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粤教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6 22: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评估
第二单元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束缚/讣告? 谄谀/陷阱? 曲调/曲意逢迎
B.瞋目/瞠目 绮丽/涟漪 差错/参差不齐
C.炽烈/整饬 通缉/修葺 奢靡/风靡一时
D.阡陌/悭吝 付讫/迄今 附和/曲高和寡
A.fù/fù ,chǎn/xiàn, qǔ/qū;B.chēn /chēng, qǐ/ yī,chā/ cī;
C.chì/chì, jī/ qì,mí/ mǐ;D.qiān qiān; qì/qì; hè/hè。
【答案】B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领导干部的激情,不是声嘶力竭,更不能转瞬即逝,而需要理性、持久地释放。在现实中,总能看到一些人把激情与冲动一视同仁,“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失误,盲目的政绩追求损害群众利益。在现实中,也能看到一些人在重大任务、重要工作中充满干劲,在日常工作、普通岗位上却得过且过;初上任时雄心勃勃,干上几年后就懈怠萎靡。这些,都是虚假的激情,充其量只是情绪化的表现。如果激情是一种可贵的状态,那么理性、持久的“深沉激情”,更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A. 声嘶力竭 B. 转瞬即逝 C. 一视同仁 D. 得过且过
一:相同;仁:仁爱。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加区别;相同对待。此处表达的是对待“激情”与“冲动”,不合适。应改为“混为一谈”。A声嘶力竭:嗓子喊哑,用尽力气。形容用劲地叫嚷呼号。B转瞬即逝: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D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形容过一天算一天地混日子,也常常形容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对于谷歌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扫描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作家们的强烈不满,为此,谷歌首次公开道歉。
B. 有着“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也许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一位“打假斗士”弄得身败名裂,可想而知,在唐骏的心目中,方舟子不知道有多么可恶。
C. 2010·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 “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A成分残缺,由于句首的状语淹没了主语,导致谓语“引起”缺失了陈述的对象;C 句式杂糅,“由于”和“所决定”杂糅;D搭配不当,“价值观念的提高”不搭配,应改为“价值观念的改变”。
【答案】B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________;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________,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
①才感到喝茶有兴趣 ②才有兴趣去喝它 ③你若读不出味道来 ④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第一空选②与下文的句式一致,第二空选③与开头强调的“有”还是“没有”相吻合,这段话并不是强调“浓”还是“不浓”。
【答案】B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分)
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当贾宝玉被喝禁在厅上时,他料到挨打是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倘若贾母闻声赶到,狂涛巨澜也就顷刻会风平浪息,情节的高潮也就形成不了。高明的曹雪芹为了让叛逆与卫道的矛盾激化成必然,为了掀起情节的波澜,就利用偶然性的因素来触发。一是整天转前绕后,陪伴左右,又机灵又贴身的小厮焙茗,偏偏这时不见踪影。倘若他在这里的话,别说吩咐,就是沾到点浪沫子,也早就一溜烟到里面报告去了。二是当贾宝玉如坐针毡,无人可找之际,恰巧遇到个老妈子,这该有救了,有人报信了。可是,这老妈子偏偏又是个聋子,把“要紧”听成“跳井”,将“小厮”说成“了事”,把贾宝玉急得如热锅蚂蚁。这都是偶然性的事件,但是这种偶然性在实际上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马克思在《致路·库格曼》的信中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红楼梦》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5.“高明的曹雪芹为了让叛逆与卫道的矛盾激化成必然”一句中,“叛逆”和“卫道”分别指的是什么?(8分)


本题考查在语境中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联系原著和课文上下文来看,一个是贾政要贾宝玉走科举进士之路,光宗耀祖,延荣续贵;一个是坚持自己的个性解放,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厌恶功名利禄,一个要“卫道”,一个要“叛逆”,冲突不可避免。
【答案】“叛逆”指的是贾宝玉对封建社会价值观的反叛,不肯走科举进士之路。“卫道”指的是贾政为了延荣续贵,坚持封建价值观,强迫贾宝玉读书,走仕途经济的青云大道。
6.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6分)


议论文段的中心观点一般在首尾句上,或者在一些标志句、小结句、关键句上,要注意抓住这类句子来答题。这段话的中心句在首句。
【答案】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是“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7.作者结尾时引用马克思的话,属于什么论证方法?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6分)


引用论证是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等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答案】属于引用论证。是为了证明“这种偶然性在实际上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一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0分)
  永 恒 的 坐 标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行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的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8.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和雕塑联想到奥林匹亚的精神,赞颂对两种健康的追求。
  B.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原因是这里是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
  C.“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作者在这里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别的文明也有智力和肢体这两方面的提倡。
  D.作者在奥林匹亚领受了不轻的文明冲撞,反思了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距。
  E.作者在文中写到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主要是为了表明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B项中最早的竞技场不是仰望的直接原因,作者赞颂的是一种精神;C项中别的文明虽然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常常顾此失彼,这个排比句说的是顾此失彼的种种表现;E项中写看到的雕像是因为这些雕像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而阐明对双重健康的追求。
【答案】A D
【规律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错误选项的设置特点。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 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 ㈠偷换概念: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 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 “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9.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4分)


(1)文中两次提到“圣地”,这个圣地不仅是值得景仰,它的精神已为全世界所接受。
 (2)作者特别强调的,它是奥林匹亚精神的核心,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健康。
【答案】(1)这是全人类的体育圣地。(2)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结合在一起。
 10.作者写“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1)作者写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3分)
(2)这段话用了什么手法?(2分)


【答案】(1)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2)这样写突出了圣地虽然年代久远,却仍给人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感觉;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沉思考。
11.作者在文中说:“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实质是什么?(5分)


【答案】①古希腊文明把健康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关注人的整体,追求人的双重健康;而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
三、语言运用(10分)
12.以“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加字或减字)。
在《彷徨》和《幻灭》的书前,鲁迅和茅盾不约而同地录下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这并非偶然,因为他们都力图通过自己的小说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
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是鲁迅和茅盾小说的共同特点,因而他们在《彷徨》和《幻灭》的书前,不约而同地录下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就并非偶然。
13.下面是《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的一段文字,阅读后按照要求答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语文课上,同学A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王熙凤的虚情假意、矫揉做作,老师非常赞赏,而有同学表示不理解,没看出来。请根据下面的情景,帮A至少说出两点理由,解决同学的疑惑。语言要明白连贯,有角度,有分析,表达方式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两处神态描写看,王熙凤一会还在用帕拭泪,马上就能转悲为喜,如果是真心同情黛玉,她情绪变化怎么会这么快?从三句问话描写看,王熙凤不停地发问,黛玉没有机会回答,如果是真心关心黛玉,她怎么会不等待黛玉的回话?
四、写作表达(5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 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 卷第l 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寸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O字的文章。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立着”是“站着”“自立”“独立”的意思,“靠着”是“依赖”“依靠”的意思。“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指的是要独立,不要依赖。立意可以有多个角度:君子善假于物.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善于“靠着”,“不靠方能立”,男儿当自立,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例文】
立着,而不靠着
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衣来张口,饭来伸手 面对现在社会上子女成年却不能独立,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而不是靠着。
立着而不靠着,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别人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像山峰上的松柏,借山的高度来彰显自己;也绝不像飞扬的风筝,借风的力量洋洋得意。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相望相立,却从不依靠。
立着也靠着的人,水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分依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最终成为社会的垃圾而被淘汰。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日渐成长的你的依靠时,你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
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萌,秀出真我风采,做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IT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帮助,坚持白手起家,仅十年时间,便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成为被人们冠以“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他是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执著和自身的努力,历经十年的默默坚持,终于在1987 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此后,他更因为《 与狼共舞》 等好莱坞影片谱写音乐而声名大噪。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
做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关心,分担他们的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房间;学会自己料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学会… … 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帮你成为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
立着,而不靠着!
【点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阐述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立着,而不是靠着。”接着分析问题,为什么要立着,却不靠着。先化用舒婷地 《致橡树》,形象解说题目“立着,而不靠着”;然后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立着却靠着,其后果是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甚至可能被社会淘汰。接着联系现实,从正面加以分析,只有“立着,而不靠着”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然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才能做到“立着,而不靠着”。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