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春季高 2020 级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 8 页;答题卡共 2 页.满分 90 分。
注意事项: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有机物总量减少而种类增加
B.葡萄榨汁前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C.发酵过程中有关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外
D.制成果酒后制作果醋,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2.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所选豆腐块的含水量过多,会使发酵后的腐乳不易成形
B.腐乳营养丰富的原因是大分子物质经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C.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5-18℃
D.不同风味的腐乳制作方法不同,如红方腐乳是因加入色素而呈红色3.下列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转变成致癌物质
B.样品显色反应后进行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C.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是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D.测定其含量的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4.下列关于无菌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煮沸消毒法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
B.使用后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C.紫外线适用于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
D.金属器具只能采用灼烧灭菌法
下列有关大肠杆菌培养、计数和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的 PH 应是中性或微碱性
B.测定其数目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对于频繁使用的大肠杆菌,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保存
D.培养基灭菌后,待其冷却到 50℃左右时才能倒平板
关于干热灭菌与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均不能将物品放太挤
B.操作过程中,灭菌物品均不能与筒壁接触
(
第
1
页 共
8
页
)
C.干热灭菌时,等温度下降到 70℃以下后,才能打开箱门
D.高压蒸汽灭菌时,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降到零后,才能打开盖子7.物质 W 是一种含氮有机物,W 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
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 W 的细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透明圈的形成是因为 W 物质被分解
B.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应该是以物质 W 为唯一氮源
C.乙菌落中的细菌都能降解 W,不需要进一步纯化D.甲菌落中的细菌可能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B.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培养基只能用固体培养基
C.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为刚果红染色法
D.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选择培养基中应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B.可从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C.初步筛选出的纤维素分解菌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D.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胶酶是指能够高效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B.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全部组成物质 C.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D.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半乳糖醛酸
温度、酸碱度等因素都要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渍时,不能直接使用开水
若要除去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蛋白酶的碱性洗衣粉
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可在蛋白酶洗衣液中直接添加脂肪酶D.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耐酸、耐碱、能忍受较高温度的酶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所固定的酶可以被永久使用
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将酶或细胞固定到一定空间内的技术C.固定化酶技术中用到的反应柱,酶能通过而反应物不能通过
D.固定化细胞技术比固定化细胞技术成本更高,操作更复杂 13.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缓冲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缓冲溶液能保持体外溶液的 pH 与体内环境中的 pH 完全一致B.缓冲溶液通常由 1~2 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 pH 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D.凝胶色谱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都要用到缓冲溶液
14.下列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的分离常采用凝胶色谱法
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分离时间均会影响红细胞的洗涤效果 15.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洗脱用的液体必须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相同
B.右图中 a、b 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 b
C.如果发生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时,应马上加入洗脱液
D.色谱柱底部 d 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尼龙网和尼龙纱替代16.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它们
的作用分别是
A.溶解、萃取、除水 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
C.溶解、油分水层、除水 D.蒸馏、油水分层、除水17.下列提取玫瑰精油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应在花开的初期采收 B.提取玫瑰精油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水气蒸馏 C.保存玫瑰精油时,最好将其存放在低温环境中D.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可提高产品质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提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是利用胡萝卜素和其他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C.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选用乙醇或石油醚作为萃取剂
D.工业上用养殖岩藻作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直接用新鲜岩藻萃取
科学家用含 32P 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h-19.3h 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中约有 10%处于分裂期C.21.3h-38.6h 时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D.中心体移向两极发生在 38.6h-40.6h 中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是在前期和后期
B.在分裂间期,DNA 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在后期,可以观察到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D.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细胞板的形成在末期
某同学观察马蛔虫(2n=4)细胞分裂过程时,绘制了如下三幅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一中结构 1 最终解螺旋,变成细长的染色质丝
图一所处时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
图一与图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1∶2,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 1∶1 D.图一和图二分别对应图三中的 d 和 a 时期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观察某种植物(染色体数目为 2N)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B.漂洗不彻底会导致解离过度,细胞结构易受损C.碱性染料可将染色质(或染色体)染成深色
D.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色单体数目为 0,2N 或 4N
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哺乳动物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乙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C.乙和丙时期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睾丸中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5 对
形成 100 个受精卵,至少需要 100 个精原细胞和 100 个卵原细胞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没有细胞质的均分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某些药物可以将细胞有丝分裂阻断在特定的时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用药物抑制细胞质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染色体增倍
B.若用药物抑制 DNA 复制,则使分裂期的细胞增多C.若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将有丝分裂阻断在间期
D.若用药物抑制着丝点分裂,则染色体与核 DNA 的比值维持在 1∶1 26.下列几种基因型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异常配子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基因型 配子基因型 染色体异常移动发生时期
A Dd D、D、dd、无 D 和 d 减数第一次分裂
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
C XaY XaY、XaY、无性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AaXBXb AAXBXb、XBX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
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盂德尔所作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孟德尔在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运用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 D.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现有一条黑斑蛇与一条黄斑蛇杂交,结果如下图,若再让 F1 代黑斑蛇之间相互交配,在
F2 代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F1 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2 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 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4 D.黄斑是隐性性状
将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曲线可代表自交 n 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 曲线可代表自交 n 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 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 曲线可代表自交 n 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由基因 A、a 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B.Ⅱ6 个体的基因型是 Aa
Ⅱ3 与Ⅱ4 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3
Ⅲ8 与一个患病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1.在果酒、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 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整个发酵过程中,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培养液 pH 逐渐减小
制葡萄醋和制葡萄酒的发酵条件不同,但时间要控制相同天数 C.制葡萄醋和制葡萄酒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不同,但细胞基本结构相同D.两种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新陈代谢类型相同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不需消毒即可使用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 12%左右,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C.卤汤是由盐、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33.实验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果酒发酵:冲洗→榨汁→密闭发酵→通气发酵
培养基制作: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制作腐乳:毛霉生长→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胡萝卜素提取:胡萝卜→粉碎→干燥→过滤→萃取→浓缩→胡萝卜素34.如图所示,自来水经滤膜过滤后,转移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上。适宜条件下培养 48 小时,染色后统计变色菌落数目为 165
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培养基含伊红- 美蓝,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B.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浓度是 33 个/L,比真实值偏大C.为了提高准确度,需设重复实验,但不用空白对照D.若培养基菌落数目大于 300,可适当减少自来水量
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洗涤好的红细胞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使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当红色区带移动到色谱柱底端时停止收集流出液 C.利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蛋白质时,分子移动速度取决于分子电荷数D.冲洗新装好的色谱柱和对血红蛋白提取样品进行洗脱使用的磷酸缓冲液浓度相同
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及其洗涤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衣物蓬松柔软,棉织制品也可使用B.加酶洗衣粉不含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C.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D.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 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如图为取自同一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 4 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乙、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图甲、图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丙、图丁细胞中均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D.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
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46(个)
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1(个)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2(组)
D.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23(个) 40.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端开雄花,叶腋开雌花,既能同株传粉,又能异株传粉。其
籽粒颜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现将杂合的黄色玉米植株与白色玉米植株间行种植,则黄色玉米植株所结种子中白色所占的比例为 A.3/8 B. 1/4 C. 3/16 D. 1/2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 分)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常用到载体——海藻酸钠。已知海藻酸钠能与 CaCl2 反应产生海藻酸钙,使凝胶珠具有稳定的结构,而柠檬酸钠能与海藻酸钙反应,使海藻酸钙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海藻酸钠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通常不采用图甲中方法[ ] 和[ ] ,
原因是 。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包埋酵母细胞,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 的方法,以防发生焦糊。待固定化结束后,将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目的是 。
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如图乙,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两点即可)。
若要测定培养后凝胶珠中酵母菌数量,实验设计思路是
。
42.(10 分)橘皮精油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研究发现,橘皮精油还有抑菌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 ,通常采用压榨法制备,制备中需将橘皮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能够 ,提高出油率。橘皮在石灰水中的浸泡时间为 ,橘皮要浸透,这样压榨液的黏稠度不会太高,过滤时不会堵塞筛眼。
科研人员探究橘皮精油抑菌实验时,得到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
①由表可知,橘皮精油对 的抑菌效果最好。
②某同学完成验证实验后,欲测定某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取 10g 该样品,用无菌水制成 100mL 样品溶液,再将样品溶液稀释 105 倍后,各取样品溶液 0.1mL 在 3 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 156、174 和159。每克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为 。
43.(10 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2 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图 1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
图 2 中 细胞处于图 1 中的 BC 段,图 2 中 细胞处于图 1 的 DE 段.
图 2 中的乙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体积较大的一个名称为 。
图 2 中的甲细胞分裂的前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①和② 在前一时期是 。
44.(10 分)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 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
若亲本基因型为 Aa1×Aa 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能为 。
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 。
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
结果预测:① ;
② 。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10 ADCCC DCBAC 11-20 CBABD DCBBD 21-30 DDBDA CDCCC
31-40 ABCDD BBDDA
41.(10 分)
(1)①化学结合法(1 分) ②物理吸附法(1 分) 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2 分)
(2)小火间断加热(1 分)
洗去 CaCl2,防止凝胶珠硬度变大影响其通透性(1 分)
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海藻酸钠浓度过高、注射器离液面太近
(答到 2 点即可,2 分)
将凝胶珠用柠檬酸钠溶液溶解,再用无菌水适当稀释,再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或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2 分)
42.(10 分)
(1) 柠檬烯(2 分)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2 分) 10h 以上(2 分)
(2) 铜绿假单胞菌(2 分) 1.63×109 个(2 分)
43.(10 分)
(1)DNA 复制(1 分)
(2)乙、丙 (2 分) 甲(1 分)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 分) 次级卵母细胞(2 分)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1 分) 姐妹染色单体(1 分)
44.(10 分)
(1)黄色∶灰色=2∶1 (2 分)
(2)Aa2 、 a1a2 (2 分 ) 1/8 (2 分 )
(3)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毛色。(2 分) 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Aa1 (1 分)
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Aa2 (1 分)