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6 15: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风雅百代,遗韵无穷
【学情分析】
本次综合性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古诗,对生活和古诗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经过前三个学期综合性学习模块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经验。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适时搭建学习支架,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古诗的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等多个角度发现、品味古典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明确诗歌朗诵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 在活动中,感受古典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特点。
3. 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增强学生探究学习古典诗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学会有序地开展小组活动,提高成员间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特点。
2.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增强学生探究学习古典诗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活动规划】
【活动过程】
任务一 搜集整理 准备展示
1.组建小组,通过讨论,在唱古诗、舞古诗、画古诗、演古诗舞台剧中选择表演内容,组长按照“展示任务分工表”给组员分工。
2.按照“古诗分类提示表”选择辑录诗集的主题,组长按照“编辑诗集任务分工表”给组员分工。
任务二 成果展示 活动总结
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维度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小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记得吗?在防疫期间,有两句古诗突然火了,那就是日本给中国捐献物资的寄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两国守望相助的友谊,同时含蓄优美,富有韵味。难怪微博上,大家都在感叹诗词之美,感叹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后来我们给世界各地捐献物资也运用了许多诗词,中国诗词来了个环球之旅,这何尝不是一次文化输出?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几个有趣的活动,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一起来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二、活动展示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做了精心的准备,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活动来呈现学习的成果吧!
周密曾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诗人熔铸的灵魂,而读则是触摸诗人灵魂,与他产生共鸣的最好方式。古代读诗分为:朗诵,吟诵,歌唱。本节课的活动是声情并茂诵古诗。
【活动一】朗诵古诗
1.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声情并茂地朗诵。可以单人朗诵,也可以组内合作朗诵;可以配上你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自编音乐。
2.组员根据“古诗朗诵的评分表”评价,并提出意见,进行完善,选出本小组中优胜者。
3.优胜组作为代表参加比赛,台下同学作为评委参照“古诗朗诵的评分表”,进行评价。
4.活动小结:选出读准字音,普通话标准,气氛渲染得当、朗诵抑扬顿挫,表情真诚,情感充沛的为获胜者。(可多设几个奖项,鼓励学生表达、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二】吟诵古诗
1. 播放《中国读书力量》中郦波教授吟唱《蒹葭》的视频。
2. 全班讨论吟诵与朗诵的区别,试着吟诵《归园田居》,并展示。
【活动三】歌唱古诗
最早的《诗经·国风》就是民歌,宋词、元曲最初也是配着曲子写的。现在唱古诗,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今人为古诗谱曲,还有一种就是现成曲子与古诗联姻。
1.请歌唱组上台演唱古诗。
2.让同组同学介绍所演唱的诗歌。
3.请其他同学谈谈观看表演的感受。
4.活动小结:古诗讲究对偶、平仄和押韵,它具有了一种与内容十分协调的韵律美感。让学生在歌唱古诗中更好地体会它的韵律美、节奏美、音乐美。
【设计意图】
朗诵是学生感受诗歌魅力、理解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提供评价标准,则让学生更明确评价的角度,也反思自己的朗诵,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因为学生对吟诵知之甚少,所以通过视频资源,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视频中了解吟诵。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也能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在吟唱朗诵中体会古诗之美。其实诗歌和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比如绘画、舞蹈、戏剧等等,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艺术形式来表现古诗。我们同学们做了很多准备,早已摩拳擦掌,现在就是你们的展示时间!
二、活动展示
【活动一】看图品诗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不单是王维,许多名篇名句读来总觉得真切如画,或意境悠远、或清新淡雅、或绮丽似锦。
1. 请绘画组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图画——自己画的或名家画的古诗图。让其他学生猜诗。
2.全班同学按示例对展示图画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品读诗歌。
示例一:柳宗元的《江雪》。冰雪覆盖着绵延起伏的远山,背景广大寥廓,更突出渔翁的孤傲出尘。如此构图真是妙哉!
示例二:陶渊明的《饮酒》。菊花,是图中唯一亮色,也是陶渊明心中不灭的灯火。
3. 最后由绘画组组员总结点评。
4. 活动小结:诗人取天地之灵秀,成诗作之丰盈。诗人用独特的意象、唯美的画面、各种表现手法构成纯美的意境。而画家则用构图、线条、色彩等重现诗的意境。画家和诗人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们相互借鉴,才使得中国诗和中国画有着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看图品诗,让学生能仔细观察图画,寻找古诗的意象,感受古诗意境,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绘画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活动二】
观舞(剧)赏诗
《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以看出在早期,诗、歌与乐、舞其实是合为一体的。
1. 表演组的同学上台演绎由古诗改编的舞蹈或舞台剧。
2. 观看的同学谈谈观看表演的感受。
3. 表演组的同学推荐代表发言,简单介绍诗歌,谈谈本组创作的思路。
4. 活动小结:舞蹈和舞台剧把古诗中的意象、意境更加立体的展现出来,舞蹈的动作设计、环境渲染,舞台剧的情节冲突、人物塑造,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音乐美,更好地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
观舞赏诗可以让学生感受诗、舞、乐三者结合的美好境界,欣赏古典诗歌的特有韵味,感受其意境美、音乐美。而观剧赏诗,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叙事类诗歌的人物和主题。
【活动三】古诗今译
我们理解诗歌总是会把诗歌翻译一遍,但你们发现了吗,用白话翻译后的古诗没有原来的韵味。因为那是直译,但我们还可以采用“意译”,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叫以诗译诗。
1. 请学生仿照示例,结合方法指导,用现代诗语言,对古诗《清明》进行别出心裁地重写,将其翻译为精巧的小诗。
示例:
《夜雨寄北》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方法指导:
① 理解诗意,保留主要事件、意象和所蕴含的情感。
② 对意境进行想象,运用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
③ 调整语序和句子长短,适当押韵。
2. 然后把自己的诗歌声情并茂地念给组员听,选出代表。
3. 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4. 全班同学一起对意象、意境、情感、语言进行品读。
5. 活动小结:谈谈古诗今译的感受,教师推荐郭沫若的《卷耳集》和洛夫的《唐诗解构》。
【设计意图】
之前学生已做过诗歌画面描述题,所以对诗歌进行意译并不难,通过展示范例和方法指导来教授学生古诗今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诗歌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总结点评
在诗情画意、轻歌曼舞中,我们品味古诗之美,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同学们准备得很充分,每一个节目都充满巧思,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演绎,让人回味无穷。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感受诗歌之美,触摸诗歌的温度。其实诗歌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也可以很好玩,飞花令的游戏玩过吗?
二、活动展示
【活动一】飞花令小组对抗赛
1.播放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第三季视频片段,了解飞花令并介绍规则。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要求组员在一分钟之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可以飞含“春”字的古诗,含地名的古诗,含数字的古诗………如果没有完成则被淘汰。
含“春”字的古诗: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含地名的古诗: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7.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活动小结:为最后获胜的小组颁发奖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游戏中为诗歌分类,在竞赛中感受诗歌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考验学生的诗歌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
【活动二】按主题编辑古诗集
飞花令是按照含有某个字,或某方面的词语来区分的,诗词分类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按“古诗分类提示表”来分类。
1.参照古诗分类提示表,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注释评点。分工合作,给每首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和评点文字。
3.编辑成集。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设计意图】
在编辑前告诉学生诗歌分类的方法,也让他们的分类更加多元。同时,课本设计的程序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分工合作,享受编书乐趣。而且,这个活动使学生感受古诗多姿多彩,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总结评价
全班同学完成“综合性学习评价表”。
四、课后作业
古诗词是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让古典诗词丰富我们的人文素养,让民族文化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让民族风骨支撑我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