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卷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 A、B两物体重力分别为 6N、10N,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当弹簧测
力计示数为 7N时,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 B的摩擦力为 3N,滑轮到两物体的轻绳均水
平。忽略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10N
B.轻绳对 A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2N
C.滑轮对竖直墙面的拉力大小为 6N
D.A对 B的摩擦力大小为 2N,方向水平向右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D)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用几杯水就能撑裂木桶 D. 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
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容器甲和乙静置于水平
地面上,将同一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 A、B的这两个容器中,
小球静止时两容器内液面怡好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 F 浮甲B.液体的密度 A= B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 甲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
4.如图,在均匀杠杆的 A 处挂 3个钩码,B 处挂 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
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A.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B.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C.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D.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二、多选题
5.2021年 12月 9日下午 15:40“天宫课堂”时隔 8年再次开讲,“太
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
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所示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时的情况。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不受重力
B.乒乓球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悬浮
C.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不受浮力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沉入水中
6.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第 1页,共 5页
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7.如图,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
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 )
A. B. C. D.
三、作图题
8.采摘园内,樱桃 A静立枝头,请你画出樱桃 A受的重力(O 点为樱桃 A重心)
9.如图,一只重 2N的青蛙漂浮在斜面上的水杯中,请你画出青蛙所受的力示意图。
10.如下面图所示,杠杆自重的重力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6牛,现把重为 2牛的钩码挂上
后使杠杆平衡,请把钩码画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并画出力臂。
五、实验题
1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不考虑(考
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
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
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相
反 (相同/相反),并通过调整__钩码质量
(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为了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小华将小卡片____旋转 (翻转/旋转)一个角
度,松手后小卡片__不能(能/不能)保持平衡,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
剪开卡片;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
答案第 2页,共 5页
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 D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3.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
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
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项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
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
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快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第一定律__不是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14.小容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溢水杯、小桶、水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
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
A. B. C. D.
(1)在步骤 A、B中,使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合金块的重力,其中合金块的重力大小为
___3.8_N;
(2)把合金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1.4 N;合金块排开的水所受
重力的大小为___1.4N。
(3)通过上述实验可初步得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该物体所排开的水受到
的重力的大小;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 2.7g/cm3(保留一位小数);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 C的操作中,只将合金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
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使用其他不同物体和液体重复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____B 有关。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总结归纳普遍规律 C.使每组数据更加准确
15.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B_
答案第 3页,共 5页
(选填“A”或“B”),使 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
液体的深度_有关;
(3)比较_丙、丁 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
体密度有关;
(4)现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
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_无关_(选
填“有关”或“无关”);
(5)已知图丁中 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 h 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_1000_ Pa(ρ =1.0 103kg/m3, 盐水 1.1 103kg/m3水 , g 10N/kg)。
16.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辆“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
180m用时 60min,若车的质量为 1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它重力的
0.2倍,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0.14m2,(g 取 10N/kg)。求:
(1)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月球车受到的牵引力和牵引力做的功。
答案第 4页,共 5页
17.狗拉雪橇是因纽特人冬日常用的出行方式,一因纽特人想乘坐雪橇在冰面上安全滑行,一般速度
6m/s.已知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 200kg,设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5000Pa,匀速滑行时,冰面对雪
橇的摩擦力为总重力的 0.1倍。(g 取 10N/kg)求:
(1)人与雪橇的总重力是多少?
(2)雪橇与冰面接触的面积最小应为多少?
(3)如果每只雪橇犬能提供 50N的拉力,至少需要多少只雪橇犬才能使雪橇匀速运动?
(4)某次外出,到目的地用了 15分钟,雪橇犬做了多少功?
答案第 5页,共 5页期中练习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 A、B 两物体重力分别为 6N、10N,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7N 时,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3N,滑轮到两物体的轻绳均水平。忽略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
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10N
B.轻绳对 A 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2N
C.滑轮对竖直墙面的拉力大小为 6N
D.A 对 B 的摩擦力大小为 2N,方向水平向右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用几杯水就能撑裂木桶 D. 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
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容器甲和乙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同一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 A、B 的这两个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
内液面怡好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 F 浮甲B.液体的密度 A= B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 甲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
4.如图,在均匀杠杆的 A 处挂 3 个钩码,B 处挂 2 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A.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B.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C.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D.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二、多选题
5.2021 年 12 月 9 日下午 15:40“天宫课堂”时隔 8 年再次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
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所示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不受重力
B.乒乓球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悬浮
C.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不受浮力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沉入水中
6.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忽略空气阻力,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第 1页,共 3页
7.如图,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 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之间的对应关
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作图题
8.采摘园内,樱桃 A 静立枝头,请你画出樱桃 A 受的重力(O 点为樱桃 A 重心)
9.如图,一只重 2N 的青蛙漂浮在斜面上的水杯中,请你画出青蛙所受的力示意图。
10.如下面图所示,杠杆自重的重力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6 牛,现把重为 2 牛的钩码挂上后使杠杆平衡,请把钩码画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并画出力臂。
五、实验题
1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考虑/不考
虑)小卡片的重力;
(2)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相同/相反),并通过调
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为了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小华将小卡片______(翻转/旋转)一个角度,松手
后小卡片____(能/不能)保持平衡,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3.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项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第一定律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
第 2页,共 3页
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14.小容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溢水杯、小桶、水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
A. B. C. D.
(1)在步骤 A、B 中,使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合金块的重力,其中合金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N;
(2)把合金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N;合金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为__________N。
(3)通过上述实验可初步得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 C 的操作中,只将合金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___(选填“能
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使用其他不同物体和液体重复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有关。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总结归纳普遍规律 C.使每组数据更加准确
15.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
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选填“A”或“B”),使 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有关;
(3)比较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现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度不变,
改变探头的方向,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__(选填“有关”或“无关”);(5)已知图丁中 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 h 10c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 Pa
ρ水 =1.0 103kg/m 3 , 盐水 1.1 103 kg/m3 , g 10N/kg )。
16.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辆“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 180m 用时 60min,若车的质量为 1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它重力的 0.2 倍,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0.14m2(,g 取 10N/kg)。求:
(1)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月球车受到的牵引力和牵引力做的功。
17.狗拉雪橇是因纽特人冬日常用的出行方式,一因纽特人想乘坐雪橇在冰面上安全滑行,一般速度 6m/s.已知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 200kg,设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5000Pa,匀速滑行时,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为总重力的 0.1 倍。求:
(1)人与雪橇的总重力是多少?
(2)雪橇与冰面接触的面积最小应为多少?
(3)如果每只雪橇犬能提供 50N 的拉力,至少需要多少只雪橇犬才能使雪橇匀速运动?
(4)某次外出,到目的地用了 15 分钟,雪橇犬做了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