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2、能用自然、有节奏的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3、初步感受二声部歌曲带来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用天真活泼的语气唱歌,富有表现力来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强弱表现歌曲及伴唱的配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思路为感受歌曲、学唱歌曲、唱好歌曲、表现歌曲这几部分。首先拟人化的歌词天真富有稚气,道出种子对春雨的感激和盼望早日破土长大的愿望,喻意少年儿童决心快快成长早日成材。律动是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感受,用动作为歌唱服务,培养协调合作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拓展歌词创编则是一个让学生接触更多与雨有关内容的延伸,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我们来编创大雨哗哗这首歌,既拓宽了思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总结则是学生思想上的引深,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家长及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用唱歌形式问好)
2、柯尔文手势发声练习。
3、边唱音组边做柯尔文手势。
二、节奏练习:
X - |X - |XX X|
学生拍打出节奏后用“5”来模唱,再用“沙”来模唱,为下面学歌曲做铺垫。
三、新歌教学:
(一)感受歌曲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3、再听歌曲。用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动作来感受。
4、再听歌曲。跟着老师模仿小雨的动作。
5、再听歌曲。跟着老师模仿种子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
1、老师弹奏电子琴,学生先唱下雨的歌词。
2、老师弹奏电子琴,学生再唱种子的歌词。
(三)唱好歌曲
1、跟着电脑小朋友唱。强调强弱力度记号。
2、全班唱下雨的,老师唱种子的。
3、全班唱种子的,老师唱小雨的。
4、跟着伴奏唱。
(四)表现歌曲
1、全班分成两组,分别模仿小雨和种子的一起来演唱。
2、拿出自制沙锤,小话筒来为歌曲伴奏和演唱。
3、边唱边做各自的动作。引导学生注意学会倾听另一种声音。
四、创编歌词
1、老师和学生一起创编《大雨哗哗》
2、一起来演唱创编歌曲,也是二声部,全班分两组来演唱。
五、课堂小结:
种子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照射和雨水的滋润,但太多的阳光和太多的雨水也会使种子停止生长(干枯或淹死)。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老师的精心培育,但太多的溺爱和拔苗助长也会使我们的成长受阻。希望我们的小朋友都能在温暖的阳光和小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记住这首歌的名字叫《小雨沙沙》,而不是《大雨哗哗》。
六、随音乐跳着一起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