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五 解决问题《相遇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五 解决问题《相遇问题》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5 21: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数学素养。联系生活素材,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发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一类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出示情境:有一天,小红放学回家,打开书包发现将同桌小明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给小明打电话,两人商量,如果步行的话,怎么做才能把作业本还给小明呢?
1.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
a、小红送到小明家;
小明到小红家取走;
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家走去,在途中相遇,小红交给小明。
2.这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自由发言,说清理由。
二、自主探究,深化理解相遇问题
(一)出示问题 自主探究
小红和小明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40米,小红每分钟走5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两家相距多少米?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分享
预设:
第一种方法:亮亮4分钟走的路程+芳芳4分钟走的路程=两家相距的路程
50×4+40×4
=200+160
=360(米)
第二种方法:两人每分钟所走的速度和×走的时间(相遇时间)=两家相距的路程
(50+40)×4
=90×4
=360(米)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50+40是1分钟走的路程,也就是他们的速度和;2分钟,一共走了2个(50+40)米;3分钟,一共走了几个(50+40)米?走完4个(50+40)米她们就相遇了。
(二)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
相同点:都是在求小红和小明两家的路程。
不同点:
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把两个人走的路程求出来,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加起来,就是两人一共走了多少米?也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
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两人一分钟走的路程,也就是速度和,再求两个人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三、运用方法 解决问题
1、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做35个,乙每小时做25个,同人同时做5个小时后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11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90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四、畅谈收获 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