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7 09:06:1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我们缺水吗?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储水量的0.3%
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观察一杯浑浊的天然水,想一想,这杯水中有哪些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分别除去其中的各种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水?
天然水的成分

杂质
水分子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颜色或异味
微生物
实验探究2-1 净化天然水
沉降
过滤
杂质种类 净化方法
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颜色、气味
微生物
可溶性杂质
吸附
杀菌
蒸馏
6
9
10
11
操作要点:
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注:
若漏斗与滤纸之间有气泡,会减慢过滤的速度
二低:
滤纸
滤液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
想一想:若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5
5
细菌
5
蒸发或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微观粒子在相同条件下运动速率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你知道下列两类物质的区别吗?
1.河水、土壤、空气、食盐水
2.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
纯净物
我能行
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石头 ②液氧 ③冰水的混合物 ④糖水 ⑤一氧化碳 ⑥天然气 ⑦铁锈 ⑧葡萄糖 ⑨啤酒 ⑩酒精
2.下列微粒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②③⑤⑧⑩
①④⑥⑦⑨
D
A
B
C
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 用途 实例
过滤 除去水中的泥沙
蒸发、结晶 海水晒盐
吸附 冰箱除臭
蒸馏 实验室制蒸馏水
(1)将有用的物质提出来。(结晶、蒸馏)
(2)将无用的物质除去。(过滤、蒸发、吸附)
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基本思路:
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把可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除颜色或气味
把液体与液体分离
自来水生产过程
沉降
过滤
杀菌
你说我说
1.如何根据物质的特点除去水中含有的各种杂质?
2.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各举5例。
3.你知道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们各适用于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1.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
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
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2009·连云港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如图为自来水生产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
4.2010年初春,南方云南、贵州等地发
生了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人畜饮水
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对此有以下几种说
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水可直接饮用
B.灾区内的井水经沉淀、过滤后得到纯
净水
C.一水多用是节约水的好方法
D.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缺水只是局部现象
5.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
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
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
(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
达到同样的效果。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 ,依据是: ;
(2) ,依据是: 。
硬水与软水的识别
多识一点(共19张PPT)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将一针筒内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体积明显变大,猜想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怎样的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几 种 猜 想
你选择哪个?为什么?

水蒸气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或排列方式)。
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不能自由运动。
水分子无序排列,分子间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运动。
水分子间隔较大,可以完全自由运动。
认识不同状态下水分子的存在方式
阅读P23:阅读时,请仔细体会描述这一变化过程的语言,阅读完毕,将请部分同学来复述一下。
从分子的角度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夏季的雨后为什么湿漉漉的马路会很快变干呢?
烧开水时揭开锅盖为什么锅盖上立刻出现许多小水滴呢?
你能总结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度、间隔(或排列方式)变化的情况吗?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分子吸收能量,运动加快,从有序排列变成无序排列。
分子吸收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分子能量的变化是实现三态变化的根本原因。
能量
运动
间隔(或排列方式)
状态
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现 象 性 质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墙里开花墙外香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的快
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用热水把变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
质量和体积很小。
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分子之间有间隔。
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你能用事例或实验证明吗?
二、水的天然循环
观察下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分子的能量变化?
1.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改变了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2.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6 m3的石油气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
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3.(2009·苏州中考)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4.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本身 ,只是蔗糖分子 能量,分子运动 ,因而属于 变化。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用手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2)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3)物质的热胀冷缩。
1.从微观角度描述水的下列变化:①冰→水 ②水→水蒸气
2.分子有哪些性质?列举五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