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
初 二 年 级 历史 2013.1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码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华兴会 B.中国同盟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6.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
7.为维护国家统一,收复新疆,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严复
8.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淞沪铁路 B.京九铁路 C.京张铁路 D.青藏铁路
9.他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兴办的实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大生纱厂 D.天津电报总局
1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长征胜利
11.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12.李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1927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他研究的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七七事变
13.“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是书”指的是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1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会师的地点在
A.井冈山 B.吴起镇 C.遵义 D.会宁
1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 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16.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止是在
A.1895年 B.1905年 C.1915年 D.1925年
1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0.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①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③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2.下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是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23.与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4.党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是
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生产改革
25.下列表述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材料中“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开始的标志指什么?(2分)
(2)材料中“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分别领导了哪两次著名战役?简要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5分)
(3)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中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5分)
(4)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3分)
27.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江南制造总局 图2“公车上书” 图3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4《新青年》月刊封面
(1)请写出与四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分)
(2)图1相关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3)与图2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试举两例)?今年是图3相关的历史事件多少周年?(5
(4) 图2、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5)《新青年》的创办者是?在其倡导下提出什么口号,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5分)
2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了字。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的又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 ,“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有关这个城市的记忆,永远无法被时间抹去。这一天,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这一天,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忆起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12月13日,我们在这里深深悼念着人类史上的不幸。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材料一中所述的“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指什么?该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签订的?(4分)
(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具体指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3)材料三中“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南京居民和中国士兵被日军屠杀了多少人?(4分)
(4)依据材料四,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5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历史检测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题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评分细则
初 二 年 级 历史 2012.1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码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D
B
A
B
C
C
B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D
C
D
C
D
A
B
B
D
26.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分)
(2)台儿庄战役(1分);百团大战(1分)
①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3分)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共同纲领》(1分)
(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
27. (1)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2)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③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任意写出两例给2分);100周年(1分)
(4)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分)
(5)陈独秀(1分);民主、科学(2分)
28.(1)《南京条约》(1分);鸦片战争(1分)
(2)1912年(1分);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分)
(3)南京大屠杀(1分);30万人以上(1分)
(4)渡江战役(1分);1949年(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