形和实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一下子带进丰
富的生活中,以此引入新知识点———(图形的旋转)
第二:在教学旋转的含义过程中,我以钟表与水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旋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白旋转定义以及明确了旋转的三要素。接着再利用钟表面指针的旋转的生活实例切入,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明确了旋转绕什么点,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时,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感悟,增加了感性认识。同时,我特别注重对旋转运动的语言描述,还特别注重语言的完整性。
不足之处:由于紧张,操作过快失误,钟表与水车原本是动态旋转的,一下子变成一动不动。
在观察的基础上,我缺少加入空白钟面和指针的教具操作环节。
第三:在教学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时,我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下结论的学习过程。将想象与操作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让抽像的知识更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课堂的小主人。在这一环节,我还加入逆时针旋转元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旋转后对应的线段长度,夹角大小也不变。为下一节课学习例3作了知识与技能上的铺垫。
不足之处:在语言表述上有时不很清楚,在突破难点时有些不足,没有明确何为相对应线段,老师只是讲解一下,略带就过。没有足够空间让学生提出疑问。
第四:知识巩固练习方面,能做到由浅入深,形式多样,层层递增。
在本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做的不好,整个课堂不够流畅。时间安排上有些仓促和紧张。望以后改进,望老师们多给批评指正,以待提高。谢谢!
6
顺时针
逆时针
12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