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行路难” ,是古乐府题,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那么
作者行的是什么路?
为什么如此艰难?
作者最终找到出路了吗?
学习目标 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行路难(其一)》,并能背诵。
2、理解《行路难(其一)》的内容,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并把握本诗主旨。
李白基本资料
姓名:李白 性别:男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卒年:公元701—762 身高:170cm
爱好:喝酒、交友
户口所在地: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崇拜偶像:姜子牙、谢安、伊尹
实际职业:诗仙
风格:浪漫主义
职业理想:顶级公务员—宰相(国务院总理)
人生理想:建功立业,济世
人生信仰:儒学、道教、纵横学、侠士
人生历程:云游、进京、“隐居”、参军、遭贬
3分钟
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唐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
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遭遇“赐金放还”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自学指导及检测一(8分钟)
1、自由朗读。
2、听录音,注意停顿与情感。
3、朗读检测
诵读
欲渡黄河冰塞( )川
多歧( )路 停杯投箸( )
sè
qí
zhù
听朗读录音,注意断句及作者情感变化,再自由读两分钟;学生跟录音读,然后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朗诵。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学指导二 8分钟
结合课文注释朗读诗歌,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1、能翻译本诗。
2、理清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并领悟本诗的主旨。
自学检测二 10分钟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译文:金樽中的清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译文:(面对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烦闷得)吃不下饭,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漫然无所适从。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译文: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却铺满了山岭。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闲时我学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自己像伊尹一样乘船经过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译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径直挂上高高的船帆,横渡苍茫的大海。
清酒,珍馐
停、投、拔、顾
冰塞川
雪满山
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苦闷、抑郁、悲愤)
(痛苦、失望)
(希望)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自信、执着、乐观)
理清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欢乐场面,以乐景写哀情)
结合写作背景领悟本诗的主旨。
《行路难》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怀才不遇,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
小结 2分钟
1、叙事开篇,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 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太阳旁边,吕尚、伊尹最后都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诗人“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当堂训练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世路艰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8分钟
4、能背诵《行路难(其一)》
重点句子赏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赏析: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这样就委婉地表现作者仕途艰难,内心的痛苦失望悲伤。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太公溪边垂钓遇周文王后一展宏图;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太阳旁经过后被商汤重用。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职抱有希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这里借用典故,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的叔父曾问他有何志向,宗悫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白化用宗悫的话语,展开一幅动人的图景,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心:终有一天,要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挂上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驶向无穷的天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1、巧用历史故事。
2、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结束语
他在酒中沉醉,
他在月下徘徊,
他是雄关漫道最多情的侠客,
他是凄凄长夜最孤独的行者,
一朝风雨散去,
揉不碎的是他赤诚的情怀,
吟不尽的是他低回的想望,
脚步虽已远去,
但背影却依旧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