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卖炭翁》课件(共30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卖炭翁》课件(共30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6 16:58:45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卖 炭 翁
白居易
诗就是心在走路。
---叶嘉莹
目录
认识一文体
章节壹
初读识故事
章节贰
章节叁
章节肆
细品悟情怀
章节伍
品读知劳苦
深读明主旨
第一章
认识一文体
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文体辨析
这首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绝句或律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1.篇幅长,10句。
2.每句字数不一,有三言和七言,七言居多。
3.内容上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乐府诗
叙事诗
新乐府兴起于中唐时期,它远承《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内容上从汉乐府的狭小生活框子走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形式上更加自由,表现手法洒脱多样,因其影响较大形成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50首组诗中的第32首。
白居易的《新乐府》从太宗创业,玄宗失败,一直写到宪宗时事,广泛地反映了唐朝190年间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文艺、少数民族事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他宣称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新乐府
白居易的《新乐府》
第贰章
初读--知故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听读课文
卖炭翁
[唐]白居易
鬓 辗 辙
骑 敕 叱
将 系
chì
bìn

chì

zhé
niǎn
jiāng
字词积累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自读课文
卖炭翁
[唐]白居易
梳理情节



借助课本注释,同桌合作一起讲讲诗中的故事。然后填空,概括故事:
这首诗歌通过讲述卖炭翁___炭、___炭、____炭的故事,来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各填写一个动词)
第叁章
品读--知劳苦
探究:重与轻
补细节-炭之重
一车炭,千余斤=一斧一斧的伐薪+濡湿的双鬓+......
(可以补原文,也可以补想象的细节)
补细节-炭之重
一车炭,千余斤=一斧一斧的伐薪+濡湿的双鬓+......
黑黑的十指
苍苍的白发
寒冷的天气
厚厚的积雪
整夜的劳作
辘辘的饥肠
......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万般艰辛与不易
一车炭,千余斤在老翁心中值几何?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值。
一车炭,千余斤最终换得的是什么?
原句: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值。
改句:
一匹红纱一匹绫,
挂向牛头充炭值。
好不好,为什么?
比读-得之轻
原句: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值。
改句:
一匹红纱一匹绫,
挂向牛头充炭值。
比较发现给的不仅少,给的还是剩下零头,“半匹红纱,一丈绫”给老翁的话,能不能卖出去,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对卖炭翁来说是一文不值。
“半匹”“一丈”看出宫使欺凌之霸道,是在公开的掠夺。
探究:强与弱
人物:黄衣使者,白衫儿,卖炭翁 时间:日已高 地点:市南门外
(“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卖炭翁挣扎着起身,揉了揉昏花的双眼。)
卖炭翁:( )这来的是谁?
(马蹄声渐近)
卖炭翁:( )啊!怎么是他们!
黄衣使者:( )皇上命我等来征收你的炭!
白衫儿:( )驾!
白衫儿:(拿出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在牛角上)喏,给你的炭钱。
卖炭翁: ( )
(牛角上的那抹红,在风雪中舞动,就像老翁心头流的血。)
※请在括号中补充人物的神态、动作或心理,在横线上补充人物的语言。
【微剧本】
演微剧
瞪大了眼睛
揉了揉睡眼
傲慢不屑
我一车炭就换得半匹红纱一丈绫,这叫我怎么活呀!
瘫倒在地
扬起马鞭
第肆章
深读--明主旨
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
实为掠夺的宫市制度
“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而是由太监直接直接向民间“采购”,太监常率爪牙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百姓深受其害。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卖炭翁》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卖炭翁故事原型: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官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久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官。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官,而赐农夫绢十匹。
-《实录》
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有个官吏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邀拿这些木柴,就给了他几尺的绢,有向他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驴送这些木柴到宫内。农夫开始哭泣,八所得到的绢还给官吏。官吏不肯接受,说:“我一定要拿你的驴。”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靠卖这些木柴才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久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就殴打官吏。街上的官吏八农夫抓起来,将此事向上禀报,皇帝听到了久下令罢免了这个宦官,有赐给农夫十匹绢。
译文
卖柴人和卖炭翁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
都被宫市掠夺,都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最卑微的小人物。
不同点: 结局不同。
卖炭翁:结局悲惨,面对宫使的掠夺,无可奈何。
卖柴翁: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官,得到了补偿,皇帝罢免了宦官。
《实录》后面写了好多内容,农夫如何打、如何骂,可是在《卖炭翁》里面只有三个字-惜不得,这样改编好还是不好呢?
改编好,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面对强权,无可奈何,求告无门,只能听天由命,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苦,更说明宫市掠夺的可怕。如果写出来,反而没有了鞭挞的力量。将故事进行改编,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
第五章
细品--悟诗情
文中既像诗人说的,又像卖炭翁说的句子有哪些?
一车炭,千余斤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有一种对人真正的同情,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去写、去倾诉,所以他的诗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作业:
1.发挥想象,把《卖炭翁》改写成一则故事。
2.课外阅读白居易的《新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